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成三级中医医院电子病历水平较低,信息化建设难在哪?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5-04-03 11:35:54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谭琪欣)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查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数据发现,自2018年以来,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呈现逐年缓慢提高的趋势,2018年-2023年间,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类别)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平均等级提高了1.43级。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3月28日发布的2023年度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监测分析情况通报,2023年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共有746家参加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评价,达到5级及以上水平的32家(4.22%),达到6级水平的仅2家,分别为深圳市中医院、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总体来看,全国中医医院信息化支撑程度仍然不足,27.14%(206家)的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仍处在3级及以下,仅支持初级医疗决策。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难在哪?“相较于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难度不小。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医特色诊疗数据的标准化难度大、中医诊疗标准体系尚未建立、院内信息化推广阻力大以及中医和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匮乏等。”4月2日,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肖俊会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

肖俊会举例,中医诊疗以辨证施治为核心,涉及舌象、脉象、体质辨识等非结构化数据,传统电子病历系统难以直接适配。例如,将“弦脉”“滑脉”等脉象转化为可量化指标,需要通过开发专门智能设备,结合AI图像识别技术,才能实现四诊信息的结构化录入。

“此外,信息化系统或模块建设好以后,信息化的医疗管理闭环建设、高级医疗决策支持等,虽然强化了医疗质量管理,但也改变了中医临床一线的原有工作模式和习惯。传统中医的继承、流转,讲究少而精的作坊式看诊理念,且讲求师徒相授、口传心会,而新增加的中医类信息化系统,如中草药煎服的闭环管理、针灸的穴位管理以及一些中医决策知识的审定,易造成中医师的不理解,推广难免产生阻力。”

“信息化建设不是搭建一个系统就能完事,而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大工程。”肖俊会以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实践举例,中医医院要提高信息化水平,就要提前谋划布局,做好系统性变革的制度设计,同步推进运营决策管理系统、互联互通标准化、医疗集团信息一体化系统、安消一体化系统、智慧病房等建设工作。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