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光刻机市场出现了一场“拔河大战”,一头是美国,一头是荷兰的ASML,而中间站着的,就是中国市场。可以说,美国在芯片制造技术的管控上已经“执拗到底”,从限制光刻机出口到全面打压售后服务,不给对手任何机会。
对ASML来说,这些限制背后代表着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而一旦完全失去售后支持,中国已经购入的光刻机设备就可能变成“一堆废铁”。
从限制出口到干涉售后,美国步步紧逼ASML目前占据了全球80%的光刻机市场,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而且在最新的EUV光刻机市场上更是“一家独大”。
多年来,ASML靠着独门技术,像掌握“独家配方”的大厨,端出了一盘盘“高端芯片”必需的“主菜”,成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关键。
然而,美国对这家荷兰企业始终“不放心”,不断施压让它对中国“关门”,限制先进技术输出,以此来遏制中国在高端芯片领域的快速发展。
美国政府这场封锁从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开始,接着是高端DUV光刻机,没想到如今又直接对售后动手,试图掐住设备维护的“命脉”。
如果禁令生效,那意味着中国已采购的光刻机一旦故障,就没有专业团队支援、无法获得关键零件,设备将面临瘫痪,最终成为摆设。这样一来,中国芯片生产的效率和稳定性必然大打折扣。
ASML的拒绝:不想失去“财神爷”面对美国的强硬施压,ASML选择了抗拒。ASML的CEO温宁克明确表示,公司没有理由停止对中国客户的售后服务。这句话传达了一个关键信号:作为一个商业化公司,ASML不愿失去这个重要市场的客户,而这背后的理由也十分直接——钱。
从今年的表现来看,中国市场不仅没有因为禁令退缩,反而需求旺盛。ASML今年第一季度就获得了53亿欧元的营收,其中49%来自中国,这一块蛋糕几乎撑起了ASML半边天。
随着产能不断增加,中国市场对光刻机的需求强劲,为ASML提供了稳定的订单。可以说,中国市场已经成为ASML“不能放手的财源”。如果禁止售后服务,中国客户势必会减少对光刻机的采购,ASML的财路就会受到重创。
不仅如此,ASML还担心一件事——中国正在加快自研光刻机的步伐。如果中国一旦实现光刻机的自给自足,不再需要依赖ASML的技术设备,那ASML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可能就会动摇。所以,ASML的态度其实很明确:只要赚钱的机会还在,它就不想与中国市场“绝交”。
美国的压力与盟友的利益冲突其实,美国这一连串的限制政策不仅是针对中国,也牵扯到它的盟友。荷兰和日本这些国家被要求配合美国对华高端技术封锁,荷兰的光刻机、日本的光刻胶都成了美国手中的“砝码”。
去年美国就已经成功推动这两个国家达成协议,开始逐步执行出口管制规则。表面上这些盟友都声称措施并不针对某一国家,但明眼人都知道,美国的背后工作做得很彻底。
ASML的处境就像那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掌握了全球领先的光刻机制造能力,难免成为被施压的对象。然而,ASML的立场却十分明确——荷兰虽小,但中国市场对ASML的营收举足轻重。毕竟,商业世界本就如此,经济利益才是决定走向的“指挥棒”。
这场博弈中,中国并没有坐以待毙。相反,中国正在加快步伐推进本土化的芯片生产和技术研发。如果售后服务一旦真的受限,现有的上千台光刻机可能会被迫暂停使用,这无疑给中国的芯片自研带来了更大的动力。正因如此,中国也一直在加紧研发自己的光刻机,计划逐步减少对外部设备的依赖。
这就好比,一旦对方紧紧握住咽喉,自己唯有锻炼强身,才能挣脱束缚。如果中国未来实现了光刻机的自主化,ASML的市场份额会被逐渐蚕食,到那时就真的不是中方焦急,而是美国盟友开始心急了。
在这场禁令与反制的较量中,ASML选择继续为中国客户提供售后服务,是对利益和市场需求的真实考量。
美国或许希望通过打压中国的高端制造,延缓其技术进步,但这种强硬的限制措施对盟国造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影响。
从ASML的角度来看,美国的做法表面上是拉拢,实际上却在一步步牺牲荷兰企业的商业利益,为自己争取技术领先时间。这样的策略固然能拖慢对手的脚步,却可能“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反过来看,中国的自给自足之路已经提上日程,如果光刻机的自主研发取得突破,ASML乃至整个行业都将迎来激烈竞争。在未来的市场格局中,美国的做法是否会产生反效果?
荷兰、日本等国家会不会因长期经济损失而动摇立场?对于ASML等企业来说,如何在全球竞争和技术垄断的制约下,保持市场和创新的平衡,也是一场考验。
在这场博弈中,利益与技术主权的争夺不会一时结束。而在全球化分工日益深化的今天,“脱钩”或“封锁”策略恐怕只会让各方得不偿失,真正的赢家也许还要等这场角逐的烟消云散后才能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