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杀韩信这事儿,李世民本人是不认同的,而且是持批评态度的,李世民的价值观决定了他会善待功臣,包括像李靖这种军事能力和李世民同一个等量级的人物。
在如何对待功臣这件事情上,李世民第一次公开表达自己的价值观,是因为尉迟恭的一次鲁莽行为。
贞观六年(632年),李世民大宴群臣,尉迟恭也受邀参加。
谁知,尉迟恭到了宴会上,却发现有个不起眼的大臣,座位竟然排在他前面,顿时大怒,直接走到那名大臣面前吼道:“你有什么功劳?也配坐在我前面?”
旁边的任城王李道宗一看看情况不对,立即起身做起了老好人,跟尉迟恭解释宴会上的座位排序这么安排的缘由。
可尉迟恭的脾气实在是过于火爆,而且自认为是李唐一等功臣,就应该排在前面,所以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也不听李道宗的解释。
争执的过程中,尉迟恭干脆一拳砸在了李道宗的脸上,正好打中了眼部位置,李道宗一个踉跄摔在地上,顿时感觉一阵剧痛,随即双手捂着眼睛,痛苦无比。
被尉迟恭这种战场上练出来的猛人打了一拳,李道宗显然是伤的不轻,幸亏宴会上的人及时把他送去医治,不然这位宗室名将的一只眼睛可就瞎了。
图片来自电视剧《薛仁贵传奇》
事发后,李世民勃然大怒,好好的一场宴会就这样被尉迟恭给搅黄了,十分扫兴,在场的人也没有心情继续宴饮了。
这时,只见李世民对尉迟恭说道:
“朕读《汉书》的时候,看到那些追随汉高祖打天下的功臣,最后得以保全的很少,朕因此在心里常常责怪汉高祖。
所以朕登基以后,一直想着保全大唐的功臣,让他们得到善终,子孙得到平安,但今日看到你倚仗昔日的功劳,做了高官以后,却不断地触犯国法,朕才明白,像韩信、彭越这样的功臣被杀,并不完全是汉高祖的过失。
处理国家大事,最重要的就是赏罚分明,超出本分的恩宠,不能给得太多,朕希望你做好分内之事,严格约束自己,不要做出令自己追悔莫及的事情来。”
话音刚落,尉迟恭吓得汗流浃背,当场跪地请罪,从此以后,收敛了居功自傲、目空一切的行为。
事实上,李世民的这番话,透露出了他的价值观。
在李世民心里,他一直认为刘邦诛杀包括韩信在内的功臣这件事儿是不对的,因此在读《汉书》的时候,心里常常因此责怪汉高祖。
同样是打下江山的皇帝,现在轮到李世民坐江山了,他同样面对着一群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功臣,李世民决定做一件自己认为无比正确的事——善待功臣。
价值观是人的身上一种极其重要的东西,它无影无形,却时时刻刻支配着人的行为和做事动机。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在李世民看来,就是不正确的,也是无法接受的。
在这种价值观的支配下,李世民善待了那些曾经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那些为李唐江山立下赫赫功劳的人。
哪怕尉迟恭搅黄了宴会,李世民也没有动杀心。
图片来自电视剧《贞观之治》
多年以后,有人举报尉迟恭谋反,李世民没有像一些帝王那样,去猜忌功臣,而是找来尉迟恭,当面把事情讲清楚。
尉迟恭则当场脱下衣服,露出他身上那一道道各种形状的伤疤,那都是当年为李唐打天下的征战中受的伤。
露出伤疤后,尉迟恭愤然说道:“臣昔日追随陛下南征北战,历经上百场战斗,身上留下的都是刀伤、箭伤,如今天下安定了,陛下就要开始怀疑臣谋反了吗?”
李世民看到那些伤疤,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了当年他还是秦王时,和尉迟恭等一班老兄弟在战场上背靠背杀敌的情景,一想到那些画面,李世民不禁老泪纵横。
随即便让尉迟恭穿上衣服,接着好言安慰道:“朕从来没有怀疑过你,不然也不会把你叫来,亲自跟你说这些,卿何必如此恼怒呢?”
这番话也是李世民的价值观在作祟,他确实不忍心诛杀功臣。
此事要是换了刘邦会怎样?换了朱元璋又会怎样?
这俩狠人如果接到有人举报某个功臣谋反的话,他们断然不会把人找来,当面锣对面鼓地把话讲清楚,而是会在心里揣测这些功臣会不会谋反,最后产生猜忌,接着就开始想办法将其除掉。
所以,李世民的价值观决定了他的行为,也决定了他手下的功臣会得到保全。
因此我们会看到像侯君集这种哪怕是实锤了要谋反的功臣,李世民甚至为了保下侯君集的命,向大臣们求情,最后实在保不住了,还答应给侯君集留个后,保下了侯君集的妻子和一个儿子的性命。
第二个原因,李世民这个人有两副面孔。
一副是对待敌人的,一副是对待自己人的。
对待敌人的那一面,狠毒无比,哪怕是李建成这种亲兄弟,只要被纳入敌人的范畴,他会毫不犹豫地将其诛灭。
对待自己人的那一面,则是重情重义。
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也仅仅是20岁出头的年纪,正是热血少年的时候,那些追随他南征北战,再到玄武门事变,再到贞观之治的人,不仅曾经在战场上建立了同生共死的战友情,还在多年的工作相处中建立了更深厚的情谊。
皇帝也是人,也有情感,李世民也不例外。
对待这些功臣,他是有深厚感情的,所以看到尉迟恭脱衣服露出伤疤,他泪目了,发现侯君集谋反,他试图保下侯君集性命,这都是李世民重情重义的一面。
至于李靖,李世民对他却有更特殊情感。
当年,李渊起兵反隋时,被李靖发现,并且迅速赶去找隋炀帝报信,结果因天下大乱,道路阻塞,被困在长安。
李渊攻破长安后,本来打算杀了李靖的,是李世民求情,救了李靖一命,所以李世民对李靖有救命之恩。
后来李靖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跟随在李世民的身边出谋划策,参加作战,并且立下很多功劳的。
在李唐打江山的过程中,李靖实际指挥军队平定了南方,李世民登基后,李靖先是作为唐军统帅,指挥大军攻灭东突厥,替李世民洗刷了渭水之盟的耻辱,接着又率军攻灭吐谷浑,可谓功高盖世。
但李靖本人懂得急流勇退,身居高位,正当权势巅峰之时,却以身患疾病为由,退居二线,需要他打仗的时候,他又主动站出来统兵作战,这一点让李世民十分欣赏。
而李世民和李靖之间,其实已经超越了君臣。
图片来自电视剧《贞观之治》
李靖病重,走到生命尽头时,李世民同样也病重,但李世民却不顾自己重病,反而强撑着病体,前去探望李靖。
当看到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李靖时,李世民顿时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
只听李世民说道:“公乃朕平生故人,于国有劳,今疾若此,为公忧之。”
在李世民看来,李靖已经不单单只是个臣子,而是“故交”,看到昔日的故交已经命不久矣,李世民也难受,不禁流下了泪水。
这就是李世民重情重义的那副面孔。
至于网上很多人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之前,去探望李靖时,李靖因为年老,且患病在身,不能随行,李世民便以司马懿的故事来试探李靖,说司马懿年老病多,一样兢兢业业地工作。
但他没说完后半部分,就是司马懿70岁高龄发动高平陵政变,颠覆了曹魏江山。
此举被解读为李世民猜忌李靖,故意拿话试探他。
事实上,这个故事记载于《隋唐嘉话》,这本书是一本笔记小说集,虽然记载了很多历史故事,但并不是正史。
李世民拿司马懿的故事试探李靖这事儿,无论在《旧唐书》还是《新唐书》中都没有相关记载。
在正史中,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确实去探望李靖来着,但李靖听到皇帝陛下要亲征,明明自己年纪大了,而且身患疾病,却立即表示,如果陛下不嫌弃,自己的身体已经没有问题,随时都能追随陛下讨伐高句丽。
李靖并没有说什么年老多病,不能随军出征的话,李世民也没有拿司马懿的故事试探他。
最后是李世民看李靖年纪大了(毕竟和李渊是同龄人),实在不忍心再让他出征,所以没让他去。
从种种迹象来看,李世民对待自己人是重情重义的,他的价值观是反对兔死狗烹的那一套的。
所以,杀功臣这种事情对他来说,是严重违背自己价值观的,他做不到,他的情感也不允许他那样做。
东方
从李世民逼退父亲,杀了李建成李元吉李元昌等兄弟,直接或者间接杀了长子、5子6子7子、以及20来个侄儿的行为来看,对自己亲人都能下狠手,就不用说功臣了。庆幸的是功臣们大都比李世民年长,几乎都死在李世民的前面,也就不用被鸟尽弓藏了。天子无情,虽然我不认为他是个好儿子好父亲好兄弟,但对国家来说确实是个好皇帝
突突突
程大魔王经常偷奸耍滑,秦琼抱病,尉迟黑装疯卖傻,李靖又功高的不行,新生代又没有扛旗的,哪来的自信杀功臣
突突突 回复 12-12 10:54
所以,儒家代表一切,对吧,儒家认证比什么都重要,对儒家有利的事圣君,没利的是暴君,对吧。读书人怎么能这么无耻
突突突 回复 12-10 15:14
理论上是这样,但你知道人都是有思想的,不是傀儡,他们有家人,有家族,还有需要出人头地,家族需要壮大,毕竟不是只要梦想,其他全靠吃土吧。他们需升官发财,这些都和皇权挂钩,又存在天然冲突,李二执政期间,李承乾,高阳,房俊,等人频频造反。五姓七望,把持各大产业,时不时给李二来个豪华套餐,天灾是皇帝失德,陛下自诩明君,还是下个罪己诏吧,内在文臣不同德,武将不同心,外在皇权不出门,潘属国给个天可汗称号,每年搞点土特产,坐等李二发钱,可见李二,执政,统帅,方面的能力,唯一出彩的就是他能打仗了吧
用户10xxx13
刘邦还行啊,建国封了143个侯,就杀了俩造反的
大汉神帝 回复 11-22 23:12
韩信和陈豨,韩信还是吕后背着刘邦杀的
用户10xxx80
刘邦还是不错的,最残暴最家伙就是朱元璋,把功臣几乎杀尽
自由
所以他的历史地位这么高!
阿飞
因为李年轻啊
逍遥金秋
放屁,且臭不可闻。首先两者不是一回事,刘邦是开国之君,李世民你说破天他上面还有个李渊呢,刘邦对标的应该是李渊,李渊功臣杀得少么???刘文静杜伏威等的份量不比汉初异姓王差吧。还有说李世民不杀功臣的,那张亮李君羡是怎么死的???什么时候传言能作为证据的??养假子等同谋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