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6日凌晨,位于赫尔松地区的卡霍卡夫大坝出现溃堤,洪水淹没了下游大量的民居,给本就处于战争的当地人带去了更多的天灾人祸。而究竟是谁摧毁了大坝?现在俄乌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都试图将反人类的帽子扣在对方的脑袋上,而网友也站在各自的立场和认知上,大打口水战,不过,我们不能忘记这样几个事实。
卡霍卡夫大坝现状
首先,我们介绍下卡霍卡夫大坝的基本情况,它与西岸乌控区连接处,以及靠近东岸的沙洲,是土石坝,简单来说就是由石头和土堆起来的拦水坝,并非有些专家说的重力坝,还有人说它是堪比三峡的三防重力坝,都是扯淡。
红色部分是土石坝,蓝圈内才是重力坝
西方的说法也是土石坝/重力坝
而土石坝的中间,才是所谓的“重力坝”,长度大约600米,但它主要由28个水闸和21个桥墩组成,为什么28个水闸只有21个桥墩呢?这是因为卡霍卡夫大坝上还有一个水电站,水电站部分有6个水闸。
数一数,有多少个桥墩和水闸?
除此之外,大坝上还有一条单轨铁路、一条双向两车道的公路,以及一个船闸。可以看出中间这约600米,它是整个大坝最脆弱的地方,最终溃坝就发生在这里。而且即使它是所谓的“重力坝”,这种平原地区落差不大的水坝,与三峡也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有些人一开始对它夸大,目的就是说不可能从外部炸毁大坝,责任自然只能归控制大坝的俄罗斯,事实上并非如此。
从上到下分别是铁路、水闸和公路
其次,卡霍卡夫大坝和水电站只是第聂伯河的最后一关,在它的上游,还有5个大坝和水电站,都在乌克兰手中,它们分别是基辅水电站、卡涅夫水电站、克里明丘水电站、第聂伯河-捷尔仁斯克水电站、第聂伯河水电站,特别是基辅水电站,就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上游。
卡霍卡夫只是第聂伯河上第六个坝,也是最后一个
第三,最关键的细节来了,卡霍卡夫大坝溃堤的时候,有一个细节,显示洪水水位遗迹快到大坝上发电机房窗户的上沿了,即使地基有所塌陷,正常水位也不可能这么高,说明在溃坝之前,有人在蓄水,水位甚至漫过了坝体,这样的话,即便没有炸坝,这个几十年的老坝也会被冲垮,如果有人顺水流再放些水雷、鱼雷,坝体垮得就更厉害了。
水已经淹没了发电机房的大部分了
第四、不要忘记,对于俄乌战场上这种重要的战略位置,西方的卫星是每天都会光顾的,而根据全球最大地球数据和分析公司行星实验室Planet 的卫星图片,溃坝前很多天,大坝一直在放水。战争期间,为了防止敌人攻击大坝,一个常规操作就是放掉大坝里的水,防止溃坝之后水淹千里,俄罗斯显然按照常规操作去做了。
此前俄方一直在泄洪,不信你去搜谷歌和Planet
既然俄罗斯已经放水了,为什么大坝的水位还在不断上涨,甚至没过坝顶机房的大半高度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上游在放水,而且上游来水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水闸放水的速度,战争期间肯定也不会通知俄罗斯,使得大坝最终不堪重负,所以说大坝倒不一定是被炸毁的,但乌克兰控制的上游5个大坝和水电站有着直接责任。
第五、很多人刻意不提的一点,那就是乌克兰此前就炸过大坝,这是来自西方媒体的统计,时间分别是2022年7月29日、8月10日和8月12日,不过乌方攻击的位置并非大坝的致命点,而是船闸位置,先后导致船闸、铁路和公路断航。
但当时乌军打的确实主要是船闸
另外,我们也不能否认,俄罗斯在大坝上也有过两次爆破和一次过失行为,首先是2022年5月,水电站大量泄洪,两台水力机组停止工作,俄罗斯未维修,导致新卡霍夫卡市被部分淹没。其次是当年11月11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从第聂伯河的西岸撤退,并把水坝路面的一部分炸破,以防止乌军过河继续进攻,但西方媒体也说那个位置是靠近西岸的桥面,未涉及桥梁部分。而第三次,俄罗斯炸的是水电站和水闸拐弯的地方,也没有涉及到水坝的主体结构。
画面最上面和中间拐弯处是俄军爆破的地方,但炸的是路面
有一说一,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行为都是小心翼翼的,尽量避免影响大坝本体,此时都没有要想坝体炸塌的行为,然后重点来了,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第六点。
第六、2022年11月6日上午10时,乌克兰军队向卡霍夫卡水电站发射了6枚火箭弹,其中5枚被防空系统击落,1枚击中闸门,造成破坏。这一点就非常致命了,因为火箭打的是关键的闸门,不再是之前攻击了三次的船闸部分。而报道这条消息的,是新华社和参考消息,他们特意在6月9日把去年11月6日的消息再搬出来一遍。
新华社的报道,引自路透社
如果你还觉得新华社和参考消息的消息不够重磅,那么告诉你,最早报道这条新闻的是英国路透社。另外,白宫新闻秘书让-皮埃尔6月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在俄罗斯的控制之下,所以俄罗斯对这场悲剧负有责任,这句话好像在说世贸大厦在911 被炸时,一直在美国控制之下,所以美国应对世贸大厦的倒塌,及其造成的灾难后果负责一样。当然,在强词夺理的同时,也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连美国都不敢肯定是俄罗斯干的,为什么某些人就能张嘴就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