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这句话用在2024年的国内城市金融存款比较中显得特合适。这项数据因涵盖了地位能级和经济规模而被认为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之一,然而因各地存在着虚增资金而使其含金量有所下降,2024年相关部门重拳出击各类资金空转与高息揽储等违规操作,各大城市的资金总量才能真正实现上述功能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下经过挤水后的2024年度金融存款25强城市的运行态势如何。

整体看的话,确实能明显感受到被治理整顿后的成果,25强城市居然能有10%以上同比增速的仅有合肥一个,而还有不少则只有极低的1%-3%之间的增幅,因此这般整体低迷状况确实是近一二十年来极为罕见的,不复之前大多数都是在10%以上高增了。
高居首位的北京市就出现了2.2%的极低增速,这也让运行相对平稳不少的上海市抓住了缩小差距的机会,通过7.7%的同比增长而让上海市的金融存款达到了22万亿而低于北京市3万亿多一点了,而在上年底的差距则还有4.2万亿的。

然而北京这样的走势并非孤例,前两年金融存款涨势一直非常好的深圳、杭州、苏州、福州与长沙等市在2024年的增长情况同样不太理想,有的甚至比北京还要更惨淡而连2%都没能达到。
当然像深圳与杭州因基数庞大而虽然涨势受阻但它们的资金排名并不受影响,深圳还是能以13.5多万亿高居全国第3位、杭州也能以近8万亿稳居第五;另外几个城市则受到了更大影响,苏州让出了第8位给更稳健点的重庆、福州与长沙则被郑州所超。

看来这些个城市应该是在资金运作方面是存在更多虚增现象的,在整顿中才会出现更为显著的低速状态,其他城市的话虽然涨势也有一定受挫但也不至于这么夸张。如广州、南京、重庆、武汉等资金大市也都还有5%左右的,也还是有不少能跑出7%以上的较平稳增速的,除了上面提到的上海市之外,像成都、西安、宁波、济南、佛山、东莞与石家庄等都是如此态势。
其中成都市因此还能扩大了对南京的优势不少,以6.26万亿的总量基本可坐稳第6位了。

在这里,安徽省会合肥值得大大点赞的,它不仅是2024年度25强城市中金融存款同比增速唯一可超过10%的,而且增幅还高达12.9%,这也就让它的存款余额从2.73万亿大涨至3.08万亿了而能连续超过济南与佛山、跃居全国第17位。
有此涨势除了它虚增资金可能偏少而受本次挤水影响偏小外,应该还是与它的产业效益提升与吸引资金进入等方面加快有关的,不然在2024年这样的金融大环境下很难想象能实现如此高增的,大家说是吧?

从上面描述也就可见这一年的金融挤水影响力有多大了,大家看看哪些城市是在“裸泳”呀,哈哈。其实事实上各地金融机构为了业绩而在资金运作上有不少违规操作一直存在的,也一直有在治理,只是没有2024年这次来的那么大范围和重拳而已。但对于金融业良性运行来说是绝对有利的,对我们这些数据爱好者来说同样是好事情,可以了解到各地更真实的金融实力,大家说是吧?
最后请来看看下表,具体了解下25强城市在2024年度的金融存款运行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