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赤壁怀古》,原来去错地方了

诗词小岛 2024-11-28 19:02:58

三国时期,在吴国有一位俊杰,24岁就当上将军,他还娶了小乔,人们称呼他为周郎。

34岁那年,联合蜀国的刘备,利用火攻,将曹操的水军杀得七零八落。

苏轼47岁那年,被贬黄州已过去两载,一天来到城外一段红色悬崖下,他想起著名的赤壁之战,联想到周瑜少年得意的情景,不禁感慨。

于是写下一首豪放壮阔的词,既表达了对周瑜的敬佩,也在末尾流露出一点消极。这首词就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他去的地方在今黄冈县内,并不是真正的赤壁之战遗址,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的那场战役,发生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的赤矶山。

但这并不妨碍他抒发情感,何况当时的景物又是那么契合历史和心境。

他看到那一片长江,江水滚滚,风浪不息。

浪花不断拍打着海岸,发出千万年来不断的怒吼。

这片浪花,见证了历史,埋葬多少尸骨。那些曾经盛极一时的英雄人物,也许有不少都埋葬在这里。

古今多少事,都在笑谈中。他们已死去,只留下历史,被人们传颂和铭记。

苏轼站在那里,幻想了赤壁之战是何等悲壮的一番景象。

尤其是那位指挥官,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在军营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这是多令人羡慕的情景!能建功立业,将凌云壮志实现,得到千古留名的机会。

但是想到自己,在比周瑜大十来岁的年纪,仍然壮志难酬,戴罪在身,不免失落。

纵然能消解自己的愁绪,也难应付忽然闪过的心痛。

因为那毕竟是心之所向,能去哪里,能做什么,如若实现,将会完全不同。

那不是安慰就可以平复的。

人生如梦,人生一闪而过。

人生,有几个年少时?少年不得意,就像人生不完整了一样。

在贬谪黄州期间,苏轼的思想变化很大,这点变化在同期其他作品中也能看出。

释然,往往是被动的。

苏轼这首词虽豪放,从最后却不难看出他的黯然神伤。这鲜明的对比,真是人比人最伤人。

不过这份多情善感也可以避开,因为他是苏轼,他能找到清欢的乐趣,能一蓑烟雨任平生。

作为后人,站在上帝视角看待历史,是完全“作弊”的。

正如《兰亭集序》所言: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

苏轼会因为周瑜的成功而自伤,后人也会因为他的才情羡慕不已。

既已成大山,那就不是凡人的目标。

对普通人来说,周瑜和苏轼都不需要羡慕。

只需要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遨游天地之间,就能享受自己简单的生活。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