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情况,感觉浑身没劲,总是昏昏沉沉的,动也不想动,肚子上的赘肉一圈又一圈;
肚子很胀,有时会隐隐痛,经常反酸打嗝,还容易放屁,感觉肚子里有好多气,排都排不完,有口气,舌头有齿痕,苔很厚。
这可能是脾胃的气机不顺畅。中医讲“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如果中焦脾胃的气不顺畅,被堵住着,不适症状也会浮现了。那,应该怎么调理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脾气是主升清,而胃气则是主降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d670430a7de261518a2e72468afe2aa.jpg)
首先看看“脾主升清”,脾气是向上走的、升的是清阳之气,负责将水谷精微之气向上输送,滋养全身;如果脾气不升,脏腑失去气血滋养,则会引起不适,比如头晕眼花、不想说话、全身乏力、精神不振。
再来看看“胃主降浊”,胃气是向下走的,降的是水谷腐熟之后,体内产生的湿气、痰浊,如果胃气不降,浊气在体内堆积起来,容易引起腹胀痛、打嗝嗳气、反酸。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打通脾胃气机,让清气得升,浊气得降;如此一升一降,脾胃运化也会逐渐恢复。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b3f6657e4bfe6f6fd3be15b34becf0a.jpg)
今天我就分享两味中药,一味用来升脾气、一味用来降胃气,帮你调畅全身气机,让你全身轻松!
莱菔子,又名萝卜籽,可以化痰降浊,使肺气、胃气向下行走,帮助打通胃肠道的淤堵,让中焦脾胃恢复畅通,大便通顺、化积顺气、肚子也会舒服。
再来看看白术,能够助力脾气上升,有益气健脾的作用;此外,白术还能燥湿、通便,帮助 清除脾虚引起的痰湿,解决湿邪困脾,使脾胃运化恢复正常。
这两味药合用,能够调畅全身气机,促进气血的生成和运行。需注意:阴虚内热的朋友,就不适合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fac374583a98663afd5674433c95764.png)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莱菔子、白术的中成药!(如有类似症状,请结合中医辨证使用)
1、舒肝和胃丸,主要由白术、莱菔子、陈皮、广藿香、炙甘草、香附、佛手、木香、白芍、郁金、柴胡等药材,能够和胃止痛、舒肝解郁,改善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胀痛、两胁肋骨痛,食欲不振等。
2、紫蔻丸,主要由白术、莱菔子、六神曲、山楂、茯苓、陈皮、豆蔻、槟榔、麦芽、甘草,高良姜等药材,能够温中行气、健胃消食,改善脾胃气滞引起的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脘疼痛、反酸烧心。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哇.中医好历害的调畅.中医的品德如何呢。中医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这品德高不高。中医动不动反中医就是汉奸之类。搞的国人应该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才是对.中医品德得高到什么程度。从上所诉中医就是一个品德之高高出宇宙级。那么中医智商水平如何呢。别人用中医如果有效那么证明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而中医不去反驳反而来強调中医能治病。这种用别肯定的条件来证明别人结论错的。这是要多大的智商水平才能做的事.还有中医特別喜欢用案例证明有效.不说是否真实吧。就一个反证法是用来证明结论错误而不是证明正确都不知道。这初二的知识学两年还不知道不证明中医的无敌智商吗。当然中医也可能没上过学.那不是证明中医文盲吗。结论中医的智商水平天下无敌。中医还有一个最可怕的地方连医学是治病救人而不是为了养身都不知道.还口口声声说中医药食同源。连何为药何为食分不清也不证明中医智商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