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十年光景,弹指一挥间。2014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刚刚起步,全年销量仅有7.48万台。那时候,谁能想到,这个市场会在短短十年内迎来爆炸式增长?2024年5月,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达到了95.5万辆,是2014年全年的12.7倍,同比增长33.3%,市场占有率达到39.5%。这增长速度,简直比坐火箭还快!
然而,别急着欢呼雀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背后,问题依然不少。首先,电池成本依然高昂。尽管铁锂和三元锂电池的材料价格有所下降,但整体来看,一套80度的铁锂电池包仍需约5万元,三元锂电池更贵。关键是,一辆新能源车只有电池还不够,还需要考虑白车身、电器件、内外饰件等其他部分,以及车企的人力、营销、研发成本。在这样的成本结构下,性能稍好点的电车,售价也仍处于较高的区间,未能普及到千家万户。
再来看基础设施,虽然中国公共充电桩已经达到300万个,看似充足,但充电设施的质量仍有待提升。多数充电桩的最大功率仅为120kW,在800v快充技术快速普及的今天,这意味着充40-50度电还需要20多分钟,仍显不便。试想一下,开车出门,结果找不到充电桩,或者充电时间太长,这体验真是让人头大。
此外,电动车的安全性问题也不容忽视。虽然统计数据显示,电动车的自燃率只是燃油车的1.54倍,看似不大。但考虑到电动车普遍较新,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这一问题是否会加剧,仍是一个未知数。毕竟,谁也不想开着车,突然“嘭”地一下变成火球。
说完了新能源车,再来看看燃油车。首先,使用成本居高不下。油价接近8元/升,日常油耗高,加上油路维护和发动机保养,使用成本居高不下。拿朋友的油车来说,日常的油耗在百公里13升左右,一年大约跑2万公里,这意味着仅加油费就高达两万元。再加上每年的油路维护和发动机保养,这样的支出让人望而却步。
其次,燃油车的配置和体验也比较落后。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都开始卷“空气悬挂”、“CDC电磁减震”,而燃油车还在搞那些老掉牙的东西。简单的辅助驾驶,都可以拆分成车道保持居中、定速巡航、车道偏离预警多个功能售卖,简直是坑爹。不仅如此,从驾驶体验上来说,燃油车也难以匹敌电车。电车几乎没有振动和噪音,加速过程迅速而平滑,完全没有汽油味,这些都是燃油车难以提供的舒适性。
那么,现在到底应该买“电车”还是“油车”呢?其实并不能只看市场的趋势,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购买最合适的车辆。如果你的长途出行很少,公里数极多,那当然选择电车更加合适。毕竟,相较油车来说,电车的经济性不止是高出一筹,跑得多的情况下,5-6年说不定就能省下一辆车了。反之,如果你的长途出行很多,更建议买燃油车或者混动/增程汽车,因为这些车型可以保证,不管遭遇什么的问题,都能够随时出发,不受充电的因素影响。
除此之外的用户,预算如果能到25万以上,更建议选择电车。因为到这个级别,安全性已经不是问题,也不用担忧自燃等风险,关键是配置还很高、智能化很给力——从综合体验来看,远胜于同级别的燃油车。预算要是低于15万,燃油车相对更稳定。因为我们之前提过,一辆电车的电池成本就占了大头,还要做白车身、元器件,还有营销成本、人力成本等。因为成本控制的艰难,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可能还是和油车存在差距,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
总而言之,汽车不仅仅是从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更是个人选择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所以,在选择之余不要被冷冰冰的数据所左右,多问问自己的内心——哪一种方式更是适合你。如此以来,才不会做出后悔的决定,能驾驶着爱车驰骋千里,让自己开心,不是吗?
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惊人的增长,但电池成本高、基础设施不足和安全性问题依然存在。同时,燃油车也面临高使用成本和配置落后的困境。消费者在选择车辆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预算做出合理选择。电车和油车各有优劣,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毕竟,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生活方式的体现。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心仪的座驾,享受驾驶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