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茵陈是什么植物?为何三月四月只能当柴烧?

植物微观 2025-02-18 15:09:36

在南方,过完元宵之后气温回升很快,野外一片勃勃生机。很多植物都长出了嫩芽,你像荠菜、鹅肠菜、鱼腥草、黄瓜香、荨麻等等。有经验的农民朋友,春节吃腻了大鱼大肉,偶尔就会跑到田间地头挖些野菜来下火锅,换换口味。不仅解腻而且这也是迎接春天到来的一种方式。

说到野菜,就不得不提到茵陈了,它可以说是初春最极品的野菜之一了。通常只有在正月里才能见到,出了正月茵陈就不再是茵陈了,而是茵陈蒿了。农村有句古话:“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其中茵陈说的就是它。今天笔者就来带大家,认识并了解这种非常有价值的本草。

认识茵陈、了解茵陈

茵陈,因其根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而得名。茵陈也叫白蒿、棉茵陈、绒蒿、茵陈蒿,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本草,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为菊科蒿属半灌木状草本植物。

那么为什么说“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呢?这是因为茵陈初春的时候发苗,这个时候的茵陈能量最强。等到2月份的时候,茵陈起蒿了,也就不再叫茵陈了,而是叫蒿了。等到三月四月的时候,茵陈就基本上没什么用处了,只能用来当柴烧了。听我爸爸讲,它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他们还采过茵陈到合社商店卖钱,来买书本买玩具。

茵陈的植株形态

茵陈植株不高,通常不超过1米,它的茎直立,基部木质化,和青蒿有点类似。茵陈初生时,全株密被银白色的绒毛,所谓绒蒿之名因此而来。到了2月起蒿之后,茵陈基本上无毛了,它的叶子像艾蒿,羽状分裂。在宋代古籍中记载:“茵陈春初生苗,高三、五寸,似蓬蒿,而叶紧细,无花实,秋后叶枯,茎秆经冬不死。至春更因旧苗而生新叶,故名茵陈蒿”。

目前茵陈在我国大江南北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地区。你像山东、陕西、湖北、等地都有大量分布,喜欢生长在山坡、河岸乃至砂砾地。不过虽然说是“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但事实上因为气候温度的不同。有的地方茵陈萌发晚,你像黄河以北地区。因此也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说法。

茵陈的价值

茵陈是一种非常非常有价值的本草,它药食两用。首先说说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我们的先民就有采食茵陈的文字记载。如《诗经》里说的:“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其中蘩指的就是茵陈。大概的意思就是说春天春日的日子渐渐变长,阳光温暖,春意渐浓,人们人来人往去田间地头采摘茵陈充饥。

另外明代《救荒野谱》中也有记载:“青蒿儿,才发颖,二月二日春犹冷,家家竞作茵陈饼”,可见茵陈在我国的食用历史是非常悠久的。那么茵陈怎么做好吃呢?茵陈的吃法多样,早春的茵陈清洗干净之后,可以直接焯水凉拌,味道微苦并带有一股清香味。也可以将它裹上面粉蒸着吃或者杀青之后晒干用来泡茶喝。到了二月,茵陈起蒿之后,则可以用来包饺子,都非常的好吃。

茵陈除了吃,它还是天然的蚊香,有很强的驱蚊作用。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懂它价值的老农,会在仲夏的时候将它的老茎采挖回家扎成束挂在床头用来驱蚊蚊虫。

说完食,再来聊聊茵陈的药用价值。茵陈是传统的中草药,它在我国有接近3000年的药用历史,具有清热解毒、保肝利胆、利尿除湿、补气养血的作用。你像我们小便不利、黄疸、气血不足,都可以用茵陈搭配红枣来泡茶喝,对我们养生有非常好的帮助。

所以如果你的家乡也有茵陈,那么正月里,一定不要错过这种宝藏植物了。可以将它采摘回家,不管是作为野菜食用,还是晒干来泡茶喝都是非常好好处的,农民朋友了解了吗?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大家对于茵陈了解了吗?你听说过茵陈吗?你吃过茵陈这种野菜吗?你喝过茵陈茶吗?在你的家乡有茵陈这种植物吗?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见解。

0 阅读:5
植物微观

植物微观

大地复苏,万物生长,科普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