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晚六点多,著名诗词教育家、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教授叶嘉莹女士逝世,享年100岁,她的一生充满了颠沛流离和坎坷,却用自己的方式点亮了海内外无数学子的“心灯”,
叶嘉莹的一生,似乎“只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把“中国诗词之美,传播向世界”
有人曾问过她一个很犀利的问题:
“您讲的诗词很好听,可这对我们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
她的回答,不卑不亢,却自有风骨:
“你听了我的课,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古典诗词中凝聚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
她的一生,经历过无边无际的苦难,也有很多次几乎活不下去的瞬间,
关键时期都是诗词救了她,而她也用一生传播中国诗词,摆渡众人,
2024年7月6日,南开大学官方账号曾发视频,记录了叶嘉莹女士的100岁生日寄语,
上世纪70年代,叶嘉莹在哈佛燕京图书馆
是一份祝福,亦是她人生的写照:
“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不向人间怨不平,是她的心态,不管发生什么,她都淡然以待,换位思考,哪怕跌倒了,也会等到天亮了,助理醒了,工作时间才“打扰”,
可一次采访中,她却语气加急,公然“怒怼”了主持人和全国网友,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8年,叶嘉莹曾向南开大学捐款1857万元,
2019年又捐1711万元,累计捐款3568万元,
本是好事一桩,可在新闻记者在采访她时,她却没忍住“怼”起了记者和网友们,
当时因为她捐款,而被社会广泛关注,记者问叶嘉莹捐款时,是否曾想到会被网友们如此关注,她称:
“我本来也没有让她们公布,我捐了就是捐了,是校友会她们说出去的,”
也就是在捐款时,她不图虚名,本想默默捐款,却意外被公布出去,引发了热议,
而对于因她捐款而引发网友们的关注,她表示非常失望:“我觉得这些人(因为捐款而关注我)很无聊,这些人眼睛里面只有钱,我本来要跟你讲学问,但现在,看样子你对学问是没有兴趣的,”
很多不熟悉她的人,觉得面对摄像头,能如此直言不讳,该有多骄傲?可实际恰恰相反,她有骄傲的资本,却谦卑到了尘埃里!
她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会陌生,可说出她的成就,却让人肃然起敬,她在海外教中国古典文学创造了4个“最”,
她曾被授予“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的终身成就奖”,
她桃李满天下,学生也遍及世界各地,她曾任教的国外名校有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等世界名校,
也有北京大学、台湾大学、南开大学、
叶嘉莹于南开和研究生讨论
天津大学等数十所国内高校,
1979年叶嘉莹首次回国讲学,于北京大学校园留念
她是最早的一批大学生,1941年便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
此处做模板参考
当时的大学生录取率比4.8%还低,相当于20个人参加考试,只有1个人能录取,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她也是较早出国留学的人,于1955年,29岁的她到美国达密歇根州立大学英文系做研究生,同年9月转入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70年代,她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坚持回国教书,30年的时光都致力于把古诗词的美带给世界,
回溯她的一生,历经坎坷,却依然乐观,
她的一生是与诗词之间的“双向奔赴”,她复活了诗词,而诗词也拯救了她!
可对比这些成就,她却这样形容自己:
“我是教了一辈子书,一无所长,就是个教师”
而在另一次记者采访中,有记者向她求证,她有一次在外面上课挣钱,但是她先生(不上班不挣钱不做饭)打电话给她:“怎么还不回家做饭啊?”
她讲了这样一个事情,
“我先生的姐姐带着她的孩子到我们家里来,先生陪她们说话,我在厨房做菜做饭,前两年我90岁生日的时候,我的外甥就是先生姐姐的孩子他说我一直都不知道舅妈是大学的教授”,
为什么自己是教授,却甘愿“伺候”丈夫和其家人?为什么外甥直到她90岁,才知道她是大学的教授?
她的回答,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的淋漓尽致,
“因为我在他(我外甥)的面前,从来不摆我是一个大学教授,我从来不摆这个架子,
孩子小,(难道)跟孩子说,我可是大学教授!这么没见过世面!真是没出息的人,才当个教授(就)到处去宣传!是最没有出息的人才这么干!”
她曾经经历过什么?是怎么成为今天大家看到的样子的?
她是那个动荡年代难得的“幸运儿”,出生优渥,却也是“不幸”的一个,几经坎坷,幸好她找到了属于自己救赎,
1924年7月2日,叶嘉莹出生在北京察院胡同的一个书香门第,她是叶赫那拉的后裔,慈禧太后便是出自这一族,是真正的名门,
3岁的叶嘉莹(中间)小舅(左)大弟(右)
她的曾祖父是光绪二十年的进士,父亲叶廷元是北京大学英文系的优秀学生,母亲李玉洁也是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婚前是女子职业学校的老师,婚后则回归家庭,相夫教女,
长大后,她回忆起儿时在北京四合院的时光,院子里从来没有人大呼小叫,
不管是家人还是佣人,大家交流,都是轻声慢语、平心静气的,
小时候,父亲经常在夏夜带她认天上的星座,讲古诗词中的故事,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叶嘉莹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启蒙教育,
她三岁开始启蒙,背《论语》、读《四书》,背诗认字,几乎是摸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读得很杂,看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有些读不明白却依然很有共鸣,
到十岁时,她已经能够诵读经典诗歌,并与父母亲人谈诗论赋,
少女叶嘉莹
16岁还是少女时期的她,就做了一首《咏莲》,“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
从小就目睹各地逃难来北京的老百姓,甚至在冬天上学的路上,巷口拐个弯,就能看到饿死、冻死的难民尸体,横在眼前,
这样的经历,贯穿了她整个少女时光,她初中到高中的八年,也刚好是抗日战争的8年,
但当时正值乱世,“书香门第”也逃不脱战乱和颠沛流离,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
叶嘉莹刚过完13岁生日,刚好在放暑假,当时她身处长安街的家中,
就听见了炮火和日军胜利的消息,
她的父亲在她上小学时随国民政府南迁,从此失踪,母亲思念成疾,身体开始走下坡路,
一次去天津做手术,没曾想就成了见母亲的最后一面,自此天人永隔,
她妈妈死在了术后回北京的火车上,伤口感染,留下了刚满17岁的她和两个年幼的弟弟,
面对失去双亲的未来,两个幼年的弟弟,
她用诗抒发心中的悲痛,写了《哭母诗八首》,
她一辈子都忘不了给母亲送葬时,钉子钉在棺木上的声音,
为了生存,她只好带着两个年幼的弟弟,投奔伯父伯母,并在伯父伯母的资助下,于1941年,17岁的她,考上了北京辅仁大学,读自己喜欢的古典文学专业,师从诗词大师顾随教授,
1943年与顾随先生及同班同学在顾随先生家中合影。顾先生后右侧一是叶嘉莹。
1948年,24岁她与国民党海军职员赵钟荪结婚,
并随丈夫跟着部队去往台湾,
但因为立场问题,丈夫被捕入狱,她也因为丈夫的原因,丢掉了中学老师的工作,
当时女儿刚刚出生,丈夫又进了监狱,她自己一个人不得不寄人篱下,带着女儿睡在亲戚的走廊里,
那段日子,她常常在梦中浮现出“室迩人遐,杨柳多情偏怨别;雨余春暮,海棠憔悴不成春”的联语,心境之苦可见一斑,
她思念家乡,经常做梦,梦中她几次都回到了老家北平的四合院,可院子却门窗紧闭,怎么都进不去,她只能长久地徘徊于门外,
连台湾街头盛开的凤凰花,也会激起她的思乡之情,因为想到自己的故乡北京,是没有这种花的,“南台风物夏初时,昨宵明月动乡思。”
可生活再艰难,她都没放弃过希望,
当时她为了生计,上午在学校教三节课,下午再辗转到另一个学校,教三节课,晚上还要再跑夜校上课,一个女子,以这样的方式勉强维持家庭开支,可周围人却谁也没听过她一声抱怨,
上世纪50年代叶嘉莹在台湾任教时给学生讲课
三年时光一晃而逝,好不容易熬到了丈夫出狱,
满心欢喜地她,等来的却是已经性情大变的丈夫,
出狱的丈夫不再工作,一家人就靠叶嘉莹一个人教书过活,而不得志的丈夫,还开始有了暴力倾向,
叶嘉莹自传《红蕖留梦》中记载
经常把对生活的不满,撒在她身上,动不动就拳脚相向,这让叶嘉莹一度丧失热活下去的勇气,甚至想用自杀来远离痛苦的一切,
面对婚姻和生活的重重压力,
叶嘉莹将心中的愤懑和痛苦都倾注到了诗词中,用诗词慰藉心灵,在困境中找寻到了希望,
2017年,叶嘉莹先生在《朗读者》诉说自己的故事
她曾说:“诗词是我的生命,是我与古人对话的桥梁。”
1965年,41岁的叶嘉莹,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她被台大校长外派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当交换老师,随后又受到哈佛大学的邀请,成为该校的教授,
刚去时,她每天晚上抱着英文字典查到深夜,第二天一早,再起床给学生讲课。她说:“从那时起,我养成了每天夜里两三点钟睡觉的习惯。”
1997年,叶嘉莹在温哥华为幼儿讲古诗
并在60年代末,在温哥华定居,1974年随着大女儿结婚,她的生活似乎又重新明亮了起来,就在她以为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时,命运猝不及防给了她沉重的一击,
1976年,叶嘉莹的大女儿和女婿发生了车祸,双双殒命,52岁的叶嘉莹,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个打击让她心痛如绞,
足足10天没出门,自责是因为自己当时内心产生了“安逸”,想休息的想法,而被上天惩罚,
在国外的日子里,叶嘉莹用英文讲授中国古典诗词,她曾说:“我不求名利,只愿将诗词之美传递给更多人。”
叶嘉莹初抵天津,与南开大学的其他教师合影
她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学生们都被她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特有的授课风格吸引,
96岁的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寓所。 (韦承金 摄)
但她心中始终有一个遗憾,那就是在国外讲课用的是英语,
改革开放之初,叶嘉莹(前排右三)回国讲学。
无法淋漓尽致地传递中国诗词的美,所以她渴望回到中国,重回故乡,
在海外时,叶嘉莹为节省时间,常常一份三明治就是一餐,回国之后,她最常吃的是速冻水饺。(图源网络)
1979年,叶嘉莹的申请获批,于是她开始趁假期回国讲学,她的课堂不光有中国古诗词知识,更有她面对生活和困难的心态,她用独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大量学生,
叶嘉莹于南开大学专家楼灯下缝纫。
她在为她拍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中,
讲了一个故事:听说蓝鲸能够隔洋传音,哪怕相距几千公里,可他们的声音,也能穿透苍茫大海找到彼此。
2018年5月9日,叶嘉莹和徐晓莉在迦陵学舍合影
而她,就想做古诗词中的蓝鲸,
2016年9月10日教师节当天,南开大学幼儿园
唤醒更多人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她曾说过自己的一个愿望:“有生之年,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后学者”
1996年,叶嘉莹在天津为孩子们讲古诗。
如今她仙逝到了另一个世界,叶先生千古,也许叶先生是在另一个世界弘扬中国诗词的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