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辽数学物理学院院士简介(3)

泠泠泠七 2023-10-14 08:57:26

接(2)

方成院士(1995年当选)

方成,1938年8月10日出生于云南昆明,籍贯江苏江阴,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59年方成从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至1982年在法国巴黎天文台做访问学者;1981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88年至1989年担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特别成员,并任天文和天体物理分中心主任;1993年至1997年担任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至2002年担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2003年至2009年担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2004年至2009年担任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2004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年被法国巴黎天文台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

方成主持设计和研制了中国第一座太阳塔,创建了太阳塔实验室,长期坚持多波段的太阳活动观测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在方成的主持下,研制成中国第一座塔式太阳望远镜(简称太阳塔),并开辟了中国CCD二维光谱研究的新领域。方成所带领的团队,30多年来使用该太阳塔坚持多波段的太阳活动观测,获得了许多高质量的太阳耀斑、黑子、日珥等的二维光谱的资料。他系统地掌握和运用非局部热动平衡理论,建立了一系列太阳活动体的半经验模型,他与合作者提出了由光谱诊断耀斑非热高能粒子的新方法,改进了计算耀斑动力学模型的理论,首次提出用色球压缩区解释第I类白光耀斑和用太阳大气低层磁重联解释第II类白光耀斑和“埃勒曼(Ellerman)炸弹”等的新机制。在方成主持下,在云南天文台昆明抚仙湖畔的太阳观测基地,已建成了光学近红外太阳爆发监测望远镜(ONSET),其质量达到国际单个太阳监测望远镜的最好水平。

201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编号为185538号小行星命名为方成星。

方复全院士(2017年当选)

方复全,男,汉族,1964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市青草镇,数学家,几何拓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校长、特聘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数学系讲席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几何分析”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

方复全于1986年3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1991年6月获吉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物理学部);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任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挂职);2021年9月23日任首都师范大学校长。

方复全主要从事微分几何与微分拓扑学的研究。在微分与拓扑范畴解决了“四维流形到七维欧氏空间中的嵌入问题”,将Haefliger-Hirsch、吴文俊等人的工作中遗留下来多年悬而未决的重要公开问题画上句号。与人合作,证明了正曲率流形的π2有限性定理(同时独立得到的还有Petrunin-Tuschmann),被美国科学院院士Cheeger主编的权威综述报告列为有关领域有史以来九个主要定理之一,并被几何学家Berger写入历史性综述报告《二十世纪下半叶的黎曼几何》。与人合作,首次发现了Grove问题的反例,被中国国外专家作为牛津大学研究生教材丛书的重要内容,并以 “方-戎方法”冠名小节标题。与人合作,首次建立了Tits几何与一大类正曲率流形之间的联系,并得到了完整的拓扑分类。

方忠院士(2019年当选)

方忠,1970年7月出生于湖北武汉,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 。

方忠于1987年考入华中理工大学,先后获得学士、博士学位 ,1996年博士毕业之后访问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筑波)、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200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回国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5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同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量子模拟科学中心主任;2008年作为学术带头人获得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2008年至201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2011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12年至201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201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同年担任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主任;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方忠多年来长期从事于凝聚态理论及材料计算方面的研究工作。他通过发展特色的电子结构计算方法,在自旋-轨道物理研究,特别是拓扑电子态理论与计算方面作出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工作。他通过计算预言了若干重要的量子效应和材料体系,并被实验证实,推动了学科发展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国际进展。

封东来院士(2021年当选)

封东来,1972年10月8日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物理学院“严济慈”讲席教授。

1994年,封东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获硕士学位;2001年,在斯坦福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2002年,进入复旦大学物理系任教;2010年,任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20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微尺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封东来长期从事复杂量子材料及其微结构的实验研究。主要利用角分辨光电子谱和其他以同步辐射为基础的实验手段研究高温超导体和其他强关联材料的电子结构和有序现象。同时,他对同步辐射实验技术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并在世界多个同步辐射工作过。他同时负责复旦大学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光源——上的负担光束线的建设工作,这是中国国内大学在大科学装置上建设的第一条光束线。

甘子钊院士(1991年当选)

甘子钊,1938年4月出生于广东信宜,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北京现代物理中心副主任,国家超导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

1954年甘子钊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6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9年担任北京大学理学部首届主任  。

甘子钊从事半导体物理、激光物理、固体理论的研究,他学术工作的特点是致力于在凝聚态物理与光学物理的前沿研究,并力求把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结合起来。20世纪60年代初,甘子钊对半导体中隧道效应做了较好的工作,解决了锗中隧道过程的物理机理。70年代初在发展中国大能量气动激光上作出贡献。70年代后期提出一个基本正确的多原子分子多光子离解的物理模型。80年代初发展了光在半导体中相干传播的理论。80年代中期,在凝聚态物理的一些前沿,如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金属—绝缘体相变、磁性半导体量子阱中极化子、杂质共振态等方面作出一些贡献。1986年以来,在中国高温超导电性的研究和发展上起重要作用。

高鸿钧院士(2011年当选)

高鸿钧,1963年8月出生于安徽省怀远县,凝聚态物理学家,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提案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高鸿钧1987年毕业于安徽教育学院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获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硕士学位;1994年获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博士学位,之后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主任、主任;2001年6月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研究员、实验室主任;2007年6月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院长;2014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2015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2018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2020年9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2021年5月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高鸿钧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实验研究。他从事纳米量子系统的构造、组装和结构与物性调控的研究并取得多项成果:提出一种提高STM分辨率的新方法,增强了STM观察表面电子结构的能力。首次在Au(111)表面上构造了具有固定偏心轴的单个分子转子,实现了大面积有序阵列的组装并对其转动行为进行了有效的调控。发现了单个磁性FePc分子在Au(111)表面上的Kondo效应,提出了利用分子在不同吸附位置构型不同的原理对单分子自旋态进行调控的途径。首次在单个分子水平上实现电导转变,显示了未来用作信息存储的可能性。

高原宁院士(2019年当选)

高原宁,1963年4月出生于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籍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主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高原宁于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先后获得学士、博士学位;1989年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1999年至2001年担任ALEPH国际合作Higgs组两个召集人之一;2000年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组建粒子物理实验团队参加大型强子对撞机上LHCb实验的国际合作;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至2018年担任清华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2018年到北京大学工作;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高原宁主要从事高能对撞机上的粒子物理实验研究。2015年,高原宁研究团队参与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European Organization of Nuclear Research)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底夸克物理实验(Large Hadron Collider beauty Experiment,LHCb),宣布观测到由五夸克组成的重子态,这是首次发现五夸克粒子,被科学杂志评为年度物理学重要进展 。2017年,高原宁研究团队参与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底夸克探测器(LHCb)实验组  ,宣布发现双粲重子,入选“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葛墨林院士(2003年当选)

葛墨林,男,1938年12月生于北京,籍贯河北乐亭,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

1961年,葛墨林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1965年兰州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1965年至1986年,任兰州大学物理系助教、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1年兼任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院长 。

葛墨林早期从事基本粒子理论、广义相对论研究,之后长期集中研究杨—密尔斯场的可积性及其无穷维代数结构、杨—巴克斯特系统、量子群(包括量子代数及Yangian)及其物理效应与应用和处理量子模型的新方等。 葛墨林的研究成果很多,其最重要的是首先发现yang-mills场存在无穷维代数结构,并使得该方向成为一个重要分支。

龚昌德院士(2005年当选)

龚昌德,1932年7月出生于江苏南京,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龚昌德于1953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华东水利学院担任助教;1955年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1986年至1993年任南京大学物理系系主任;1994年至2009年担任南京大学理学院院长、理论物理研究中心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任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教授  。

龚昌德长期从事凝聚态理论和统计物理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有强关联电子体系、超导物理、低维物理、光与低维固体相互作用、介观物理等。他与合作者利用反演技术求解Eliashberg方程,获得较精确的强耦合超导临界温度的公式。较早提出二维层状结构引起的范霍夫奇异性对高温超导电性会有重要影响,与合作者分析了氧化物超导体的同位素效应,说明仅靠电-声子机制和范霍夫奇异性不能解释高温超导电性,否定了当时国际上这一观点。合作研究了由于准二维结构和反铁磁背景,范霍夫奇异性对高温超导体载流子色散规律、压力效应和输运性质的影响。改进了关于高温超导电性的t-j模型的Green函数方法,考虑了有限关联长度的反铁磁背景,证明了t-j模型可以导出某些非费米液体特性,还证明了t-j模型不能满意地解释光电子能谱和中子散射的实验。与合作者较系统地研究了锰氧化合物的电-声子耦合和空穴-轨道子耦合,以及静态和动态Jahn-Teller效应。

龚新高院士(2017年当选)

龚新高,1962年6月出生于湖南长沙,计算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校长。

1982年龚新高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并考取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硕士毕业后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0年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担任教授;2005年担任复旦大学科技处处长;2009年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同年担任计算物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龚新高主要从事凝聚态体系结构、电子结构和计算方法发展研究 。他计算预测了具有反常金属键合特征的金笼子结构。预言了微纳管的硬-软转变,并给出了其转变压强与管径的幂次律。阐明了一类四元半导体的基本物性,提出了该类四元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具体优化方案并被实验采用。发展了有限体系等压分子动力学方法、半导体带阶精确计算等新方法。

(未完待续)

0 阅读:46
泠泠泠七

泠泠泠七

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