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点击一下"关注”感谢支持!
各位小伙伴们!今天咱必须唠唠中国电影市场这档子事儿,那剧情跌宕起伏,比电影还精彩!
咱先把时光倒回前些年,那时候资本在电影圈可真是 “豪横” 得很!就拿购票端来说,微票儿、猫眼、淘票票这些平台开启了一场没有硝烟的 “烧钱大战”。一张原价 40 块的电影票,在资本的疯狂补贴下,硬生生被压到了三块八、九块九,那阵仗,就跟不要钱似的往观众怀里塞。我有个朋友,那阵子一周能去看三四回电影,用他的话说:“这电影票比坐公交还便宜,不去看都亏了!” 果不其然,大批增量观众就这么被低价吸引进了影院,中国电影票房跟坐了火箭似的,10 年时间从 20 亿一路狂飙到 400 亿,电影公司老板们走路都带风,仿佛千亿票房近在咫尺。
但好景不长,消费者可精明着,“谁便宜买谁”,根本没有对哪个购票 APP 建立起忠诚度。腾讯率先看透这事儿,2016 年壮士断腕,把微票儿卖给猫眼,这场大战才慢慢落下帷幕,低价票逐渐退出江湖,可观众心里 “电影票就该二十来块” 的想法却根深蒂固了。
资本可没闲着,转身就扎进电影制作领域 “搞事情”。那几年,IP 明星片泛滥成灾,啥是 IP 明星片?简单来说,就是搞个有点名气的 IP,拉上几个流量明星,再配上个所谓知名导演,一部电影就这么 “攒” 出来了。就说《钟馗伏魔》,当年我兴致勃勃拉着爸妈去看,想着有传统文化元素,爸妈准喜欢。结果?全程尴尬,爸妈看得直皱眉,我在影院里脚指头都快把鞋底抠穿了。还有《爸爸去哪儿 2》,这压根就是把综艺直接搬上大银幕,连个正经剧情都没有,可票房居然还挺高!那时候的观众迷信明星大导演,资本就抓住这点可劲儿薅羊毛,演员片酬也跟着涨到天上去了,一部 3 亿制作成本的电影,2 亿给了明星和导演,真正花在拍摄上的钱少得可怜,这能拍出啥好片?
电影营销这边也 “不甘示弱”,走上了 “歪路”。以前宣传电影,顶多就是影院、户外贴贴海报,报纸上吹一吹,花不了几个钱。后来互联网崛起,营销团队发现网上宣传那效果,杠杠的!于是乎,宣传投入从几百万一路飙升至上亿。但这钱花得值吗?有些电影为了博眼球,啥招都使。假观众在影院里哭天抹泪,拍小视频搞些观众看完电影吵架分手打拳背诗的桥段,还有捂豆瓣评分、把电影能看的 5 分钟全剪到预告片里的操作,简直把观众当猴耍。《地球最后的夜晚》就是典型例子,靠着跨年之吻的营销噱头,第一天票房两个多亿,可观众进去一看,啥玩意儿,文艺片太 “催眠”,第二天票房就断崖式下跌到 1000 万,第三天只剩 100 万,口碑反噬那叫一个严重。
看影院这边,服务意识简直 “欠费”。我有次去杭州的一个影院,想着提前到能挑个好座位,结果,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眼巴巴站着等开场。想买瓶水,好家伙,15 块一瓶的矿泉水,30 块一桶的爆米花,这价格,比抢钱还快!观影体验更是糟糕透顶,夏天不是热得要死就是空调冷得让人裹毯子,屏幕暗得得弓着身子往前凑才能看清细节,旁边要是再坐个脱鞋的,那味儿,简直了!去年年末在杭州西溪银泰城的博纳影院看《破地狱》,大冷天的,影院里居然没开空调,我穿着羽绒服都冻得直搓腿,问工作人员,他们还顾左右而言他,一会儿说不知道,一会儿说空调坏了还没修好,最后才承认规定只要不到零下就不开空调,这不是欺负观众老实!
咱从观众角度看看,权威媒体报道,中国现在的电影消费者平均一年观影两次,有 60% 的观众一年只进一次电影院,大多集中在春节和暑期。对他们来说,电影票价格敏感度极高,二十到三十元是他们心里的价位标杆。要是观影体验差、影片质量不行,立马就会被 “劝退”,转头等网络上线。网友 “爱看电影的小李” 就在评论里吐槽:“上次花了八十块看个烂片,气得我直接在网上给一星差评,以后买票可得慎重了!”
从行业角度而言,电影行业长期把电影单纯当成赚钱工具,忽视了其艺术与服务属性。制作方、影院、营销方各扫门前雪,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就像人民日报说的,电影应该是艺术品,也是商品,得为消费者提供好服务。
再放到市场竞争大环境里,如今电影面临的对手可不少。直播和短剧势头正猛,它们精准把握观众喜好,成本低、互动强,观众足不出户,花几块钱就能享受帅哥美女围着喊哥哥姐姐的快乐,电影要是还不提升竞争力,只能被 “拍在沙滩上”。
这一路看下来,中国电影市场仿佛一个生了病的巨人,表面风光,内里千疮百孔。不过,危机就是转机!电影人们得清醒了,要回归常识,把电影当成真正的商品,用心打磨内容,提升观影体验,尊重观众。
说到这儿,咱来几个讨论引子哈。大家觉得未来中国电影市场最该改进的是哪方面?是影片质量、影院服务,还是营销手段?要是你是导演,你会怎么拍出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另外,现在 AI 技术兴起,它能给电影行业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欢迎大家畅所欲言,一起为咱们中国电影的未来出谋划策,说不定哪天你的点子就出现在大银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