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与糖尿病不是一回事,盲目吃药反而在找病!

郭淮聊健康 2025-03-12 14:14:35

糖尿病,这个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常见的疾病,你真的了解它吗?今天,我将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带大家深入认识糖尿病,了解高血糖与糖尿病的区别,并揭开血糖与胰岛素之间的奥秘。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糖尿病,避免走入误区。

一、糖尿病是什么?

中医视角:消渴症

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被归为“消渴症”,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类型。其主要特征是消瘦、口渴、疲乏和尿液带有甜味。中医认为,消渴症与脾胃虚弱、肾阴不足等因素有关。

西医视角:胰岛素与血糖

在西医看来,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血糖升高的代谢性疾病。在胰岛素被发现之前,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因为无法利用血糖而暴瘦,最终因营养不良和器官衰竭而死亡。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强调了一个共同的特征:消瘦。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血糖,导致能量供应不足。

二、血糖与胰岛素:它们如何工作?

要理解糖尿病,首先需要了解血糖和胰岛素的作用机制。我们可以分三步来解读:

1. 什么是血糖?

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它的三大功能包括:

提供能量:为身体各器官和组织提供动力。

促进新陈代谢:参与脂肪、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

维持血液平衡:确保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稳定。

此外,血糖还对免疫功能和器官正常运作起到重要作用。

2. 什么是胰岛素?

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是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物质。它的主要功能包括:

降低血糖:促进葡萄糖进入肌肉和脂肪细胞,转化为能量或储存。

促进合成:帮助糖原、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

简单来说,胰岛素就像一位“搬运工”,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运送到需要的地方,从而维持血糖平衡。

3. 胰岛素如何降低血糖?

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会:

抑制肝脏释放葡萄糖。

促进肌肉和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

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或脂肪储存起来。

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阻,血糖就会持续升高,导致糖尿病。

三、为什么胖人也会血糖高?

很多人认为,只有瘦人才会得糖尿病,其实不然。现代社会中,很多肥胖人群也面临血糖升高的问题。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胰岛素分泌不足:长期高糖饮食可能导致胰腺负担过重,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肥胖者的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无法被有效利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只是血糖偏高,但没有暴瘦或其他不适症状,说明你的身体可能只是处于“糖负担”状态,还未发展成糖尿病。此时,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完全可以逆转这一状态。

四、盲目用药的危害

很多人在发现血糖偏高后,会盲目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原因如下:

破坏胰腺功能:外源性胰岛素会抑制胰腺的自身分泌功能,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胰腺“罢工”。

低血糖风险:过量使用降糖药可能导致低血糖,出现心悸、大汗、甚至昏迷等严重后果。

终身依赖:一旦胰腺功能完全丧失,患者将不得不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

因此,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切勿擅自使用降糖药物!

五、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

长期服用降糖药的患者,可能会面临低血糖的风险。这是因为:

胰岛素只能降低血糖,无法升高血糖。

胰腺功能受损后,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激素)的分泌也会受到影响。

低血糖的症状包括心悸、出汗、头晕,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并定时监测血糖。

六、如何科学应对糖尿病?

如果你已经被确诊为糖尿病,以下建议可能对你有帮助:

饮食控制:选择低GI食物,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的摄入。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定期监测:按时检测血糖,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调节: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焦虑和压力。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其核心问题在于血糖与胰岛素的平衡。通过科学饮食、合理运动和正确用药,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糖尿病,走出误区,拥抱健康生活!

9 阅读:1294
郭淮聊健康

郭淮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