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东盟首脑峰会的大合影中,站位很有讲究,中方代表站在C位,而小马科斯只能靠边,这背后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据《人民日报》报道,9月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出席第26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在会前,各方领导人照例进行了交叉握手环节的集体合影,从站位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很多不同寻常的信息。
首先,中方代表毫无疑问地站在了C位,这是毋庸置疑的。从官方发布的图片中可以看到,除了东盟轮值主席国佐科站在了最中间,他的右手边,便是中方代表。
中国之所以能站在C位,一方面是因为中方代表本身就是受邀参会的客人,理应给予礼遇。
另一方面,中国现在是东盟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同时东盟也超过了欧盟,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双方在2022年的贸易总额高达6.52万亿元,同比增长11.2%,而且在过去十年间扩大了1.2倍,未来仍非常有深挖潜力。
其次我们注意到,在合照中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被安排在了靠边的位置,这也侧面反映了菲律宾在东盟的地位。
实际上,菲律宾的很多政策,都与东盟在大方向上背道而驰,这也使得菲律宾在内部引起了一些争议。
例如在对华关系上,东盟在积极与中国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但是菲律宾却选择了频繁挑衅中国。按理说,在南海与中国有岛礁争议的国家不只有菲律宾一家,包括越南、马来西亚等国,近年来都没有激化局势的动向,只有菲律宾主动挑衅,此前更是因为仁爱礁问题与中国多次交锋。
在看待中美博弈的问题上,东盟在大方向上,也秉持了中立原则,多国明确表示不会选边站队,但是只有菲律宾,却要加强与美国的防务合作,在本土增设美军基地,让南海局势更加动荡。
当然,菲律宾之所以如此格格不入,这也与菲律宾的经济发展不行有关系,东盟内部,新加坡是发达国家,越南、印尼都是近年来发展速度首屈一指的新兴经济体,菲律宾却面临着发展困境。
数据显示,菲律宾在2000到2019年间的GDP复合年增长率只有5.5%,在东盟排名第五,而在2020年,菲律宾的GDP更是收缩了9.6%。
2022年,中国与菲律宾的贸易总额为87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425亿,不足中国东盟贸易总额的十分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菲律宾依然不想要好好赚钱,不愿意搁置争议,还要让美国介入南海搅浑水。局势越动荡,菲律宾的发展就只会越困难,而且还会对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在东盟峰会上安排小马科斯靠边站,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