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举“反内卷”大旗的喜茶,又有新动作。
2月10日,喜茶发布了主题为《不参与数字游戏与规模内卷,回归用户与品牌》的内部全员邮件。
去年9月,喜茶就在内部信中强调拒绝价格战,这次,它又作出了更重磅的决定——暂时停止接受事业合伙申请。
也就是说,喜茶将于2025年暂停新店加盟,这在新茶饮行业内尚属首例。
该消息在新茶饮行业激起了层层涟漪。#喜茶将暂停加盟#话题当天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
当下,蜜雪冰城、古茗等头部新茶饮品牌还在继续卷规模、卷加盟,喜茶此举被认为是打响新茶饮行业“反内卷”第一枪。
喜茶的“急刹车”,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又折射出怎样的行业问题?
喜茶卷不动了,也没必要跟着卷
开放加盟未满三年,喜茶主动按下暂停键。
此番放下对规模的执念,喜茶在内部信中给出诸多解释——同质化竞争,门店过剩,行业的“数字游戏”已走到尽头,无意义的价格、营收、规模内卷。
可以看出,喜茶不想继续卷了,也卷不动了。
开放加盟的这两年多,喜茶的门店规模确实增长得很快。2022年11月,喜茶首次开放加盟时门店数量仅900多家。截至2023年年底,其加盟店超2300家,门店总数超3200家。
跟自己比,喜茶的门店增速确实很快。若跟对手比,又差得远了。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10日,喜茶的门店总数为4477家,在新茶饮行业排名第9。前八名分别是蜜雪冰城(41000+)、古茗(9736)、沪上阿姨(8454)、茶百道(8385)、霸王茶姬(6071)、甜啦啦(6025)、益禾堂(5856)、书亦烧仙草(5000)。
可见,喜茶的门店数量并不占优势。而在之前,喜茶的产品客单价在15元-19元,跟其他品牌拉不开差距,但它的开店成本却要远高于茶百道、湖上阿姨等。
据华泰证券测算,喜茶加盟店的初始投资额在46万,而同类现制茶饮茶百道、古茗、沪上阿姨的初始加盟投资分别为39万、35万、25万。

▲部分新茶饮品牌单店模型,图片来自华泰证券研报
这只是初始投资额。据“财中社”报道,有业内人士透露,在三、四线城市开一家喜茶的成本要在100万元以上。
开店成本高的同时,喜茶的销量却没有明显优势。据媒体报道,在北京等一线城市的外卖平台销量中,喜茶单店月订单量最高时超6000,其次是霸王茶姬和茶百道,单店月订单超5000。而在三、四线城市,蜜雪冰城的销量最高,月订单超6000,喜茶、茶百道、霸王茶姬等不相上下。
客单价拉不开差距、成本又高、销量也没明显优势,喜茶当然会觉得这种内卷毫无意义。
其实,喜茶对规模的渴望并没有其他加盟制的品牌那么强烈。
蜜雪冰城、茶百道、古茗等加盟制茶饮品牌,核心盈利模式是靠赚加盟店的钱。喜茶是直营模式出身,目前的直营门店也占大多数,它不是靠加盟赚钱,而是靠单店营收的持续增长来催动发展。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每个新茶饮品牌都有自身的定位与品牌调性,品牌们一味地跟风打价格战,对新茶饮整个行业健康、良性、有序地发展非常不利。
喜茶转向背后,新茶饮行业卷不动了
喜茶在内部信中提到,新茶饮行业的“数字游戏”已经走到尽头,这种说法并非危言耸听。
新茶饮行业已经“卷无可卷”。近一两年,各大品牌纷纷卷9.9元促销活动,有的品牌甚至一度将柠檬水的价格拉低至4元左右,定位高端的喜茶和奈雪也不得不加入这场价格战。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价格战在短期内能够吸引消费者、增加销售额,但也会带来许多负面效应。时间长了,价格战会不断侵蚀着新茶饮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甚至门店经营难以为继。
盘古智库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当企业陷入价格战时,它们可能会进入一个难以摆脱的恶性循环:如果不参与价格战,则可能因为失去竞争力而被市场淘汰。如果加入其中,一旦未能有效控制成本,就很容易陷入持续亏损的局面,问题已经相当显著。
从已上市新茶饮企业的财报便能看出问题。奈雪的茶(02150.HK)2024年的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营收为25.44亿元,同比下滑1.9%,经调整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7020万元变为亏损4.37亿元。茶百道(02555.HK)2024年半年报也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录得收入人民币23.958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0%,净利润2.37亿元,同比下滑59.7%。
头部品牌尚且如此艰难,更不用说那些中小品牌了。利润大幅下滑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量门店倒闭。据GeoQ智图的调研,2024年,行业整体闭店数超过20000家,单店日均订单量下滑18%,闭店率连续三年超过25%。
头部新茶饮品牌们也有越来越开不动店的迹象。进入2024年后,除了蜜雪冰城,其他新茶饮品牌的门店增速均下滑至个位数。

▲部分新茶饮品牌近4年门店增长情况,镁经小组制图
新茶饮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美团研究院调查显示,2023年新茶饮门店日均有效服务时长不足8小时,坪效同比下降22%,部分加盟商投资回收周期从1.5年延长至3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预测,新茶饮市场规模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44.3%放缓至2025年的12.4%。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参与价格战的霸王茶姬飞速扩张。它成立时间相对较晚,门店规模却已经攀升至第五名了。据霸王茶姬官方数据,2023年店均月销售额为48.3万元,同店增长率为88%,它的“健康化”东方茶饮路线受到消费者欢迎。
可见,过去新茶饮行业疯狂扩张的逻辑已经不再适用,行业逐渐从“跑马圈地”进入“精耕细作”的阶段,每个玩家都要考虑自己的盈利之本是什么。
业内认为,喜茶此次战略转向对新茶饮行业意义重大。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喜茶暂停加盟模式有利于品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引导行业放弃无意义的规模内卷。
放弃内卷后,喜茶何去何从?
不参与价格战,暂停加盟,喜茶之后要干什么?
按照喜茶的说法,它要极致地为用户创造差异化的产品和品牌体验。从去年9月开始,喜茶的产品不再卷低价,而是重研发、拼品质、讲差异化,这点从它推出的“超级植物茶”系列产品便可看出。
该系列首款产品羽衣纤体瓶一上线,就在首月就售出超350万杯,复购率更是位居行业单品榜首。随后推出的“去火纤体瓶”也同样表现出色,上新仅1周销量突破165万杯,单日最高销量近30万杯。超级植物茶系列产品的售价不低,在19元-25元的区间。
不过,在新茶饮行业,仅靠产品很难形成差异化壁垒,因为一旦某款产品爆了,其他品牌就会迅速跟进。喜茶的超级植物茶火了后,奈雪、沪上阿姨、茶救星球等众多品牌也都上新超级植物茶系列。
所以,喜茶还从门店入手打造差异化,例如以“茶禅”为主题设计和打造了多家门店空间,营造出独特的消费氛围。
整体来看,喜茶对门店的要求更高了。例如对门店形象、运营品质要统一标准,回归商场,减少街边店,喜茶确定高端调性不能改。加盟店也不再开档口店,门店面积从以前的50-89平方米为主,到现在要求60-80平方米。
暂停加盟后,喜茶并不是不开店,而是要开大店。2025年1月17日,喜茶成都叠院开业,面积达190平方米,推出价位23元-28元不等的手炒茶冰。
据餐饮研究红餐网,业内视其为喜茶开店策略的一大转变,从40-50平方米的小店型转为开大店。据悉,今年喜茶计划落地包括DP店在内的一系列差异化门店。
DP店是喜茶早期建立高端品牌形象的重要策略。2019年之后喜茶逐步停止了DP店的开设,主要是因为当时行业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茶饮品牌开始涌现,行业逐渐转向门店规模之争,在速度与调性之间,喜茶选择了前者。
如今喜茶重开DP店,意味着它打算回归“高端化”。
这一次,喜茶到底是站在了业绩增长的新起点,还是走向业绩下滑的拐点,未来仍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