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林风眠,为何要说正是重庆那间破室,叫我真正变成人的呢

现今如日中天 2024-10-09 08:43:03

林风眠,是中国近现代画家与艺术教育家。他的一生,不仅是对艺术不懈追求与探索的历程,更是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交织的深刻写照。他对曾经住过的重庆一间破室特别印象深刻,甚至认为:正是它让自己真正的变成了“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听下文分解:

中国近现代画家林风眠

一、破室中的沉思与觉醒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平、上海等文化重镇相继沦陷,无数艺术家和文化人被迫踏上流亡之路。林风眠,这位曾留学法国,曾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今中央美术学院)校长、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国立艺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深受东西方艺术熏陶的画家,也未能幸免。

林风眠辗转香港、河内、昆明,最后到了重庆。他托人谋了个虚职,隐居在嘉陵江边军政部的一座仓库里生活了近 7 年,而且自己买菜、生炉子、烧饭、洗衣、打扫,屋里只有一张木桌,菜刀、砧板、油瓶列于画纸毛笔之侧。

这间破室,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充足的阳光,甚至可能连基本的生活设施都显得捉襟见肘。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环境,却成为了林风眠艺术生涯乃至人生哲学的重要转折点。在破室中,林风眠远离了战火的喧嚣,也暂时放下了外界对他艺术风格的种种评判与期待。他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自我反思与沉淀。

林风眠与外孙杰拉德(右)、妻子艾丽丝(左)

窗外是连绵不绝的山峦和偶尔传来的炮火声,室内则是林风眠孤独而坚定的身影,与画布、颜料为伴。在这段相对宁静的时光里,林风眠开始深入思考艺术的本质、人生的意义以及自己作为艺术家的责任与使命。

当时,国民党中央委员刘建群专程来拜访林风眠,见如此陋室不禁感慨道:“住在这种地方,不是白痴,就是得道之人了。您得道了。”林风眠事后对人讲:我不是白痴,也不是什么得道之人。我是一个“人”;

林风眠又深有感触地说:“在北京和杭州当了十几年校长,住洋房,乘私人轿车,身上一点人气几乎耗光了。人必须真正生活着,去体验今天中国几万万人的生活,身上才有真正人味,作品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

林风眠(左)与林文铮、吴大羽在一起

二、艺术与人生的融合

通过这七年的破室生活,林风眠意识到,艺术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情感的抒发、思想的表达和对世界的独特理解。于是,他开始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相融合,创造出一种既具有东方韵味又不失时代感的艺术风格。

在破室中,林风眠笔下的线条更加流畅自如,色彩更加鲜明而富有层次了,每一幅作品都仿佛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充满了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更重要的是,林风眠在这段时期里,对“人”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追求艺术完美的画家,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人。他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的疾苦,将这份关怀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林风眠画作《丰收的早晨》(布面油画)

在林风眠的画作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战争苦难的控诉,更有对人性光辉的颂扬。这种人文关怀,使得林风眠的艺术作品具有了更加深邃的内涵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三、破室中的重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间破室仿佛成了林风眠的精神家园。在这里,他完成了从艺术家到人的蜕变,他的艺术也因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战争结束,林风眠重新站在世人面前时,他的作品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视觉享受,而是能够触动人心的力量源泉。

抗战胜利后,林风眠准备北上,上飞机前把自己所有行李都扔了,只带上了重庆期间的所有画作。从此,他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在苦难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也表达了自己对和平、自由、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1977年林风眠作的《双鹭图》

回顾林风眠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正是重庆那间破室,给了他一个静谧而深刻的思考空间,让他得以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从艺术家到人的华丽转身。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幸运,更是中国艺术史上一段不可多得的佳话。

与陈独秀,吕徵和徐悲鸿先生等人提倡的中国绘画改革的道路不同,林风眠的绘画变革之路则更加温和、更贴近于传统。它对于传统的理解是超越了前面所有的人,他深切的知道中国绘画传统的弊端在哪里,同时又能够深入的了解西方绘画的长处在哪里,从而将中国绘画的长处以西方绘画的长处无缝衔接,这是前面的人所没有做到的一点。

林风眠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就能在逆境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创造出更加贴近生活的作品。

正在沉浸于绘画中的林风眠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0 阅读:0

现今如日中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