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国天丝集团在一个7分钟专题合作中宣称,红牛饮料之所以能获得进入中国市场的入场券,从冷到热能在中国畅销,泰国天丝作出巨大努力和贡献。该说法一出,立刻引起中国红牛产业链从业者的强烈反对。
“这不光抹杀了中国红牛30年的努力,而且歪曲了事实,30年并不是一个很长的时间,很多人都亲历过那段历史,而且有很多文件也能说明事实,华彬集团及其董事长严彬才是将红牛饮料引入并落地中国市场的‘牵牛人’。”一位中国红牛经销商说。
01 一罐饮料,为何会有两份“准生证”?
“天丝集团海南工厂历经数月,在有关部门功能性与安全性的双重论证后,1995年年末,天丝集团终于拿到了生产上市最关键的——原国家卫生部对配方许可的批复,获得进入中国市场的入场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海南红牛工厂一位负责人这样介绍红牛饮料早期在中国落地时的情况。
众所周知,拿到生产批复,就等于拿到了“准生证”,确实可以视作红牛饮料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关键时刻,但根据目前披露的文件,尤其是通过国家卫生部在1995年先后批复的两份文件对比来看,海南红牛的这位负责人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第一份文件是“卫监发(1995)第13号文件”,是卫生部于1995年3月给到海南红牛饮料公司的一个批复,并非主管部门批准海南红牛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红牛饮料的批复,而是通知海南红牛饮料有限公司配方中“维生素B6、肌醇、赖氨酸、氰钴胺、咖啡因”必须降至我国标准的允许量。
(卫监发(1995)第13号文件)
第二份文件是“卫监发(1995)第51号文件”,是卫生部于1995年9月给到中国食品工业总公司的批复,批准了其生产“维生素功能饮料”的申请,而且同意了其申报的,高于国家标准的新配方。
(卫监发(1995)第51号文件)
这两份间隔了6个月的批复文件,为何会在申请人、配方含量等方面不同,这中间又有哪些曲折?只有回到历史现场,才能看清。
02 开创红牛,中国企业功劳不容抹杀
上世纪 70 年代,泰籍华人许书标发明了饮料“Krating Daeng”。1993 年,许书标受“赤子模范”张光利(当时海南红牛大股东,时任董事长)之邀,合作在海南建设了“海南红牛”工厂,计划引进这款饮料,却因为对中国市场和政策不熟悉,迟迟拿不到红牛饮料的生产许可,不能生产。
“卫监发(1995)第13号文件”是海南红牛收到的一个批复,但在这个批复中,尽管同意生产,却需要进行配方修改。知情人透露,许书标并不同意修改红牛配方,认为这直接影响红牛的功效,也不符合红牛饮料产品设计的初衷。
后来在泰国经人介绍,许书标认识了华彬集团创始人严彬。严彬成功牵线中泰企业合作,将中国食品工业总公司和深圳老牌国企深圳中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拉入到合作中,共同成立了中国红牛公司。
为了让在中国生产的红牛饮料保持功能性,也为了让它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需求,严彬和中食公司会同当时卫生部食品监督检验所、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卫生部卫生监督司等专家进行了一场技术论证会,最终才将牛磺酸、咖啡因、维生素等营养及添加剂的含量确定了一个既安全又有功效效的标准。“卫监发(1995)第51号文件”正是对这一新配方的批复,也是红牛饮料在中国市场30年辉煌进程的真正开端。
正是因为“准生证”批文来之不易,为了保证两家国企及合资各方的根本利益,1995年11月10日,严彬代表筹备中的中国红牛与泰国天丝等四方签署了一份有效期为50年的《协议书》,其中第一条约定,“各方一致同意,只有丙方(中国红牛)有权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红牛饮料”。
(50年《协议书》)
据悉,1996年至2016年期间,海南红牛都在为中国红牛代工生产“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而现在生产的“红牛”饮料是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是2019年才上市的普通饮料,并不是保健食品。根据50年的《协议书》约定,不经过中食公司和深圳中浩同意,泰国天丝无权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红牛饮料,其投资建厂生产红牛饮料的行为均属违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