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霞在新闻联播中播报大国佩剑歼-20战机新闻。(资料照片)
正如海霞所说:在新闻联播镜头前的每一个语气、每一个表情、每一个重音,是代表国家对每一个新闻事件具象的表达。走出节目播报的每时每刻,都要注意自身形象,“新闻国脸”是一辈子的形象和责任。
春节前后,媒体上披露了有关海霞的两条最新信息:告别新闻联播后担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播音员主持人管理中心副主任的海霞,在老家河南有了新身份:增补为河南省政协委员。一条是立春时节,传统村落保护推广大使海霞,邀大家走进北京与甘肃传统村落“看春天”。
“海霞现象”引发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闻现象:离开主持人岗位后可以做什么?在节目之外具有新闻公信力的“新闻国脸”,如何把影响力变成强大引领力?
做教官,带新秀。2024年5月以来,海霞带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30位播音员主持人,走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地,追寻先辈足迹,感悟“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她认为,年轻播音员主持人的成长中,红色教育大有可为。海霞作为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评委会专家组召集人,致力于发现带教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新秀。
做教育,带学生。被聘任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为母校学子深造播音主持专业提供支持。目前,相关大学启动新媒体慈善文化传播案例征集活动,讲好慈善故事,深化学术研究。
做公益,带乡村。海霞发起实施“石榴籽计划”公益行动,致力于在边疆、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惠及46万多名学前及中小学生。普通话+全媒体运营电商培训,累计培训3925课时、22092人,惠及疆、桂、藏等多地民族同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石榴籽计划”发起人海霞和少年儿童在一起。(资料照片)
在中国慈善联合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中,“石榴籽计划”发起人海霞,当选新一届副会长。2023年,海霞荣获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称号。2022年,“石榴籽计划”项目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18家单位和部门,推选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一百”先进典型。
做监察,带风气。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年初召开期间,中央纪委《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海霞文章《政治监督落细保障决策部署落地》。海霞于2018年获聘为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2024年续聘。
党的二十大以来,海霞多次参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组织的调研活动,深切体会到“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现实紧迫。海霞表示,对特约监察员这样一份重要的职责心怀敬畏,要以适当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向公众宣传介绍纪检监察领域的重要精神内涵。
做传播,引共鸣。为给强军主题宣传片《战神巡航台湾岛》普通话版本配音,海霞一连配了五个版本,每一个版本的音色、音调和语气都不一样。她说,根据台海形势发展变化,可以采用不同版本,传递解放军捍卫祖国统一的意志和能力!
“台湾同胞的祖根,500年前在福建,1300年前在固始。”河南省固始县是中原地区向闽台一带移民的肇始地和集中地。海霞主持的第十一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及“同宗同源 同心同向”主题中秋晚会,经河南卫视新媒体、大象新闻客户端同步直播后,引起台胞、侨胞的共情共鸣。
投身“文化中国行”短视频创作,海霞以二十四节气作为核心内容,与中国美术馆合作,研发“一节气认识一幅画”系列短视频,每个节气讲述一幅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经典画作。曾获中视协“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大会”短视频类最高奖。截至讲述第33幅画时,央视频和第三方平台累计播放量5911.93万次。海霞还与住建部社会帮扶司联合,开辟了“二十四节气里的传统村落”系列,单期最高播放量498.12万次。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中,不仅仅是新闻联播,其他新闻节目、其他新闻媒体,主持人队伍“新老交替”,一批主持人退居二线或离岗,一个现实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怎么用好“老”主持人?海霞的行动表明:他们会是全媒体生产传播的一支有生力量,为传统媒体在主流舆论新格局中生存、发展、突破做点事。
告别新闻联播后的海霞,所思、所为,可圈可点,为破解新闻节目主持人退居二线后干什么、怎么干等现实问题,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来源/中国妇女报(ID:fnb198410) 作者/ 申进科 人民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 责编/田园黄蝶、陈晓冰 审签/一帆 监制/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