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2023级开学典礼致辞中表示:一条树林里有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普通高校大一新生开学时间,多数安排在每年8月中下旬,西湖大学的传统则与众不同,按照以往的惯例都会安排在7月末举行。有网友戏称,西湖大学5年内能否超越清北暂且未知,至少在开学时间上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实际上该校的招生方式和办学宗旨也符合真香定律。
西湖大学2023开学典礼走红,新生阵容强大,截胡985一流生源
普通高校的开学典礼,都是校领导高高在上,学生在台下就坐,或者在体育场上暴晒。有的学校举办开学典礼时赶上下雨,居然让学生穿着雨衣冒雨举行仪式,而校领导稳坐有遮雨棚的看台,这样的学校很难获取学生的归属感,更无法激发学生为了母校而奋斗的荣誉感。
西湖大学2023年开学典礼上,无论是舞台还是台下的观众席,C位都是留给93名2023级本科新生的。大屏幕上有每一位新生的名字,学校还用学生的名字组成了一个英语单词“EXPLORE”,探索的精神便如同一颗种子,埋在每一位本科新生的内心深处。
西湖大学的开学典礼,还邀请了这93位新生的中学班主任、校长或家长。要知道高校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获取优质生源,施一公校长为了招生也是使尽浑身解数,不惜多次前往浙江省内的各所重点高中,了解生源情况,成功截胡了不少能考取985大学的种子选手。
这届新生中,高考成绩平均在660左右,最高达到了690。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才上高二,就因为成绩优异或有奥赛获奖经历而被保送上西湖大学的。如果再晚半年,可能各所985高校的招生老师就要上门抢人了,施一公自知到时候抢不过清北,就提前一年做打算。
在开学典礼上,新生由中学班主任、校长或家长亲手交到施一公手中,完成这场教育接力赛。这种把每一位新生都捧在手心里的感觉,连清北都逊色的许多。
对于普通学生和家长而言,西湖大学的这种招生和开学方式简直太叫人羡慕了。能被大学校长如此重视,学校是否有985、211、双一流标签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可是对于这些学霸和家长来说,能让他们放弃清北复交的理由,肯定不止是施校长的诚意。除了高昂的奖学金以外,学校给每位学生都规划了学习方向,提供更多学术机会,这对于没有背景的普通家庭的学霸而言,才是真正逆天改命的好机会。
曾扬言5年比肩清北、15年媲美加州理工的施一公如履薄冰
出生于河南郑州的施一公,是世界知名的结构生物学家。18岁那年被保送上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后赴美读研究生,并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用了10年时间从助理教授,一路晋升为正式的教授和讲席教授后,辞职回到清华任教。在清华当了近3年副校长后,施一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去创办一所真正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他的做法,觉得身为中科院院士的他,已经在国内最好的高校里当校长,要是想去研究型大学可以去中国科学院大学,何必要舍近求远、如履薄冰地从0开始呢?
施一公当年的豪言壮语犹在耳畔,他要将西湖大学5年内比肩清北,10年内媲美加州理工。该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审批,实际上从2017年就开始在招博士生,直到2022年才正式招本科生。
由于目前西湖大学只有3个二级学院、5个本科专业,所以本科招生规模有限,甚至还没有中国科学院大学规模大,但是该校的在读博士生却超过了600人。2022年高质量论文发表数量,该校排在国内高校榜上第11名,远超绝大多数985大学。
估计西湖大学的本科生,不会为就业发愁,他们都有科研梦想,会一路本硕博连读。预计2026年,该校不光会有300位教授,博士后研究员也将高达900名。届时,不追求国内外排名、教师不用为了应付职称水论文的西湖大学,科研成果享誉海外指日可待。
为了能实现自己当年的办学目标,施一公可谓是如履薄冰,不光在招生阶段截胡清北复交的种子选手,也在世界各地招贤纳士。很多当初因为不满国内科研环境的人才,也会相继回流。
写在最后
近些年清北复交的人才流失情况,和高额奖学金吸引外籍留学生的政策,让国内学生和家长颇有怨言。顶级学霸出国留学,学习先进技术不是坏事,关键学成后能否回国效力。可是国内的科研环境,常常让这些海归科学家退避三舍。
如今清北高校的毕业生也不都是从事科研工作,甚至为了就业而去考中小学教师和基层公务员,着实有些浪费教育资源。施一公的西湖大学如同一片世外桃源,或许能掀起高等教育的新篇章,这也是施一公创办学校最大的贡献。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西湖大学能比肩清北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教育爆款制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