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连发5条微博黑神话悟空凭什么?

阳波评体育 2024-08-24 16:10:38

今天刷微博的时候被“央视新闻”震惊到了,这两天一共发了5条与《黑神话:悟空》相关的微博,除此之外,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官方微博也在围绕《黑神话:悟空》以及它的在游戏中展现的文化内容去做报道。

在游戏发售的第一天,其实就有很多新闻大号在转发,当时有不少人就“猜测”官方终于开始“花钱宣传”了,但是当各大官媒频繁出手,甚至在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现场都被提及的时候,大家才意识到,这些宣传都是花钱也买不到的东西。

《黑神话:悟空》到底凭什么被各大官媒关注?其实我觉得原因很简单,因为官方把那些被游戏行业嫌弃的“脏活、苦活、累活”都给干了,做了太多看起来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最终游戏上线的时候,所有人才发现这些脏苦累的活,做完了是有收获的。

这些曾经被从业者“嫌弃”的事情都是什么呢?

一首陕北民歌 背后隐藏的 工作量

这是游戏第二章的开场剧情,这段陕北民歌有点类似陕西省华阴市的“华阴老腔”, 其声腔磅礴豪迈,追求的的感觉是自由自在,随性又很痛快,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此类表演方式也被誉为黄土高坡上“最早的摇滚”。

这段陕北民歌可以说是游戏中封神的一段表现,那么它“神”在哪?

神就神在官方把西游记的剧情、陕北民俗、游戏剧情融合在了一起,却又没有损失这首歌曲本身的韵味。曲调随性,歌词上口,还能讲述出与游戏剧情相关的故事,这在整个游戏界都是极其少有的。

很多年来,各家游戏公司都很热衷于去谱写自己的游戏歌曲,甚至请了很多实力歌手来演唱,但是却少有“成功”的歌曲,官方总喜欢把自己的游戏内容融入到歌曲中,让歌词看起来极其尴尬,最终成为了官方的自嗨。

此时我知道很多人会想到《孤勇者》,这确实是一首非常成功的歌曲,它成功的前提,是摆脱了游戏内容,如果歌词变成“爱金克丝孤身走暗巷”,是不是就尴尬了?

书归正文,《黑神话:悟空》这段用三弦弹奏的民歌可能不会成为什么流行的音乐,但是却浓缩了官方对于文化内容精益求精的追求。想要制作出这样水准的音乐,不是请一个陕北民歌专家回来就可以解决的。

这其中需要有一个人对游戏的剧情、陕北文化、西游文化、民歌文化都非常了解的人才可以,这样的人存在吗?

我觉得最初是不会存在的,但是随着制作进度的慢慢推进,官方里总会有人慢慢的把这些文化内容去一边了解一边学习。

可是这段学历的历程一定是很令人迷茫的,因为 过程中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呈现的效果却并不一定会得到玩家的认可,也不一定能给游戏带来什么数据上的支持,更不会给游戏销量带来什么提升,这真是一个又脏又累的活儿。

可是这种事情《黑神话:悟空》真的没少干,为什么别的游戏不干?因为是真的没有性价比可言。

还原36处取景地 这就是个“苦逼活 ”

除了音乐之外,游戏中的大量古建筑的还原,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根据目前的信息来看,游戏中一共有36处取景地,其中大部分在山西境内,包括著名的山西悬空寺、应县木塔、崇福寺、佛光寺、延庆寺、双林寺、小西天等。(对,小西天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

把这些已经存在的建筑要做到游戏里,其实是一个非常苦逼的活,团队要先把现实中的建筑扫描成数字版,再通过软件还原成3D建模,然后再针对游戏内容进行有优化。

其实这个技术在国产游戏中早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会经常看到有游戏介绍自己的时候说还原了某某建筑群,还原了某某寺庙。

既然这是一个所有游戏中都很普遍的做法,那《黑神话:悟空》苦逼在哪?

苦就苦在,别人在游戏里都是单独还原某某建筑,充其量是还原了一个建筑群,而《黑神话:悟空》是还原了最少36个古建筑,这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可是《黑神话:悟空》却是一个单机,一个在制作的时候连是否能收回成本都不知道的单机游戏。

不过,最狠的是他们在还原这些古建筑的时候还做过更苦逼的事情,根据美术总监杨奇早期的一个分享会中我们得知,在还没有使用数字扫描技术之前,杨奇曾经带领着美术团队,12个人用了7个月的时间“手搓”还原了一个古建筑。

这才是真正的苦逼。

花了那么多时间,做了那么多内容

到底有没有价值?

绝大部分游戏不会像《黑神话:悟空》一样的植入大量传统文化内容,不仅仅是时间成本问题,还有更多的是心性的问题。就像上文说到“手搓”3D建筑7个月,是一个考验心性的过程,制作团队去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内容,也是一个磨炼心性的过程。

想做出《黑神话:悟空》需要了解什么?

西游文化是最基础的,还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鬼怪文化等等,你要说团队成员一开始就各个都是本百科全书,我是不相信的,他们一定都是经过日日夜夜的学习,慢慢深度理解这些文化内容的,然后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把合适的内容放在游戏中最合适的地方。

很多人会想,做那么多内容进去有价值吗?玩家看得懂吗?没人欣赏的内容,没人注意到的细节,最后不就成为了制作团队的自嗨吗?

你别说,你真别说,是真的不能小瞧这群玩家。我在B站上看到了一个up主叫“川同学不穿童鞋”,可以叫他老川。

《黑神话:悟空》没有发行的这几年,紧紧看着预告片,老川就解读出了大量游戏内的文化植入内容。比如说,在终极预告片中出现的巨大白色尸身是什么?

我想大部分人和笔者一样是不知道的。而老川却能通过细节,给出他自己的分析,给出合理的猜测,虽然没有经过官方证实,但是却有理有据。

老川的这段解析视频长达20分钟,大家有兴趣可以到B站自行观看。国内对传统文化了解的游戏玩家不在少数,大家都在对游戏内的蛛丝马迹进行解读和分析,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细节被挖掘出来。

所以,制作组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将这么多传统文化藏在游戏中,是有其价值的,不仅给玩家带来了挖掘内容元素的乐趣,也通过游戏为载体,将传统文化用一种有意思的形式传播了出去,甚至是带到了海外。

结语:

其实《黑神话:悟空》将传统文化植入到游戏中,很多游戏都在做,很多游戏也都蕴藏着满满的文化内容,但是《黑神话:悟空》能如此亮眼的一个原因,是通过量变引发了质变。

它几乎用传统文化填满了整个游戏,而不是简单的在游戏中植入了传统文化,这才是能得到官媒力挺的原因。

0 阅读:262

阳波评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