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老课文《小珊迪》的作者扑朔迷离,原来与狄更斯是同时代人

文学私秘 2024-08-12 12:27:44

文革结束后,人教社开始统一编写语文教材,这就是1979年相继推出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课本”。

这套教材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接收了文革前的语文教材中的一些优秀文章,又吸收了七十年代新出现的一些文章,这些新增加的内容,甚至包括文革期间的一些没有跟风走的优秀文章。

而文革结束后新出现的一些文章,更是容易被如饥似渴的教材编写组人员看中,选入教材。

比较典型的是戴巴棣的《植物妈妈有办法》刚刚发表没多久,就被收入教材,中间的时间差,几乎只有微乎其微的二三个月的时间。此诗首发于《北京儿童》1978年24期,而收入此诗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第3册》是在1979年1月出版,这两者之间几乎是无缝衔接。

在1980年出版的“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八册”中,有一篇课文叫《小珊迪》,看的非常叫人揪心。

这篇课文与当时出现的《凡卡》《月光曲》等一系列外国作品,都直面底层社会的悲哀与苦难,而课文教学的目的,无一例外地强调这些课文的教学目的是揭露社会黑暗。

《小珊迪》更是如此,文章中写到一个卖火柴的小男孩,因为兑现承诺,被车子轧伤,离开了人世,整个情节,令人毛骨悚然。

文章中描写的孩子挣扎在社会底层的无力感与无助感,在文章中扑面而来,而生活在这样底层的贫苦孩子,却具有着信守承诺的优良品质,为了送还他答应的微薄的零钱,匆匆赶路,遇到了车祸,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看到此文的感觉,是宁愿这个孩子不要兑现承诺,也不要碰到致命的车祸。

文章中的这个孩子太单纯了,简直是生活在黑暗中的一个闪闪发光的珍宝。

那么,这个文章的作者是谁?

当时收入教材的时候,作者是不署名的,后来此文继续收入人教版教材中,作者标注为:迪安·斯坦雷,身份为英国作家。

但是在英国文学史里,能找到迪安·斯坦雷吗?肯定是找不到的。

这是怎么一回事?

破解此迷,我们先应该找到《小珊迪》的来源。

《小珊迪》首次出现在1980年的教材上,那么,出现的时间,只能在之前的出版物中。

经过一番查找,《小珊迪》的原文出处是在《儿童文学》杂志1979年第10期上,刊登时的标题是《卖火柴的小男孩》,译者:于国重。

此文发表后,立刻在中国的文化圈内激起涟漪。

《连环画报》1980年第11期将其绘制成连环画,呈现给中国读者。该画绘者是在国外题材连环画中有着独到风格的黄英浩,很有辨识度。

之后,上海人美还出版了由隋奇绘画的连环画《卖火柴的男孩》。

在《儿童文学》发表的《卖火柴的小男孩》文末,有一个作者的介绍,我们看一下:

——迪安·斯坦雷(1815一1881),英国的传记作家,从少年时便研究神学,后来曾在伦敦西敏寺任过教。他著有《西敏寺的回忆》、《阿诺尔德博士传》等作品。《卖火柴的小男孩》用极其精练的笔墨,描写了一个诚实善良的穷苦孩子,感人很深。——

按照这个作者的身份,去查找这位作者,才明白迪安·斯坦雷是Dean Stanley的音译。

问题是Dean在这里并非是名字,而是职务,字典上显示其意为:院长,教务长;主任牧师。

因此,Dean Stanley在中文读物中的一般译法为:斯坦利教长。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很多中文书籍中看到“斯坦利教长”非常活跃的身影。

“斯坦利教长”的全名为:Arthur Penrhyn Stanley,中文译本里一般译为:亚瑟·彭林·斯坦利。

我们在唐岫敏等著的《英国文学专史系列研究:英国传记发展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中可以看到对“斯坦利教长”的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

——A. P. 斯坦利(Arthur Penrhyn Stanley,1815-1881)

A. P. 斯坦利是英国著名神学家,威斯敏斯特教堂教长,传记作家。斯坦利出生于英国柴郡阿尔德利角,父亲是阿尔德利角教区牧师,后来成为诺维奇主教。斯坦利从小就浸染在英国国教的精神世界中,对英国国教充满了虔诚和尊敬,对真理也充满渴望和热忱。14岁时,斯坦利进入拉格比公学学习,时任校长托马斯·阿诺德(ThomasArnold,1795-1842)给予了很多指导,让他受益匪浅。在拉格比,斯坦利对历史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鼓励,而拉格比公学老师的言传身教也使斯坦利对英国国教的真实地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1834年,他进入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1840年在结束希腊和意大利之旅后,他重返牛津大学,继而任教10年,以其人格魅力赢得了各方朋友。1844年,他的《托马斯·阿诺德传》(LifeofArnold)(以下简称《阿诺德传》出版,奠定了他早期的文学声誉。

斯坦利的文学创作无不浸透着他对英国国教和历史的兴趣。1847,他发表了《使徒时代布道辞与随笔集》,这为其之后成为著名的神学家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斯坦利是同时代英国最杰出的自由主义神学家,当时的教会生活对斯坦利有很大的影响。对于英国国教来说,没有比斯坦利更忠诚的子民了。他的著作反映了他独特的观点、目标和愿望。他认为他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过渡时期,将会过渡到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抑或过渡到一个“基督教在更广泛领域复兴”的年代,“全面的,无所不包的基督教”“可能征服整个世界”。他认为,基督教教会尚未将其“终极的,最完美的一面”呈现给世界,“每个连续的基督教时代的信仰,较之前一个时代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并认为“仍然存在着一个更高层次的基督教,超越过去所有形式”;他认为“现代神学家的首要责任是研究《圣经》不是为了建立或维护由其衍生的体系,而是发现它实际上包含的究竟是什么。”(Williamson760)斯坦利的一生与英国教会密不可分,他帮助过同时代的很多教徒清除英国教会未来几百年中进步的障碍。人们很容易看到他这种生活和工作的局限性。他是一个高尚的人,在这世界上他感兴趣的是人而不是物。因此,他很少关注自然科学的伟大发明与发现,对此他也所知甚少。但他对做出这些发明和发现的科学家们很感兴趣,他热切地将他们的形象融入历史图景,从而与自然产生了真正的联系。他是一个历史天才,能将所有知识与艺术完美融合。他的作品是人物与目的的高度统一。他的所有作品均基于历史,但没有一处是简单的重复历史,他作品的价值在于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根源,也必须从现实中汲取灵感和例证。他的所有作品都充满了活力。但他远远不只是一个历史艺术家。他总是对世界目前的状况和问题充满了兴趣。

斯坦利的个人魅力是任何与其相识的人都可以感受到的。他有着完美的朴素和忘我精神,随时帮助追求真理、渴求知识的人。他早年在牛津的家,以及晚年在威斯敏斯特的家,都有很多虔诚的英国绅士以及渴求和热爱真理的外国人慕名前来,他们都会得到最热情的招待。在

斯坦利生命的最后五年,他的生活蒙上了一丝阴影,但是热情接待和亲切问候从未间断过。1878年秋,斯坦利进行了一次难忘的美国之行,在那里他备受尊崇。他的离世就像他的一生一样,宁静而平和。染病短短几天,他就在朋友的关怀下去世了。他永远是同时代最辉煌的、最具吸引力的英国人之一。

斯坦利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虽然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专题文件、演讲、评论和布道辞,但也不乏《犹太教史》《苏格兰长老会》《美国演讲和布道集》《基督教典籍》这样的大部头著述。当然,作为杰出的传记作家,斯坦利的《阿诺德传》为阿诺德树立了不朽的丰碑,为其在传记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一直在英国传记史上熠熠生辉。——

《小珊迪》(也即《卖火柴的小男孩》)是一篇典型的布道文章,我们可以比照一下,《小珊迪》的原文中,有一段重要的内容,在《儿童文学》上以中文亮相的时候,就删去了。

因为在这一段重要的内容中,“斯坦利教长”进行了宣道讲解,这一段删节的内容为:

——然后,黑暗的房间、一捆刨花、疲惫的断肢都消失了,珊迪和天使们在一起。

他们可以看着他在新家里的样子,彼此说:“就是那个信守诺言、退回四便士的小男孩。当他饿着肚子晕倒,双腿骨折,奄奄一息时,他是温柔、可靠、真诚的。”——

在这一段删节的部分中,作者作出了引申,说“只要做到了诚信,不幸的男孩的困苦生活便被扫却一空,而与天使在一起,他的可怜的弟弟,也得到了照应,男孩用自己的生命的代价,换来了他自己升入天堂的幸福,解厄了家庭里骨肉的不幸。”

这样的讲道,明显地带有宗教意味。

因此,《儿童文学》上刊载的译文作者有意无意地将这一段给删去了,模糊了原文的布道宣谕内容。

在西方文化语境里,“斯坦利教长”的这一篇布道文很受欢迎,在当年的各家报纸上,广泛流传。

我略略搜索了一下,至少有三家当年的报纸上,登载了“斯坦利教长” 讲的这个故事。

《新西兰先驱报》第十六卷第 5412 期(1879 年 3 月 22 日出版)中转载了《爱丁堡一个卖火柴男孩的故事):

《南方时报》第 3386 期(1879 年 4 月 28 日出版)也刊载了此文:

《剑桥纪事报》第三十四卷第 23 期(1879 年 5 月 31 日出版)中也转述了这个故事,文中特意提到了斯坦利教长。

文首写道:“斯坦利教长最近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对孩子们的布道中,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小故事。他说:不久前,在爱丁堡,一个非常寒冷的日子,两位绅士站在一家旅馆的门口,这时一个小男孩……”

“斯坦利教长”笔下讲述的英国儿童的苦难生活,使我们想到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作品里频密出现 的“雾都孤儿的孤星血泪”,其实, “斯坦利教长”与狄更斯属于同时代人。

狄更斯生于1812年,逝世于1870年,终年62岁。

狄更斯

而 “斯坦利教长”比狄更斯小三岁,生于1815年,逝世于1881年,享年66岁。

狄更斯死于突如其来的脑溢血,当时的治疗手段也不够及时,狄更斯突然晕倒后,也没有及时抢救,导致无可挽回地走向生命的终结。

狄更斯去世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悼念,这位伟大的作家,征服了读过他的作品的每一个人。“斯坦利教长”听闻此事,特地去函,向狄更斯的家属表示,愿意将狄更斯葬在他主持的威斯敏斯特教堂里。

其实,这并不是狄更斯的意图,在狄更斯在世时所作的遗嘱中,他一直希望死后低调地安葬,悄无声息地辞别,“斯坦利教长”显然在厚葬狄更斯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最终将狄更斯葬在“斯坦利教长”主持的威斯敏斯特教堂。

斯坦利教长

这不能排除“斯坦利教长”也是狄更斯的超级粉丝。

“斯坦利教长”的作品也可以称作是著作等身,他的《阿瑟·彭林·斯坦利作品集》共 32 卷,其数量甚至超过了狄更斯撰写的作品。

“斯坦利教长”对狄更斯的敬重与崇敬,这其中必然有着他们相似的对于社会的人道与人性的看待与介入。

其实,我们在《小珊迪》中所看到的底层社会的悲苦、叙事中的悲悯情调,都可以在狄更斯的作品中看到相似的表达。

斯坦利教长

只不过“斯坦利教长”用上帝的光环融化了故事中的冰冷味道,而为这个故事,罩上了一道美丽的暖意。

但是,我们在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里不也是看到了小女孩和她的奶奶,“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天堂里去,和上帝在一起”了吗?

在这一点上,《小珊迪》和它的原作《卖火柴的小男孩》都寄寓了一样的善良的期冀与祝愿,或许只有这样,才能释放文章中浸润的无以复加的悲惨与伤痛。

《小珊迪》这篇课文,虽然现在已经离开小学课本,但是,它依然活跃在各种变体的“心灵鸡汤”类的励志读物中,而且经过辗转传抄之后,迷失了作者,衍生出了多种奇奇怪怪的来源。

比如在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的由英国塞缪尔·斯迈尔斯著的《品德的力量(青少年版)》一书中将这则故事,安插在另一位教士的说教中:

——这儿有一个故事,显示了同情的伟大作用。这个故事是罗伯特·克利耶传教士讲的,他是芝加哥联合教堂的牧师。克利耶先生出生在约克郡的克格雷,早年大部分时间在伊尔科雷度过,那里是一个美丽的水乡。他曾在杰姬·贝切铁匠那里当学徒工,后来成了教会的传教士,去了美国。他把全部生命用来讲道,充满诗情和辩才。他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男孩的故事……——

《小珊迪》和它的原文《卖火柴的小男孩》曾经深刻地影响了八十年代步入小学课堂的数届学生,而之后,还会因为它不曾缺席在各类形式的道德教化类文章中,还会依然在这个社会发散着它的连绵不绝的影响。

《中国儿童画报》2006年第9期刊登的版本,故事发生在法国

虽然它的原文是出于布道而引用的一个事例与讲述的一个故事,与我们的理解出的引申之意存在着南辕北辙的落差,但是,它毕竟可以称着是一个好的故事。而在我们确认了作者身份,找到这位作者与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交集,我们能够更好地定位这篇文章背后的来自于现实的喻意与祈愿。

《中国卡通》2006年第5期版本也是发生在法国

这或许能让我们透过它的布道文的外壳,而不影响去体悟它的价值与意蕴硬核。

0 阅读:10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