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安阳殷墟王陵区的西北冈祭祀坑内,考古人员发掘出一件青铜单体甗 (音yǎn),外观看起来平平无奇,令人意外的是甗内却有一颗人类头骨。
青铜甗 ,是殷商时代的蒸饭器,用来蒸煮祭祀时供奉的黍、稷、稻、麦等谷物。
跟现代的蒸锅很相似,分成两部分,由上部的“甑”和下部的“鬲”合铸而成。下层煮水,上层盛谷物,中间用有孔洞的箅子隔开,以水沸后的蒸汽加热食物。
在炊具里出现人头,在当时还是考古孤例,因此学者们推测这颗人头是填埋时不小心滚落进去的,并未加以关注。由于甗体已经严重变形,所以卡在当中的头骨也没有被提取出来。
青铜甗中的人头骨已经变形
青铜甗中的少女头骨1999年,在殷墟刘家庄北地第1046号墓的考古现场,发现了另一件装有人头骨的青铜甗,与84年出土的甗如出一辙,打破了文物孤证的局面,这才引起了考古专家们的高度重视。
这件青铜甗保存得较为完好,可以清晰地看到甗中的人头骨呈现灰黑色、颈部有锯齿状的断痕。
通常地下出土的人骨,保存状态很好的情况下是淡淡的灰黄色,这颗灰色头骨的主人到底是谁?Ta究竟经历了什么?
当时的鉴定技术手段较十多年前更为成熟,殷墟考古队的队长唐际根先生,取下一小块骨片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头骨的钙质流失严重。
这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发现,意味着这颗头颅被人为地蒸煮过!
殷墟刘家庄墓地1046号发现的墓铜甗
青铜甗被发现时,位置在殉人的头部,这个殉人正好头颅缺失,所以专家们推测,是先砍掉殉人脑袋放在甗内进行祭祀活动,再完成陪葬。
看法医相关的影视作品,总会说一句“尸体是不会骗人的”,同样,遗骨也是会“讲故事”的。
考古学家根据遗骸的骨骼和牙齿,可以追溯到人骨生前的性别年龄、遗传信息、食物结构、疾病健康等。
安阳殷墟博物馆内的两件青铜甗
通过头骨的体质学分析,学者们确认铜甗中被蒸煮过的头骨主人,是位女性,年龄只有十五岁左右。
我们可以看到,铜甗内这位花季少女的牙齿保存状态非常好。
牙齿具有长期保存DNA的特性,牙釉质上的条纹记录了发育时期的压力记忆。牙齿还是饮食、营养和健康的重要分析依据。比如单调的碳水化合物饮食会一直腐蚀牙齿,反之蛋白质摄入充足的话,牙齿就比较健康。
殷商时期,肉食作为蛋白质的主要获取渠道,是比较奢侈的,但少女的牙齿发育健康,说明她并不是长期只以谷物为食,或许可以佐证,她可能是个社会地位较高的贵族。
一个正当花季的贵族少女为何落到身首分离、并被蒸煮头颅的下场?
殷墟遗址复原图
人殉制度中国人素来敬畏死亡,《礼记·中庸》中就提出,要“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看历代帝王贵胄对身后事的重视,就能理解古人这种基于灵魂不灭观念而衍生的思想。
与死亡相关的就是殉葬制度。《墨子·节葬下》有言:“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人祭与人殉,这种野蛮残酷的祭祀和殉葬方式,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在殷墟时期达到了极致。
商代用奴隶做人牲的场景
安阳殷墟因出土了甲骨文而举世闻名,在出土的甲骨中,仅是记录人殉人祭的甲骨数量就高达1350片,卜辞达1992条。
殷墟遗址中,有2500座祭祀坑,遗骸多达14000具。以最为典型的乙7基址为例,共分为北、中、南三组,仅在中组80余座祭祀坑中,就发现人牲近400余人。
据专家推断,人殉和人牲的“斩首礼”,最早应是发生在盘庚迁都于北蒙(安阳)后,殷墟就有专门的人头祭祀坑。
殷墟一个贵族幼儿的殉葬墓穴
青铜甗内的少女,便是先被斩首蒸煮头骨祭祀,再放进墓室陪葬。
这种断头的残忍“杀殉”现象,通常是针对战俘的。
对少女牙齿的锶同位素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点,她并非河南本地人,大概率是被抓到首都殷地的。
由于人头青铜甗的出土地层是殷墟四期,约在商末帝辛统治阶段。对应出土的甲骨文同期记载,提到一起殷商大军在安徽六安地区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这场战争持续一年之久,殷商军队得胜而归,少女极有可能在这批被带回的战俘之中。
甲骨文中记载过羌人祭祀,羌,是商人对“非我族类”的所有异族的统称。被俘获的羌人与牛、羊无异!武丁时的一片卜辞中就提到,一场祭祀“用羌”多达400人……
身份尊贵的战俘,让少女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在最美好的年龄,先后被野蛮地“祭”和“殉”。
当我们将视线拉回到3000多年前,去注视这具鲜活生命的绝望凋敝,她便不再是现在青铜甗中冰冷的头骨,透过漫长的历史光阴,她在不甘地讲述自己的死亡……
写在最后商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迷信的时代,同样也是从野蛮愚昧向文明开化的过渡时期。
唐际根先生说商王朝是一个“我们绕不开的时代”,是不能回避的“阴暗面”,作为中华文明进程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全面的认知它。
不知来,视诸往。文明并非一蹴而就,必然要经历历史的残酷与阵痛。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沁说
很用心的文章[点赞]
用人做陪葬品古代一直都存在,直到秦始皇时期才改用陶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