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降至个位数了!本轮疫情接近尾声了?

南方+客户端 2021-11-17 21:54:35

自10月17日陕西报告2例本土阳性病例以来,本轮疫情已持续一个月,累计确诊超千例,共波及21个省(区、市)。

连日来,多地陆续传来好消息。此前曾报告本土病例的内蒙古、甘肃、黑龙江哈尔滨等地全域降为低风险,多个省(区、市)已有效控制疫情。

11月7日,在黑河市一物资转运区,工作人员将生活物资包装车后发往社区。新华社记者 王松

11月16日,31个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降至个位数,为30天以来首次。同日,黑龙江实现本土零新增。

纵观此次本土疫情,其波及范围之广、传播速度之快,一度引发国人关注。多点散发、聚集性传播、境外输入……截至目前,本轮疫情有这些点值得我们关注。

疫情引发多条传播链

扩散速度快是共性

一个月前,陕西西安发现阳性病例。很快,病例所在的上海旅行团7人全部检测出核酸阳性。随后,宁夏、内蒙古、甘肃、贵州、河北、北京等多地陆续出现关联病例,以内蒙古额济纳旗为“风暴眼”的“旅行团疫情”传播链逐渐显现。

疫情下的达来呼布镇。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除了“旅行团疫情”,全国多地又陆续出现新的传播链,如黑龙江黑河疫情、江西上饶疫情、辽宁大连疫情、云南德宏疫情等。

应当看到,本轮疫情的多条传播链中,扩散速度快是其共同的特征。据界面新闻,“旅行团疫情”从发现到扩散至23地仅用了10天,远远超过此前的南京、莆田、郑州、哈尔滨疫情。

而黑龙江黑河疫情、辽宁大连疫情在短短10天内确诊均超过200例,可谓来势汹汹。值得留意的是,自今年7月以来,每个月都有确诊超百人的疫情暴发。

所幸,目前全国疫情整体趋于平稳。陕西、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湖北、湖南等地的疫情,基本都在一个潜伏期左右得到控制。

辽宁大连、四川成都等地的疫情也在逐渐好转。大连本轮疫情上升势头减缓,正在进入平稳期,总体风险可控。成都自14日零时至今无新增本土病例,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多地存在聚集性传播

这一地出现超级传播者

另一个值得留意的特点,为聚集性传播。

此前的“旅行团疫情”中,额济纳旗的桐楠阁餐厅,一度成为多地感染者交叉点。

多名确诊病例的轨迹通报中,都曾出现额济纳旗的桐楠阁餐厅。该餐厅已有5名工作人员确诊。 图源:北京日报

随后,北京、贵州、甘肃等地有确诊病例参与打牌、婚礼等聚集性活动,引发小范围的疫情传播。如北京昌平旅行团的1名患者曾于发病后邀朋友打牌,导致一起打牌的8人中5人确诊。

进入11月,部分校园内出现聚集性传播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河北省辛集市小章小学、河南省荥阳市洞林水岸小学、新密市外国语学校、周口市扶沟县实验中学以及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大学城接连有多名学生确诊。

2021年11月15日,辽宁大连,庄河大学城,志愿者在灌消毒液,准备进行全面消毒。图源人民视觉

其中,大连庄河市大学城目前累计报告77例确诊病例。根据流调信息,11月4日,大连庄河市首站定点冷库出现本土确诊病例。不久,食品公司员工确诊,之后又波及大学城食堂员工和高校学生。

总体来看,大连疫情存在单位聚集性、家庭聚集性和学校聚集性等现象。“本次疫情发病隐匿,大多数感染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14日,大连市疾控中心主任孙克在接受采访时说。

11月17日,大连开展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孙克特别指出,大连疫情聚集性的特点和超级传播者的出现,导致病例数快速增加。

其中,超级传播者或包括流调信息中的确诊病例3。据媒体报道,由病例3引发的传播链在短时间内快速延长,该病例为庄河市首站定点冷库员工,是病例1的密接者。

截至15日,与病例3在同一传播链上的共有26人,大多来自大连市甘井子区,还有部分感染者来自大连市金普新区、中山区,以及周边的瓦房店市等地。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均由境外输入引起!

何为预防“物传人”的“正确姿势”?

那么,此次本土疫情的源头究竟来自哪里?

11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本轮疫情由多个不关联的境外输入源头引起。他指出,自武汉疫情以来,国内发生了30余起本土的聚集性疫情,均由境外输入引起。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图源:中国网

再看国外,目前全球疫情形势又是如何?答案是——不容乐观。

上周,全球新增确诊病例340万例,是自9月底以来的最高值。其中,欧洲已经成为新的疫情“震中”。近两周以来,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新增死亡病例约一半都来自欧洲。

为此,原本奉行“与病毒共存”政策的欧洲,已有多国尝试重新实施防疫封控措施。

11月16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一家商店门口,警察检查顾客的新冠疫苗接种证明。新华社/路透

奥地利自15日起未接种疫苗者禁足,非必要不能外出。

在荷兰,当地从13日起恢复严格的限制措施。酒吧、餐馆和超市20时必须关门,非必要商业场所18时也必须停止营业。

图源新华社

在11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随着冬季来临,气温降低,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疫情的风险增加。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的防疫目标,确保疫情不出现规模性的输入和反弹,强化疫情防控。

“不少专家研判,今年冬春季的疫情防控形势较去年将更为复杂。”吴良有特别指出。

因此,尽管此次本土疫情正在走向好转,但综合国内外疫情形势来看,我们仍需提高警惕,坚持防疫不松懈。特别是近期多起快递或进口食品包装新冠检测呈阳性的情况,更是值得我们关注。

11月15日,在黑河市爱辉区,医务人员在“火眼”移动方舱实验室检测核酸标本。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前不久,内蒙古锡林郭勒、二连浩特曾通报,有市民购买的来自蒙古国商品核酸检测呈阳性。

同时,北京、辽宁阜新、黑龙江黑河、绥芬河、河北晋州等多地也发现,部分快递或进口食品包装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甚至还有网友接触涉疫包裹,导致健康码变黄。

11月10日,银川邮区中心工作人员在分拣车间进行消杀作业。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不过,快递或商品核酸呈阳性,并不代表一定会感染。

中疾控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曾表示,快递传播新冠病毒应该同时满足几个条件:第一,收运快递时被新冠病毒污染;第二,快递上的新冠病毒还存活;第三,接收快递时受新冠病毒污染。

目前,我国尚未发现通过快递传人的实例。相比“人传人”,“物传人”在传播中占比很低。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预防“物传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做好手部防护与手部清洁。

部分资料来自央视新闻、国家卫健委、北京日报客户端、澎湃新闻、丁香园、中国青年报、新华社等

【话题整合】辜继漫

【策划】胡良光 张西陆

1 阅读: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