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遗像被拿掉,女儿梁再冰掌掴继母,梁思成的反应出人意料

莉子史说记 2025-01-13 16:12:44

林徽因遗像被拿掉,女儿梁再冰掌掴继母,梁思成的反应出人意料

1952年,建筑大师梁思成与林洙的婚事轰动了整个建筑界。这桩婚事不仅让亲朋好友反对,更让梁思成与儿女们断绝了来往。谁能想到,婚后的一天,林洙竟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将林徽因的遗像从客厅里拿掉了。这一举动激怒了继女梁再冰,她冲上前去,狠狠地给了林洙一记耳光。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冲突,梁思成的反应却令人意外。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隐情?

一、梁思成再婚风波

1962年初春的一天,北京建筑界流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61岁的梁思成要迎娶34岁的林洙。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建筑界掀起轩然大波。

梁思成的老友张奚若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赶到梁思成的家中。他们两人在书房里谈了整整一个下午,张奚若苦口婆心地劝说:"老梁啊,你想再娶我们都理解,但是林洙她......"话未说完,梁思成就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

消息传到清华建筑系,教师们私下议论纷纷。有人说:"林洙不过是个普通的编辑,怎么配得上梁先生?"也有人感叹:"这不是坏了我们建筑界的传统吗?"

最让人唏嘘的是,梁思成的几个弟妹联名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说道:"大哥,你若执意要娶林洙,我们就断绝来往!"梁思成看完信后,默默地将信放在书桌上,径直去了清华园。

金岳霖得知这个消息后,没有说一句话。他带着一瓶酒,独自来到西山林徽因的墓前。那一夜,西山月色朦胧,金岳霖就这样静静地坐在墓前,直到天明。

梁思成的儿女们更是激烈反对。女儿梁再冰带着弟弟梁从诫找到父亲,说:"爸爸,您若是觉得寂寞,我们可以轮流来陪您,但是请您不要娶林洙!"

梁家的老佣人陈妈还记得,那段日子里来劝说梁思成的人络绎不绝。每天都有人登门,有的是同事,有的是学生,甚至还有一些素未谋面的建筑界老前辈。

这些反对声中,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林徽因的母亲何太太。她专门从上海赶来北京,对梁思成说:"思成,你若是觉得孤单,我搬来跟你住也行啊!"

面对这么多的反对声,梁思成却出人意料地保持着沉默。他仍然每天按时去清华上课,仍然在建筑系的资料室里整理资料,仍然在周末时去看望林徽因的母亲。

直到1962年秋天的一个早晨,梁思成突然宣布要和林洙举行婚礼。婚礼定在清华大学的小礼堂,简单而朴素。当天,整个建筑系竟无一人出席,只有几个老佣人在帮忙张罗。

婚礼结束后,梁思成一家人便彻底与外界断绝了来往。他的弟妹们真的遵守诺言,再也没有踏进过梁家的门。他的好友张奚若也信守承诺,从此不再与他见面。就连他的儿女们,也搬出了家门,各自过起了独立的生活。

那些日子里,每当有人问起梁思成为何如此坚持时,他总是轻轻地说一句:"你们不会明白的。"然后便转身走开,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

二、林洙的身世与际遇

1948年的北京,20岁的林洙从云南千里迢迢来到这座古城求学。那时的她,还只是个成绩平平的普通学生,连心仪的大学都没能考上。

林洙的父亲是一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铁路工程师,与林徽因同是福建福州人,又都是建筑系出身。为了女儿的前程,他给昔日的同乡林徽因写了一封长信。没想到林徽因很快回信,答应照顾林洙。

每个周二和周五的下午,林徽因都亲自辅导林洙英语。即使在肺病最严重的时候,林徽因也坚持着这个约定。她时常留下林洙一起喝下午茶,让这个年轻女孩有机会参加她举办的文化沙龙。

在那个时代,能参加林徽因的下午茶会,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荣幸。钱钟书、沈从文、朱自清等文化名人常常出入其中。林洙就这样有幸见证了民国知识分子的风采。

1949年初,林徽因为了帮助这个困难的学生,托丈夫梁思成给林洙介绍了一份工作。她成为了程应铨的秘书,这位比她大九岁的清华助教很快就被她吸引。

程应铨是中央大学建筑系高材生,为人正直,在清华建筑系担任助教期间表现出色。当时的他,是林徽因和梁思成最得力的助手之一。

两人陷入热恋后,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程应铨的助教工资微薄,连一场体面的婚礼都办不起。林洙正准备典当首饰时,林徽因得知后立即拿出一本存折,说这是她和梁思成的共同财产,让林洙随意支配。

1950年,在林徽因和梁思成的主持下,林洙和程应铨举行了婚礼。林徽因还特意为林洙准备了一套新房必需的家具和用品,事无巨细地为这个视如己出的后辈操心。

婚后,林洙为程应铨生下一双儿女。1953年,她被调到清华建筑系中国建筑史编纂小组工作,开始与梁思成有了更多的工作接触。这一年,林徽因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

195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改变了林洙的人生轨迹。程应铨因为在北京城市规划问题上坚持保护古建筑的立场,被打成右派。林洙很快提出离婚,并带走了两个孩子。

即便在最艰难的岁月里,程应铨依然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他常常将不舍得吃的馒头切片,放在暖气片上烤热,等着孩子们放学后偷偷来拿。每当这时,林洙总会严厉地惩罚孩子。

1955年,林徽因离世。此后,林洙开始频繁出入梁家。当年那个在林徽因下午茶会上拘谨的年轻女孩,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女性。她开始主动接近梁思成,帮他整理资料,请教问题。

在众人眼里,这位昔日林徽因的学生,似乎想要取代自己的恩师。当梁思成决定迎娶林洙时,建筑系的老同事们纷纷表示不解。有人说,林洙只是想做"建筑界第一夫人",根本配不上梁思成。

三、两个家庭的矛盾激化

婚后的林洙搬进了梁家,这座充满了林徽因记忆的宅院。客厅正中央,一张林徽因的大幅遗像始终悬挂在那里,成为了这个家永恒的见证。

1963年春节前夕,梁再冰回到家中,发现母亲的遗像不见了。她立即质问林洙,得知是林洙将遗像收起来后,梁再冰怒不可遏,冲上前去,重重地给了林洙一记耳光。

这一耳光的声响,惊动了正在书房工作的梁思成。他赶来时,只见林洙捂着脸,梁再冰站在一旁泪流满面。这场冲突之后,梁再冰搬出了家门,再也不愿踏入这个伤心之地。

这件事在建筑界传开后,引起了更大的风波。清华建筑系的老教授们纷纷表态,有的甚至拒绝参加梁思成主持的学术会议。梁思成的挚友金岳霖,也开始疏远这位相交数十年的老友。

一次偶然的机会,金岳霖在校园里遇到梁思成。昔日无话不谈的两个人,这次却只是远远地打了个招呼。金岳霖转身离去时说了一句:"老梁,林徽因的画像应该永远挂在那里。"

更令人意外的是,林徽因的母亲何太太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原本每周都会来梁家探望的她,自从画像事件后,便很少露面了。有一次,何太太对邻居说:"那个家,已经不是我女儿的家了。"

建筑界的同仁们也开始集体抵制林洙。在一次建筑史资料整理会议上,当林洙走进会议室时,好几位老教授默默起身离开。有人甚至在背后说:"她不配参与林徽因先生的研究工作。"

1964年的一天,梁思成的学生们组织了一次座谈会,专门讨论林徽因对中国建筑史研究的贡献。林洙主动请缨要参加,却被婉拒了。理由是:"这次会议只邀请林先生生前的同事。"

面对这些明里暗里的抵制,梁思成始终保持沉默。他不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整理那些未完成的建筑史料。每当有人问起画像的事,他总是轻轻摇头,什么也不说。

直到有一天,一位老同事在路上遇到梁思成,忍不住问道:"老梁,你为什么不说句话呢?"梁思成停下脚步,看着远方说:"有些事,说与不说,都是一样的。"

这场风波持续了很久,甚至影响到了建筑系的工作。一些重要的古建筑测绘项目,因为参与人员的抵制而被迫延期。原本和睦的建筑系,也因此分成了两派:支持梁思成的,和同情林徽因的。

就连清华大学的校领导,也不得不出面调解。他们找到梁思成,希望他能够做出一些让步。但梁思成只说了一句话:"让时间来解决吧。"

这场纷争最终以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式暂时平息:林洙主动请求调离建筑系,去了图书馆工作。她说这是为了照顾年迈的梁思成,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是她的退让。

四、梁思成的两难抉择

在林洙调离建筑系后的日子里,梁思成的生活似乎回归了平静。每天清晨,他都会在书房的案头放一束白色的雏菊,这是林徽因最爱的花。这个习惯,他坚持了二十多年,从未间断。

1965年深秋的一天,清华大学的老校工找到林洙,说起一件往事。原来每年林徽因的忌日,梁思成都会独自一人去西山。在那里,他会坐上很久,有时还会轻声朗诵林徽因的诗作。就连那年寒冬大雪,他也准时前往。

这些年来,梁思成从未在人前提起过林徽因。但在整理建筑资料时,他总是特别仔细地保存着那些有林徽因笔迹的手稿。每当看到这些字迹,他就会停下工作,静静地坐上很久。

一次,一位年轻的助手不小心将一份林徽因的手稿弄皱了。梁思成发现后,立即放下所有工作,小心翼翼地将纸张展平,然后用玻璃板压好。他对助手说:"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资料,一定要好好保存。"

而对于林洙,梁思成却显得格外愧疚。每当林洙为他端来药时,他总是说一声"麻烦你了"。这句话,他对林徽因从来没说过。因为在他们夫妻之间,这些都是那么自然。

1966年春天,梁思成的身体每况愈下。林洙寸步不离地照顾着他,但梁思成却总是说:"你去休息吧,我一个人可以。"这时的他,经常望着窗外发呆,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有一天,梁再冰带着弟弟梁从诫来看望父亲。梁思成突然说道:"你们的母亲是个了不起的人。"这是他这些年来第一次在林洙面前提起林徽因。

一位老同事后来回忆说,有一次在深夜遇到梁思成独自在校园里散步。老同事问他:"你这些年过得还好吗?"梁思成回答说:"我欠林洙太多,也欠徽因太多。"

在梁思成晚年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我却有两个为我付出一切的人。这是我的幸运,也是我无法报答的。"

1967年冬天,梁思成的病情加重。在病榻前,他经常喊着林徽因的名字,而林洙就坐在一旁,默默地为他擦去额头的冷汗。

清华大学的老图书馆员说,那段时间经常看到林洙独自在图书馆翻看林徽因的著作和诗集。有一次,她竟坐在那里直到图书馆关门。那天晚上,她对图书馆员说:"我终于明白了一些事情。"

这期间,金岳霖破天荒地来医院看望梁思成。两位老友相对无言,最后金岳霖说了一句:"你没有辜负任何人。"梁思成听后,眼泪夺眶而出。

临终前的那段日子,梁思成让人把林徽因的遗像重新挂回了客厅。这一次,林洙亲自将画像挂好,还在画像前放了一束白色的雏菊。

五、生命的最后时光

1971年深冬,梁思成的病情突然恶化。林洙寸步不离地守在病房,日日夜夜为他擦拭身体、翻转身体,有时甚至整夜未眠。病房里,总能听到她轻声细语地询问:"您还有哪里不舒服吗?"

清华医院的老护士回忆说,那段时间经常看到林洙独自坐在走廊的长椅上,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梁思成的病情变化,以及医生的每一个医嘱。

有一天,梁再冰带着弟弟来医院。看到父亲消瘦的面容,兄妹俩泪如雨下。梁思成艰难地抬起手,指了指墙上挂着的林徽因遗像,说:"你们的母亲在看着我们。"这是他这些年来第一次在病房里提起林徽因。

春节前后,梁思成的身体稍有好转。他提出想回家看看,林洙立即张罗着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到家中,梁思成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人把书房里的资料整理好。他对林洙说:"这些都是中国建筑史的珍贵资料,一定要好好保存。"

1972年1月的一个清晨,北京下起了鹅毛大雪。梁思成坐在书房的躺椅上,望着窗外的雪景,突然对林洙说:"这些年,多亏有你。"林洙正要说话,却发现梁思成已经闭上了眼睛,永远地离开了。

梁思成走后,林洙开始全身心投入到整理他的遗稿工作中。她像一个虔诚的守护者,将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每一份手稿、每一张图纸都小心翼翼地保存。那些年,她几乎足不出户,日复一日地整理着这些珍贵的资料。

1975年,在林洙的努力下,《梁思成建筑文集》正式出版。让人惊讶的是,在文集的序言中,林洙特意写道:"这些成果,都凝聚着林徽因先生的心血。"

1980年,年过半百的林洙完成了一项重要工作:她将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的所有学术资料、书信、手稿全部整理成册,无偿捐赠给了清华大学图书馆。

捐赠仪式那天,梁再冰也来了。她走到林洙面前,轻轻说了声:"谢谢。"这是林徽因遗像事件后,她第一次对林洙说话。

林洙晚年时常说:"我这一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整理好梁先生和林先生的资料。"她将自己的后半生都奉献给了这项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94年,林洙在整理资料时突发疾病,被送往医院。在病榻上,她将一个厚厚的文件夹交给清华大学的老师,说:"这是我这些年整理的最后一批资料,请一定要交给图书馆保管好。"

三天后,林洙离世。在她的遗物中,人们发现了一本日记。最后一页写着:"我终其一生,也未能完全理解他们之间的感情,但我知道,我做了应该做的事。"

0 阅读:3
莉子史说记

莉子史说记

关注我,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