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明,是一名火车司机,2008年的那个早晨发生的事情,至今想起来仍然后背发凉。那是一次让我永生难忘的行车经历,也是一次改变了四个家庭命运的意外相遇。
那天是3月8日,妇女节。我驾驶的K1852次列车从沈阳开往哈尔滨,晨雾还未散去,铁轨两旁的积雪反射着朦胧的光。这条线路我已经开了五年,对沿途的每一个弯道、每一处坡度都了如指掌。

早上七点十五分,列车正常启动。我和副司机老王例行检查了各项仪表,一切正常。车厢里装满了返程的旅客,大多是从南方打工回来的人们。
列车刚驶出沈阳北站四十分钟,速度已经提升到了每小时110公里。这时天色已经大亮,但空气中还飘着细小的雪粒。我习惯性地远眺前方铁轨,突然心头一紧——在约莫八百米开外的铁轨上,隐约能看到几个人影。
"老王,快看前面!"我大喊一声,同时立即开启了紧急制动装置。老王也发现了异常,赶紧抓起了车载电话报警。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我终于看清了站在铁轨上的是三个女人。她们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身上穿着厚重的棉袄,面朝着疾驶而来的列车。最让我心惊的是,三个人手挽着手,就那样直直地站着,仿佛完全没看见呼啸而来的庞然大物。
"嘟——嘟——"我拼命地按着汽笛,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显得格外刺耳。但那三个人影依然纹丝不动。这时距离已经缩短到了三百米,而列车的制动距离至少需要四百米!
"天啊,她们是不是想不开?"老王的声音都在发抖。我死死盯着前方,手心已经沁出了冷汗。在这一刻,我的脑海中闪过了无数个画面:自己二十多年的火车司机生涯,遇到过各种突发情况,但从未面对过如此惊心动魄的一幕。
两百米...一百五十米...一百米...列车在紧急制动下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车厢里传来乘客的惊呼声。我能清楚地看到那三个女人的表情了,她们的脸上没有恐惧,反而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平静。
就在列车距离她们还有五十米左右的时候,最左边的女人突然回过神来,使劲拽了一下中间的女人。与此同时,右边的女人也往后退了一步。但中间的那个女人依然呆站在原地,眼神空洞地望着飞驰而来的列车。
"快躲开!"我声嘶力竭地大喊,尽管知道她们根本听不见。生死攸关的瞬间,我看到左右两个女人不约而同地扑向了中间的女人,硬是把她拖离了铁轨。

列车最终在距离事发地点二十米处停了下来。我和老王跳下车,腿都在发软。等跑到铁轨边时,看到三个女人瘫坐在积雪中,两个人紧紧抱着中间那个,都在低声啜泣。
铁路警察很快赶到了现场。经过了解,这三个女人都是从广东某玩具厂下岗的工人。中间那个叫杨丽的,今年三十五岁,老公去年出车祸去世了,留下她和一个上初中的儿子。工厂倒闭后,她不但失去了工作,还被欠了三个月的工资。
另外两个女人是她在工厂的好姐妹,王芳和李敏。她们得知杨丽最近总说些轻生的话,便一直陪在她身边。没想到今天早上杨丽说要去火车站接亲戚,她们觉得不对劲,赶紧跟了出来。
"我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杨丽哭着说,"儿子的学费交不上,房租也快到期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王芳紧紧搂着她:"傻姐妹,你怎么能这样想?你要是走了,你儿子怎么办?"
李敏也抹着眼泪说:"我们都不容易,但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你看我们仨这些年,什么苦没吃过?但不都挺过来了吗?"
听着她们的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名火车司机,我见过太多生离死别,但像今天这样的场景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绝望,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那年的金融危机,让多少工厂倒闭,多少工人失业。
事后,我把这件事上报给了铁路局。领导们被这个故事深深触动,决定为杨丽提供一个站台保洁员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胜在稳定,还有五险一金。

更让人感动的是,王芳和李敏主动提出和杨丽一起合租房子,三个人互相照应。李敏还介绍杨丽的儿子去她男朋友开的小超市打零工,补贴家用。
一年后的妇女节,我在站台上又见到了她们三个。杨丽已经是站台清洁组的组长了,王芳和李敏也都找到了新工作。她们看到我,特意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危难见真情,友谊重泰山"。
"刘师傅,谢谢您当时按了急刹。"杨丽红着眼圈说,"如果不是那一刹,我就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我摆摆手:"应该谢谢你的这两个好姐妹。是她们给了你第二次生命。"
王芳笑着说:"我们都要谢谢刘师傅。如果不是您及时发现,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李敏接过话头:"是啊,那天之后我们就约定好了,这辈子要互相扶持,好好活下去。"
看着她们脸上重新绽放的笑容,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人这一生,总会遇到绝望的时刻,但只要有人愿意陪你一起等待黎明,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现在,每次我开车经过那段铁路时,总会想起那个雪花纷飞的早晨。想起三个女人紧紧相拥的背影,想起她们后来重新振作的故事。生活虽然艰难,但真情永远是照亮前路的明灯。那个险些成为悲剧的妇女节,最终却成为了她们友谊的见证。

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文章不代表编者和平台观点,无恶意和不良导向,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图片源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