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尊重观众的《国色芳华》,把内娱抠图剧的遮羞布撕碎了!

弘江评娱乐 2025-01-10 11:00:47

岁初之时,国剧市场又喧闹起来,最爆的,乃杨紫领衔的《国色芳华》。

这部剧的制作马不停蹄,

去年年初开机,辗转三省五市拍摄,跨越寒暑历时6个月杀青,后期繁琐的流程,压缩到4个月,但不是流水线式做“快餐”,而是高质量的做精品剧集。

美丽的大唐世相,流动的盎然古意,每一帧皆国色美学的极致表达。

剧做得精良,市场的反馈也是诚实的,开播便统领热度榜,核算有效播放也是遥遥领先。

都说芒果“天残”,不如其他主流视频平台受众基本盘大,杨紫一来,是不限平台的强悍,争“第一”易如反掌。

人多,是热闹,但也嘈杂,找破绽挑毛病的一批人,闻着味就来了,刻薄的打差评:

“那个女人又带着倾国倾城的人设,撕心裂肺的演技,铺天盖地的宣传来侵蚀观众的眼球,绑架观众的审美…”

这次是扮唐妆,得脸盘圆,丰腴些,才能撑起繁重的高鬟危鬓,体态有玲珑曲线,才能驾驭起襦裙披帛。

否则会有摇摇欲坠之感,雍容华贵的朝代特色就展现不出。

入镜的杨紫,明显瘦一圈,脸颊无肉、身姿纤薄,不够艳,更似宋朝的清冷佳人。

年龄渐长,胶原蛋白在流失,肯定不如锦觅时期饱满而具灵气,脂肪控制不好,上镜就容易摊成饼的圆,本末倒置。

就像女二幼贞县主,设定可是皇家贵胄养出来的富贵花儿。

扮演者张雅钦就有意增肥,轮廓都模糊掉,呈现效果却不是富态有福之貌,反倒肿肿的,腻腻的,被观众嫌弃,她坦诚:中了唐朝以胖为美的计。

头戴珠翠,簪着花,服制是蓝搭红的经典配色,类似于女儿国国王的妆造。

朱琳版是明眸善睐、倾城之姿,熟而幼,张雅钦只有幼,小家气了些。

杨紫没有刻意改变,葡萄大眼、身姿挺拔,且本身就微胖型,盛唐的优雅富丽,有被她自然诠释出来。

与鲜艳牡丹同框,一时不知花和人谁更美,满目美好。

另有批评之语说,“国色”二字,杨紫怎能担得起。

的确,常被嘲内娱普女,脸更“变”得勤快,却偏爱饰演绝色,这回更攀上国色,再精致的妆,柔光柔光再柔光,也无“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惊艳感。

其实,片名非相貌的描写,而是以何惟芳的育花绝技为引子,添土培花起家业,无关美貌,只要能够济弱扶倾、安民保国,便当称国色,立意不可谓不高。

虽然杨紫演遍古偶,已经腻烦,但看《国色芳华》,没有串戏的感觉,何惟芳人设新鲜。

聪慧隐忍、大气有志的性格跃然纸上,有时还有点“茶”,像阴鸷的反派,一下就把观众拽进故事里。

尤其几场哭戏,情绪截然。

守在母亲病榻前,人之将逝,眼底的泪,是极致的哀。

亲如金兰的侍女前脚还是鲜活的,转眼没了气息,

求遍所有人,哪知人性凉薄,难过的同时,更是哀莫大于心死的痛彻心扉,双眼猩红、目眦欲裂,尽是冰冷的恨意,这幕真的可以用“震撼”一词谓之。

目睹郎君越轨,哭天抹泪是人之常情,何惟芳眼睛在流泪,眼睛却没伤心,她是在“设计”。

故作柔弱可欺之态,娇喘微微,真在戏里演出“我在演”的感觉,觉得“假”就对味了,哭,不愧是杨紫的绝活。

内娱古装,多虚假布景,特效哄骗,愿意真实布景的剧寥寥可数。

《国色芳华》的真实,算是把流水线剧作的遮羞布扯得稀碎。

像是最关键道具,盛唐牡丹,它是何惟芳满心满眼的金疙瘩。

出镜率高,没有用塑料制品鱼目混珠,提前邀请资深专家批量培育。

真实牡丹,有吐蕊绽放的鲜活生命力,清丽润泽,老枝新枝穿插有序,放眼一片芬芳。

人赏牡丹这幕,唐风古韵仿佛越千年再现。

路是土路,夯土而成,车轮碾过尘埃飞扬,而非水泥板铺制,彻底抹掉现代味,非常古朴。

打光不是满屋的白炽灯,一种只用摇曳烛光作光源的真实烟火气。

整体的景昏暗泛黄,明暗又均衡得很舒服,柔和光线倾洒下来赏心悦目,真有生活在千年前唐朝的纪实感,这点,跟赵丽颖的知否一脉相承。

国色的导演,作品集有刘亦菲的《去有风的地方》,拍景一流,旖旎风光尽收眼底。

这部他继续发挥优势,就用大自然置景,非常纯粹,也没把实景拍得像棚拍,像刘畅幼贞田间谈情这一幕,天空湛蓝、芳草鲜美,时而传来群鸟啼声,壮阔而静谧。

方寸闹市、熙熙攘攘,杨紫就淹没在人群里,跟百姓们摩肩接踵,镜头也没刻意找她,拉远展示街头全貌,就很真实。

没像别的剧群演只走路两旁,让出大道给主角,一条街稀稀拉拉,一眼摆拍。

好的剧,细节尤其考究。

女主的起床妆终于凌乱了,逃难路上发髻越来越素,华服换成粗布衣,外边处处用钱的基本逻辑有照顾到,观众能感觉到被尊重。

如此细糠,火是必然。

——end——

0 阅读:6
弘江评娱乐

弘江评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