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是华盛顿某部门,被开掉的公务人员回来上班的场景,他们正排着队,有序地重返办公楼。
与此同时,裁员事件的始作俑者,马斯克则宣布,自己将在五月底辞职,回归企业经营。
紧接着,特朗普就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
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要突然启动紧急状态?
有人说是关税的原因,但从未听说过有国家为了关税,启动紧急状态的,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关税或许只是特朗普的托词,他动用紧急状态的深层原因,大概率是国内出了问题—— 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正在反击马斯克的裁员计划。

从1月20日,政府效率部开始工作,到五月底结束,期间不过130多天。这场号称要裁掉80%公务人员,为美国节约两万亿财政支出的行动,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两个月前,一个专门帮美国政府撰写各类经济报告的研究机构,收到了效率部下达的裁员60%的指标。
在视频会议上,部门负责人用几乎要哭出来的语调表示:“我也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我们中很多人随时会被炒掉,大家做好准备。”
但现在,他什么都不提了,一切又恢复了正常——每个人继续拿着20万的年薪,想去上班就去上班,不想上班就在家办公,只要每季度提交一份能证明美国经济增长的报告即可。

为了证明自己推动大裁员的合理性,马斯克曾多次引用这样一个例子,他说:“我们的公务人员,平均年薪只有20万美元,但他们中很多人的资产却高达2000万,其中必然存在严重的腐败。”
主持人不解道:如果有腐败,不该交给法院,让这些人坐牢吗?裁员简直太便宜他们了。
马斯克先是一愣,似乎没考虑过法律问题,然后附和道:“是的,我们会这么做,把腐败分子送入联邦监狱。”
真实情况是,至今仍未有任何一个公务人员,因贪污而受到法律的制裁。马斯克能做到的极限,仅仅是把他们裁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现在连这个最低目标也实现不了了,大规模的返聘已经开始。

马斯克的失败源于一个月前的一场白宫会议。记者们看到他,面色铁青地离开了白宫。
照理说,层级这么高的会议,其内容应该被严格保密才对,但不知为什么,马斯克前脚离开,后脚会议内容就被媒体爆了出来。除了参与会议的人中有“内鬼”,故意想整马斯克外,找不出其他合理的解释。
在会议上,以国务卿鲁比奥为首的各部门首脑,对马斯克展开了围攻,谴责他“手伸得太长了”,在媒体上肆意发表不利于他们部门的言论,不仅重创了政府的形象,让外界误以为他们全是腐败分子,还导致部门内部人心惶惶,无人安心工作。
他们总结说,马斯克创立效率部,本意是提高政府效率,可现实恰恰相反,大家都在磨洋工,反而拖慢了政府效率!马斯克必须对此负责,停止发表攻击公务部门的言论。
面对众口一词的指责,特朗普没有再支持马斯克,并说了一段很重的话,他强调:马斯克只有建议权,裁员的最终决定权在各部长手中!
不出意料,部长们收回裁员权后,第一时间就开始以各种理由,返聘被裁掉的公务人员,理由是“马斯克之前搞错了”。

有人给马斯克130多天的大裁员运动算了一笔账,结论是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成绩很差。
唯一拿得出手的成绩是,整部门的裁撤了“美国国际开发署”的两万名雇员,节省了500亿美元的开支。剩下的全是小打小闹,财政部裁几千,社保部撤销某个办公室,“最贪”的国防部,更是一个没裁。宣称至少为联邦政府节约1万亿的目标,最多完成了2000亿。
更令人感到绝望的是,即使全部门被裁的“国际开发署”,仍保留了十几名骨干,被转移到了鲁比奥麾下。
外界预计,等风头过了,鲁比奥就会换块牌子,让“国际开发署”重新营业,可能叫“国际部”或“对外联络处”,反正换汤不换药。
届时,留下的十几名骨干大手一挥,两万名老部下又会卷土重来。

前几天,马斯克说自己非常非常爱美国,死也要死在美国,否则犯不着与全体美国公务员为敌。
但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阻止他做正确的事儿,这股力量大到连特朗普都管不了。
究竟是什么呢?深层政府?犹太集团?华盛顿泥潭?华尔街寡头?
没人说得清。
这段时间,特斯拉的股价已跌了三分之一,马斯克个人财富损失近千亿,全球还掀起了抵制特斯拉的风潮,美国加州销量下降31%、欧洲43%,甚至在东大也减少了29%……
针对特斯拉的暴力事件也增多,刚开始是破坏充电桩,后来发展到烧车,现在是持枪扫射4S店。
马斯克谴责这些行为是“恐怖主义”,但截至目前没有任何一名“恐怖分子”被捕。美国警方在执法时,似乎患上了“选择性失明”——别忘了,他们也是美国公务员体系中的一员。
等到马斯克宣布辞职,特斯拉股价立刻大涨了5%,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100多年前的大清,年轻的光绪皇帝在一群激进的年轻人的簇拥下,在103天内下达了184道诏令,试图在极短时间内扭转清朝的危局,结果,“六君子”被拖到菜市口斩首,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死的死,逃的逃,大清失去了一次自救的机会。
100多年后的今天,马斯克想在130天内,裁掉美国80%的公务员,特朗普每天下达十几条行政命令,也是希望扭转美国的败局。
可惜,美国的“老佛爷”也不答应。
未来的历史或许会记载:西元2025年5月,特朗普与马斯克发起的“百日维新”终以失败收场。
作者: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