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丁盛夫妇进京向老首长聂荣臻求助平反,聂帅是如何处理的?

花开半夏千古 2024-09-03 10:38:38

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次坎坷,有的看似十分危险,却能安然度过;但同样有的看起来似乎“简简单单”,却极有可能会成为影响一生的羁绊。这很大一方面是因为性格使然,时代使然。

在开国名将中,便有这样一位开国少将,在人生的前半段可谓是平步青云,遇事也总是能得人襄助,更甚至还以少将之军衔成就了大军区级军事主官。

他就是丁盛。不过祸福相依,因为行差踏错晚年的他则是不仅背负恶名被去职,更还是直至去世也未能恢复名誉。

1982年7月,开国少将丁盛和妻子抵达北京去见聂荣臻元帅,聂帅当时担任军委副主席,在军队事务上很有发言权。丁盛希望聂帅能够帮助自己恢复名誉,聂帅也确实帮了他,但最后却没有如丁盛所愿。

丁盛为何会背负上了“恶名”遭到去职?

在解释这件事之前,有必要大致回忆一下丁盛的革命生涯。丁盛生于1913年,老家在江西省于都县,17岁加入了红军队伍,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他作战勇敢,踏实肯干,19岁的时候在领导的推荐下顺利入党。成为党员后,自然也有了晋升的渠道,于是在土地革命时期,他从班长起步,陆续担任了连指导员、团政治委员等职务。

全面抗战打响后,组织上安排他去120师358旅担任了政治部科长,随后去晋察冀军区担任了二旅一团的政委,百团大战打响后,他带领27旅参加了战斗,并立了功。

也就是在晋察冀军区工作期间,他认识了聂荣臻元帅。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丁盛已经升为了135师的师长,成为了林总和罗帅手下的一位猛将,参加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期间都有突出表现。

后来四野部队南下作战,他也参加了渡江战役,一直带领部队达到了广东,为解放两湖和广东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上安排他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担任司令,抗美援朝打响后,他参加了金城战役。

在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他带领主力取得了瓦弄大捷,一战成名,震慑了印度侵略者。

因此他也成为解放军内极少数同时跟日军、美军和印军打过仗的将军。

他后来又陆续担任了广州军区和南京军区的司令员,可以说是很受重用。

这期间由于被黄永胜举荐、出身四野的缘故,丁盛还一度遭到质疑,不过毛主席却定性,极大的帮助了丁盛。

然而到了1976年,丁盛遇到了大麻烦,他被组织带走,接受了隔离审查,原因是他牵扯“两案”。

在1971年和1976年,国家发生了一些大事,但他没有受到1971年事件的影响。

但在1976年,他去上海开展工作期间,同上海造反派头目王秀珍、徐景贤、马天水等人见面,见面时间长达3小时。这件事成为了一件悬案,因为丁盛自己表示见面没有谈及任何军队话题,只是日常的接待。但王秀珍、徐景贤、马天水三人后来在接受调查时却表示丁盛告诉了他们部队的布防情况,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

所以最终丁盛被定为“涉嫌泄露军机参与动乱”(这其中也有一些与老帅不睦有关),因此被撤职,后来又被开除了党籍。

到了1982年,丁盛的事情经过再次调查,才被“免予起诉”。之所以定为“免予起诉”,是考虑到法院认定丁盛有错误,但考虑到他以往的革命贡献,决定不予量刑。

虽然被免于起诉,但因为没有恢复名誉,丁盛夫妇的待遇就差了很多,因此丁盛夫妇决定想办法恢复名誉,于是就有了去北京找聂帅的一幕。

丁盛之所以没有找当年同在四野带兵打仗的战友,主要是因为四野的旧将多多少少都遇到了一些麻烦,自顾不暇,更不可能冒着政治风险帮助丁盛,所以去找聂帅是唯一的希望。而且丁盛曾长时间在晋察冀军区工作,和聂帅有数十年的情谊,聂帅对老战友普遍也比较讲情义,或许事情能迎来转机。聂帅见到丁盛后,听他讲了当年的事情,以及近些年的生活情况,心里十分感慨,很为他感到可惜。于是表示愿意帮助他,让他等等消息。

后来聂帅给总政治部写了条子,丁盛的生活补贴提高了,按照部队正师级的标准享受医疗待遇。

但聂帅的条子只提到了保障丁盛的生活,对于1976年的谈话事件,依然表示继续核实情况,再做定夺。

但因为当年的案子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丁盛没有问题,所以重新核实的结果是只能维持原来的结论。于是丁盛未能恢复名誉。

1992年5月,聂帅因病去世,此事彻底没了希望。1999年,丁盛在广州去世,享年86岁。

而关于他的名誉恢复也依旧未能成功,甚至于他的追悼会上也只以“丁盛老人”相称。

0 阅读:223

花开半夏千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