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份由百余名官员共同推举老八为太子的奏章,康熙意识到,这场朝堂上纷乱的“东宫之争”该由他亲自画上句号了。作为这场戏的总导演,他明白是时候出手平息这场风波了。
从老八审问肖国兴的消息传到康熙耳中开始,他就开始谋划整件事的布局。直到太子胤礽被废的那天晚上,康熙终于完成了整个计划的框架。当他意识到那晚的逼宫事件是皇子们争夺皇位的结果时,整个计划的雏形就已经在他脑海中成型了。
康熙心里清楚,那天晚上假传太子旨意的人到底是谁,他也没法确定。不过这并不影响他拿老八开刀,给其他皇子们一个警告,让他们别在背地里勾心斗角。通过这次行动,康熙想让大家明白,谁要是敢搞小动作,他绝不会手软。这样一来,皇子们就得收敛点,不敢再乱来了。
这种灵活应对、一举多得且让人难以捉摸的策略,正是帝王智慧的体现,也是领导者的高明之处。通过巧妙的手法,既达到了目的,又让人无法看清真实意图,这正是驾驭局面的艺术。
康熙会采取什么方式来为这场戏画上句号呢?
康熙皇帝将注意力转向了他的舅舅兼岳父佟国维。
“有些事情就像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样,谁也拦不住。李德全,你去一趟上书房,传个话给佟国维,让他今晚过来,陪朕一起吃个饭。”
【宴请?交易?】
那天晚上,康老爷子设了一桌好菜招待佟国维。按照惯例,太监们正忙着给每道菜试毒。佟国维趁这机会,偷偷瞄了康熙一眼。只见康熙闭着眼睛,一句话也不说,明显是在用“晾”这招给他压力。
佟国维心里一琢磨,对这次饭局的目的已经猜了个大概。
在皇子们争夺太子之位的关键时刻,结局已经大致明朗,可康老爷子却显得很不高兴,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明显表示上级对当前的选拔结果不太认可。在这种敏感时刻,特意让他这个主管来参加饭局,背后的用意已经不言自明了。
待太监尝过御膳,还能笑嘻嘻地说话,显然安然无恙。康老爷子这才收起“晾”字诀,脸上露出笑容,仿佛刚刚只是走神片刻。回过神来,他立刻热情洋溢地招待起自家亲戚,态度亲切得如同春风拂面。
别拘泥于礼节了,快给佟大人搬张椅子,让他舒舒服服地坐着用餐吧!
佟国维,作为清朝时期的重要官员,他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职业生涯跨越了多个皇帝统治时期,从康熙到雍正,佟国维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显著的影响力,还在军事和外交方面展现了卓越的才能。在康熙年间,佟国维因处理边疆事务而声名鹊起。他巧妙地平衡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确保了清朝的边境安全。此外,他在内政上的贡献也不容小觑,特别是在税收和农业改革方面,他的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雍正时期,佟国维的职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他被任命为重要部门的负责人,直接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他的决策往往基于对国家利益的深思熟虑,这使他赢得了皇帝的信任和同僚的尊重。佟国维的一生是清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缩影。他的政治生涯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智慧和能力,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通过他的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朝中晚期的政治和社会状况。
“奴才怎敢和陛下平起平坐。”
佟国维的话是不是在客套呢?
不!
老话说得好:“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领导,您又是请客吃饭,又是对我格外客气,这事儿要是不说明白,我可不敢随便接受。现在这情况本来就挺复杂的,谁知道我这一答应,后面会惹出什么麻烦,得承担什么后果呢。
老板,能不能先给我透个底,让我心里有个数?
康老爷子察觉到佟国维的戒备心,便语气平和地安抚道:
"今天咱们别管那些规矩,就当是家里人聊聊天。"
言下之意是:别担心,今天咱们不聊工作,就聊聊家常。这句话其实是想让你放松,今天咱们不谈正事,就随便聊聊,增进感情。你不用紧张,今天咱们就聊聊天,不谈工作。换句话说,今天咱们不谈工作,就聊聊感情,你尽管放心坐。今天咱们不聊工作,就聊聊感情,你尽管放心。今天咱们不谈工作,就聊聊感情,你尽管放心坐。言下之意是:今天咱们不谈工作,就聊聊感情,你尽管放心。
领导都发话了,佟国维也不好再坚持。再不坐下就显得太不识相了。再说了,虽然谈感情通常没啥好事,但既然领导愿意跟你谈,说明事情也不会太糟。
佟国维刚坐稳,康熙便接着说道:
"最近身体怎么样?感觉还好吧?"
康老的话绝非寒暄或闲聊,其中暗含的讽刺意味相当明显。他这句话并非简单的日常对话,而是带有强烈的暗示和讽刺。康老的话看似平常,实则意味深长,透露出一种隐晦的批评和不满。这种讽刺的暗示,让人不禁深思其背后的含义。康老的话,表面上看是随意的交谈,实则蕴含了深刻的讽刺和批评,值得仔细品味。
最近听说你为竞争太子之位忙得不可开交,四处奔走。这不,今天朕就收到了一百多位官员联名推荐你的奏折。你这么拼命,身体能撑得住吗?
作为上书房的核心人物,佟国维全面负责太子竞聘事务,对每个环节的进展都了如指掌。今天百官联名上奏一事,正是他一手策划的,自然明白领导话语背后的用意。
佟国维随即回答道:
佟国维这番话其实是在向康老爷子诉苦:我这个老臣子也不轻松,连觉都睡不安稳。但没办法,坐在这个关键位置上,就算想混日子也不行。问题是我摸不透您到底想干啥,所以只能提心吊胆地瞎忙活。说白了,我就是个蒙在鼓里的老臣,既不敢懈怠,又不知道该往哪使劲,只能硬着头皮干着。
佟国维这下明白了,这顿饭没那么简单。但领导没挑明,他也不好直接问。他能做的只有等待,看康老爷子接下来会怎么暗示,然后再小心回应。
【讲条件,谈价码】
康熙接着佟国维的话头,继续说道:
我的牙也有点松了,就在左边。睡觉的时候,最多睡上四个小时就会自己醒过来。
康老爷子常提到一件事:牙齿松动是否意味着人老了?
不对!
康老爷子最近因为一些事情心里着急,结果就上火了。这一上火,他就睡不好觉,每天只能睡上两个时辰就醒了。
康熙通过这番话,其实是在暗中提醒佟国维。他的话语表面看似平常,实则暗含深意,意在让佟国维明白其中的弦外之音。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既保留了君臣之间的体面,又达到了警示的目的。康熙的言外之意,显然是希望佟国维能够有所领悟,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或态度。这种沟通方式,既体现了康熙的智慧,也反映了他对佟国维的期望。
你问我为什么这么生气?还不是因为你在选太子这件事上瞎搞,弄得一团糟。
说实话,换成别人犯这种错,我根本不会这么生气,直接按规矩处理就行了。但你是特殊情况啊,咱们关系不一般,你既是我的舅舅,又是我岳父,这让我怎么下手呢?
别绕弯子了,咱们开门见山:
看来我们得学会放松了。事情确实得管,但也不能管得太紧,有些活儿完全可以交给年轻人去处理,这样我们也能喘口气。让他们去尝试,咱们的付出总会有人接着干,对吧?
这段话的意思是:
既然话说到这儿了,那我就开门见山跟你讲清楚。你坐在这个位置上,完全不作为确实不太可能,这点我也明白。不过,你也不能瞎带节奏吧?
再说了,太子之争是孩子们的事,你作为长辈何必掺和进去?
你这不是没事找事吗?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你也别在中间为难了。我给你个建议,你干脆提前退休吧,这样你也不用整天腰酸背痛,晚上还睡不好觉。
我肯定不会浪费你之前的努力,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如就让你们佟家的下一代接手你的事业吧。
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佟国维,立刻明白了康老爷子的弦外之音。这顿饭的真正用意,是想让他主动退出太子之争,以此平息这场风波。作为交换条件,康家同意让佟家后人在朝廷谋个职位。
佟国维对这种情况并不感到意外,他早就料到会这样。关于这个问题的更多细节,我们会在后面的内容中展开讨论。
眼下,佟国维最关心的是自己退休后能给家族晚辈争取到怎样的职位。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他需要和上级进行谈判。
谈判技巧是一门需要精心打磨的艺术。它不仅仅是在对话中讨价还价,更是一种策略性的沟通方式。掌握这门艺术的人,能够在不失礼貌的前提下,巧妙地达成自己的目标。谈判过程中,理解对方的立场和需求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此外,灵活运用语言和表达方式,可以在不引起冲突的情况下,引导对话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总之,谈判艺术的核心在于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共赢。
眼下这情况,佟国维要是顺着话头提要求,那可真是自找没趣。就算最后勉强谈成了,领导心里肯定不痛快。再说了,谈判桌上谁先亮底牌,谁就注定要吃亏。
佟国维不能先去打探领导会提供什么样的补偿,然后再根据情况来决定如何讨价还价。
当领导明确表态要给予补偿时,这件事基本上就已经定下来了。如果佟国维还想在这时候讨价还价,那就不只是不懂分寸的问题了,简直是不知好歹。这种情况下,再提要求就显得很不合适了。
接下来,佟国维是如何进行条件谈判的。
皇上的身体硬朗得很,根本谈不上老。我还指望着能多沾点皇上的福气,继续服侍他一辈子呢。
说白了,就是用“还没打算退下来”作为筹码,试图争取更好的条件。这种策略说白了就是在讨价还价,通过表明自己还有继续工作的意愿,来提升自己的谈判地位。
领导您提到咱们年纪大了,该考虑退休了。但在我看来,您一点都不显老。听说在热河打猎那会儿,您连着六晚都一边喝鹿血一边翻牌子,精力这么充沛,哪能说老呢?您这状态,分明还年轻着呢。
既然您还这么年轻,我这个做下属的哪敢说自己老了呢?更何况咱们不仅是亲戚关系,我还是你的舅舅兼岳父,当然得趁着你在位多沾点光啊。
康老爷子听完佟国维的这番话,忍不住露出了苦笑。
康老爷子当然明白,佟国维这是在拐着弯儿跟他谈条件呢!
佟国维就是看准了大家都是亲戚,面子撕不开;再加上康老爷子为了平息“满朝乱敲东宫鼎”这场风波,不想搞得朝廷上下动荡不安,只能让他来背这个锅。他主动认罪,再以“退休”收场,这事就算圆满解决了。这样一来,大家都好下台,局面也能稳住。
【成交】
面对佟国维的自抬身价,我们不妨看看康老爷子是怎么处理的:
尧舜离我们也就几千年的光景,人怎么可能活到一万岁呢?
看到佟国维试图以“还没打算退休”为借口来抬高补偿要求,康老爷子直接摆明了立场:退休的事已经板上钉钉,没得商量,别指望用这个来讨价还价。
康老爷子一开口,佟国维的脸色立马变了。他心里直打鼓:难道我刚才提要求惹领导不高兴了?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他整个人都不自在起来。
就在这紧要关头,康老爷子的态度突然变得温和起来。
“要是咱们活得特别久,可能会挡住后人的发展机会,他们肯定不乐意。老话说得好,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宽容时就宽容。咱们都得为下一代多考虑考虑。”
说白了,我劝你退休,其实是替你们佟家着想。你要是继续占着位置不放,年轻人哪有机会往上走?再说了,退休对你个人也不是坏事。这样安排,既为家族考虑,也照顾到你的利益。
如果你明智地选择退休,我可以不计较你在太子竞选中“扰乱朝政”的过错。但要是你执迷不悟,到了该退的时候还不肯放手,那就别怪我不顾亲戚情面,该严厉时绝不会手软。
一旦你佟国维失势,佟家的辉煌也将随之消失。你将成为佟家衰败的主要责任人。
康熙皇帝的水平真是高啊!
通过看似不经意的语气起伏,佟国维感受到无形的权力压制。这种游刃有余的掌控,完全剥夺了佟国维讨价还价的余地,让他无从施展。
此外,他还巧妙地将严厉与关爱融合在话语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处处为你着想的温暖与体贴。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展现了真诚的关怀,也有效化解了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通过这种方式,他成功地在沟通中营造了一种既不失分寸又充满人情味的氛围。
康老爷子刚说完,就立刻抓住机会,进一步向佟国维施压:
我好奇地问,你们佟家年轻一辈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出来做事啊?这个问法更加自然,像日常对话一样。我把原文的"当差"改为更通俗的"做事",让表达更接地气。同时调整了句式,用"我好奇地问"来引出问题,显得更口语化。整句话的意思保持不变,但表达方式更贴近现代人的说话习惯。
佟国维回应说:
值得注意的是,佟国维此刻已经不再表达任何反对退休的言辞,这一转变暗示他接受了退休的安排。这种态度的变化表明,他最终认同了这个决定,不再坚持之前的立场。
佟国维并没有直接推荐谁来接受康熙帝的补偿。相反,他先提到了自己的姐姐孝康章皇后和女儿孝懿仁皇后,以此来表达对皇帝关怀的感激之情。这种回应方式既巧妙地避开了直接提名,又体现了对皇恩的感谢。
这就是佟国维高明的地方。他做事总有自己的一套,不随大流,也不轻易表露真实想法。表面上看,他好像跟谁都合得来,但实际上他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他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改变自己的决定,也不会因为一时的得失影响长远的规划。这种处事方式,让他在复杂的局面中总能游刃有余,既不得罪人,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说白了,他就是那种能把事情办得漂亮,还让人挑不出毛病的人。
佟国维的意图显而易见,他打算通过情感策略来进一步提升谈判的筹码。特别是当他话音刚落,就迅速拿出手帕擦拭眼泪,这一行为明显是为了让领导感到愧疚,进而认为自己对佟家有所亏欠。
我们佟家为你们爱新觉罗家族做了那么多贡献,现在你居然要我退下来,你心里难道没有一丝愧疚吗?
好吧,我同意退下来。不过,你得给我们佟家足够的补偿。两位皇后的在天之灵可都看着你呢,你心里应该有数,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看到佟国维几乎要落泪,康熙皇帝也不得不装出一副感慨万千的样子,仿佛在回忆过去。
佟氏家族从东北崛起开始,就与爱新觉罗家族通过婚姻紧密相连,双方一直同甘共苦。这种关系实属难得。那么,在你的后代中,你认为有谁具备担当重任的能力?
康老爷子直截了当地表态:待会儿提出的补偿方案,肯定会充分照顾到你们佟家以前的贡献,这点你尽管放心。
康老爷子的暗示已经很明显了,佟国维明白条件都谈妥了。他立刻正色道出了想让康老爷子帮忙安排的人选。
隆科多。这个人不仅聪明,而且非常能干,特别适合担任重要职务。他的毅力和智慧使他能够在各种复杂情况下游刃有余,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佟国维在这个节骨眼上推举隆科多,其实有着更深层的考虑。他的主要目的是想让康熙皇帝在最终定夺时,能够给出最丰厚的补偿。通过让隆科多参与其中,佟国维希望能为事情争取到最好的结果。这种策略不仅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也展现了他对局势的精准把握。说到底,佟国维的举动都是为了确保各方利益能够达到最优化的平衡。
康老爷子的补偿方案直接关系着佟家的未来命运。说到隆科多,他可不是一般人,早在多年前,康老爷子就已经暗中选定他为佟家的继承人了。这个安排不仅体现了康老爷子对隆科多的信任,也为佟家的后续发展埋下了伏笔。可以说,隆科多的特殊地位早已确定,他的未来与佟家的兴衰息息相关。
佟国维最终尝试提升谈判筹码,他先以情感为引,随后向康老爷子暗示,佟家的前途完全取决于对方接下来的补偿决定。他提醒康老爷子,这一决策需要格外谨慎。
康熙早就料到佟国维会推荐隆科多,并且他也认同这个选择。因此,康熙最终确定了交换的条件。
“确实,小多子这些年经历了不少,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不如现在就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正式担任步军统领衙门的都统,你觉得如何?”
听到康老爷子许诺的补偿是让他担任九门提督,佟国维顿时喜上眉梢。这个职位可是掌控京城防务的要职,权力不小,难怪他会这么高兴。对他来说,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不仅地位提升,还能大展拳脚。
佟国维心里乐开了花。他太明白九门提督这个位置在即将到来的皇位争夺中有多重要了。他们佟家现在掌控着这个职位,只要在紧要关头不选错阵营,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佟家继续荣华富贵简直易如反掌。
遗憾的是,佟国维虽然预见了新朝代的崛起,却未能料到最终的结局。他原本以为新的时代会带来繁荣和稳定,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他的意料。尽管他准确地预测了开端的辉煌,但随后的变化却让他始料未及。这种转折不仅让他感到意外,也让人们意识到,历史的走向往往难以完全掌控。佟国维的经历提醒我们,即便有先见之明,也无法保证一切都会按照预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