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一直面临诸多的难题,例如生产采集用手工录入效率低而且误差大,导致数据不精准;往往生产进度监控不足形成可控性差,很容易造成产品质量损耗严重,返修率过高,无法进行质量追溯。RFID技术能明显地改进和提高制造过程的各项关键性能,而且能准确、快速、可靠地提供实时数据,对大批量、高速的制造企业成为重要的技术基础储备,RFID技术完美结合智能制造。RFID正从供应链进入制造过程的核心,通过在工厂车间层逐步采用RFID技术,制造商可以无缝且不间断地集成从RFID捕获的信息并链接到现有的、已验证和工业加强的控制系统基础结构,与配置RFID功能的供应链协调,不需要更新已有的制造执行系统(MES)和制造信息系统(MIS)就可以发送准确、可靠的实时信息流,从而创造附加值,提高生产率和大幅度地节省投资。
RFID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RFID技术进行信息管理、制造执行、质量控制、标准符合性、跟踪和追溯、资产管理、仓储量可视化以及生产率等:1.制造信息管理将RFID和现有的制造信息系统如MES、ERP、CRM和IDM等相结合,可建立更为强大的信息链,以及在准确的时间及时传送准确的数据,从而增强生产力、提高资产利用率以及更高层次的质量控制和各种在线测量。通常从RFID获取数据后,还需要中间件将这些数据进行处理,馈送到制造信息系统。2.制造执行、质量控制和标准的符合性为支持精益制造和生产质量控制,RFID可提供不断更新的实时数据流。与制造执行系统互补,RFID提供的信息可用来保证正确使用劳动力、机器、工具和部件,从而实现无纸化生产和减少停机时间。更进一步地,当材料、零部件和装配件通过生产线时,可以实时进行控制、修改甚至重组生产过程,以保证可靠性和高质量。3.跟踪和追溯要求符合FDA质量规范的呼声不断增强,促使消费用包装品,食品、饮料企业在其整个供应链中要求精确地跟踪和追溯产品信息。在这些方面,RFID能和现有的制造执行系统互为补充,对大多数部件而言,制造执行系统已能搜集如产品标识符,时间戳记、物理属性、订货号和每个过程的批量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被转换成RFID编码并传送到供应链,帮助制造商跟踪和追溯产品的历史信息。4.工厂资产管理资产(设备)上的RFID提供其位置、可用性状态、性能特征、储存量等信息。基于这些信息的生产过程,维护、劳动力调整等有助于提高资产价值,优化资产性能和最大化资产利用率。由于减少停机时间和更有效地进行维护(规划的和非规划的),因此能积极地影响非常重要的制造性能参数,例如装置的整体有效性(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5.仓储量的可视化由于合同制造变得越来越重要,因而同步供应链和制造过程的清晰可见就成为关键。RFID适合于各种规模的应用系统(局部的或扩展到整个工厂)。RFID可以对进料、WIP、包装、运输和仓储直到最后发送到供应链中的下一个目的地,全方位和全程的可视化,所有这些都和信息管理有关。在多元化生产技术的要求下,RFID技术结合工业智能制造生产线系统进行各个环节数据自动识别采集,助力智能制造生产可视化,提高生产线的透明度。(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