城市雨洪管理新举措:海绵城市的构建与实践

浩瀚海说事 2025-01-17 17:07:11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雨洪管理成为了一个日益凸显的问题。传统的“快排”模式在面对极端天气时显得力不从心,城市内涝频发,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海绵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并逐步在城市雨洪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海绵城市,这一创新概念旨在为城市雨洪管理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它借鉴了海绵的弹性特性,使城市在应对环境变化和雨水灾害时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因此也被称作“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对现代城市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文化的综合管理,通过削峰调蓄、控制径流等措施组合,改变“抽、围、栏、冲、盖、填”等违背水自然属性的被动方式,顺应水的自然属性,实现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目标。

海绵城市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从宏观规划到微观设计的全方位考虑。从宏观角度看,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将水生态的格局落实在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使水生态成为区域建设的基础设施。这需要在流域或区域层面制定适宜的解决策略,合理选用海绵建设措施,保障流域、区域水安全,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维护良好的生态功能。

在中观层面上,海绵城市的建设则需要利用现有的水资源,结合生态节点,在城区、乡镇、村域尺度上解决区域内的水问题和空间建设。这需要在城市规划、设计、实施等各环节纳入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并统筹规划、排水、园林、道路交通、建筑、水文等专业,实现源头削减。通过市政排水设施将各地块内超标雨水输送到河、湖、坑、塘等进行末端集中调蓄,综合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而落到微观层面,海绵城市的建设则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海绵体”上,包括街边绿地、公园、小区等更加小型的单元的水生态建设。通过具体的景观设计方法,如设置下凹绿地、生物滞留池、透水铺装等海绵设施,让水系统的生态功能发挥出来。这些海绵设施能够吸收存储大量雨水,并在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与传统雨水利用相比,更注重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

海绵城市的建设实践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深圳为例,深圳市在城市规划、设计、实施等各环节都纳入了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并统筹规划、排水、园林、道路交通、建筑、水文等专业。通过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了源头削减;并通过市政排水设施将各地块内超标雨水输送到河、湖、坑、塘等进行末端集中调蓄。这一系列措施不仅加强了城市内涝防治,显著提升了水安全保障水平,还推动了黑臭水体的治理,显著改善了城市水环境。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熊慧君表示,海绵城市系统构建应遵循宏观规划、微观设计的整体思路,以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因地制宜为原则。她指出,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多角度考虑、多专业融合,因地制宜选用“渗、蓄、滞、净、用、排”措施。同时,还需要在排水系统、海绵系统工程设计方面经验丰富,确保海绵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还带来了诸多其他益处。通过强化雨水收集利用,提高了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修复城市水生态,提升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通过营造良好的水文化,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可以说,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然,海绵城市的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比如,如何平衡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如何确保海绵设施的长效运行和维护?如何解决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资金和技术难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基于现有信息,笔者认为,未来海绵城市的建设应继续以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和尊重自然的原则,融入未来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同时,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智能化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为市民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

展望未来,海绵城市将成为城市雨洪管理的新常态。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