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公摊面积会不会取消?已购房者有没有补偿?答案来了!
买房,对于中国家庭而言,往往是一生中最为重大的投资决策之一。然而,当购房者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购得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新居,却在实际交房时发现,真正能使用的“套内面积”仅70多平方米,那种失落与愤懑,简直令人难以接受。那么,这“凭空消失”的30平方米究竟去了哪里?答案便是:它们被计入了“公摊面积”。
近年来,“取消公摊面积”的呼声日益高涨,从购房者的不满吐槽,到专家的深入剖析,再到政策的逐步探索,这一话题始终牵动着公众的神经。那么,公摊面积究竟是何方神圣?它是否真的如众人所言那般“坑人”?
公摊面积,简而言之,就是整栋楼宇中供所有业主共同使用的区域,如楼梯、电梯、走廊、大堂及设备间等。在中国现行的房产交易体系中,房价是按照“建筑面积”来计算的,而建筑面积则等于套内面积与公摊面积之和。这意味着,购房者所支付的房款,不仅包含了自家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还涵盖了这些“看得见却摸不着”的公共区域。
问题的关键在于,公摊面积的计算方式及比例是否合理?购房者对此往往毫无发言权,一切似乎都由开发商说了算。有人调侃道,中国的公摊面积就像“薛定谔的房子”,购房者永远无法确切知晓自己究竟购买了多少“隐形的墙壁”。
更令人郁闷的是,这种计算方式在国际上并不常见。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房价仅按套内面积计算,简单明了。而在公摊面积的“发源地”香港,这一制度也已于2016年被废除。然而,在中国内地,尽管公摊面积制度已存在数十年,但其合理性却始终饱受争议。更令人不满的是,开发商常利用这一制度漏洞进行“暗箱操作”。
对于许多购房者来说,关于公摊面积的烦心事简直不胜枚举。张女士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耗尽积蓄在郑州购买了一套140平方米的房子,却在实际交房时发现,套内面积仅有100平方米,公摊面积竟高达40平方米!她气愤地质问开发商:“我花的钱到底都买了些什么?这些面积根本不能住人啊!”
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根据购房者的普遍经验,国内的公摊比例通常在20%至30%之间,但某些项目的公摊比例却高得惊人,甚至达到40%。这意味着,购房者辛辛苦苦攒下的钱,有相当一部分可能都“打了水漂”。
不仅购房时要为公摊面积买单,后续的物业费、暖气费、房产税等也常按建筑面积计算。即使购房者从未使用过某些公共区域,也仍需支付相应费用。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在精装修房中,装修费用往往也包含了公摊面积。于是,墙壁、电梯间等公共区域的装修费用,也由购房者承担。
开发商在公摊面积上的“小九九”更是让购房者无可奈何。他们或通过设计超大的入户大堂、电梯厅来增加公摊面积比例,从而提高房价;或直接虚增公摊比例,让购房者花钱买“空气”。更有甚者,与测绘机构勾结,通过调整公摊比例来抬高房屋总价。
“取消公摊面积”的呼声由来已久。2018年,新华社就曾发文质疑公摊面积的合理性,指出其是导致房价虚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多年过去,这一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尽管住建部在2019年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提出“住宅建筑应按套内面积交易”,但后续实施仍面临诸多挑战。
取消公摊面积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重重。首要问题便是公共区域的成本如何分摊。这些区域的建设成本是实实在在的,如果取消公摊面积,这部分成本该由谁来承担?开发商显然不会自愿承担,最终很可能会转嫁到房价上。此外,如何重新定义房屋面积也是一个棘手问题。高层住宅的公共区域如电梯井、入户大堂等不可能“消失”,这些部分的面积如果不算在建筑面积内,又该如何计算?现行的房产测绘标准也需进行全面调整。
尽管取消公摊面积面临诸多困难,但一些地方已开始尝试性改革。比如山东省要求购房合同必须明确标注套内面积和公摊面积;广东肇庆则宣布从2024年起商品房必须按套内面积计价。这些举措虽然尚不完善,但无疑为未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对于购房者而言,“取消公摊面积”无疑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变革。它将使房价更加透明,购房者所支付的钱款将与实际使用面积直接挂钩;同时物业费、取暖费等也将按套内面积计算,减轻购房者的负担。然而,也有担忧认为开发商可能会将公共区域的成本直接加到房价中导致单价上涨。虽然总价可能变化不大,但购房者的心理感受却会受到影响。此外,二手房市场也可能面临一段适应期。不过从长期来看,市场的透明度提高将有助于交易更加规范。
公摊面积的问题实质上是一场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的博弈。尽管政策调整的步伐缓慢且充满挑战,但“取消公摊面积”已成为大势所趋。对于购房者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持关注、了解政策动态以避免被套路。未来无论公摊面积是否彻底取消,购房者的权益和市场的透明度都将得到更多保障。
本文章由齐家小编整理发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小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