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建光伏,到底能不能搞?

光伏有深度 2024-11-26 13:08:52

千亩鱼塘建光伏,设备到场,村民不乐意了,什么情况?

据长天新闻报道,最近,一项进入江西省重大重点工程的千亩鱼塘光伏项目,在部分设备进场后,因受到当地村民的反对而不得不暂停推进。

据了解,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江西南昌红谷滩区下辖某村。项目于2022年12月份立项,进入省能源局优选库;2023年4月份,进入南昌市重大重点工程;2024年3月份,进入江西省重大重点工程。

据当地村民反映,该项目是由村委会与一家光伏公司签订合同,出租村里1000多亩鱼塘建光伏,却没有事先征得老百姓同意。如今光伏公司的设备已经入场了一部分。

然而,村委会对此予以否认。据村委会委员表示,早在2023年9月份,村里就召开了村民大会告知村民此事,“当时有26个村民代表参加,经过表决,18个村民同意,8个村民不同意,最终结果是同意建光伏。”

只是部分村民代表在今年十月份又反悔了。

目前,由于尚未获得三分之二的村民代表同意,该项目不得不停滞建设。在村里连成一片的鱼塘边和鱼塘里,都能看到事先摆放好的光伏设备。

那么大家是因为什么又反悔了呢?报道指出,大多数村民的顾虑集中在两点,一是租金分配,二是安全影响。

据村民介绍,早在十多年前,村委会就将这么多鱼塘承包给外面农业公司搞开发,村民没有得过一分钱,所以现在建光伏大家就有意见了。

原来,村委会在2013年与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以每年9万元租金的价格将1000多亩鱼塘租给该公司,用于渔业养殖。

对于老百姓提出之前的租金去向的事情,村委会则回应,钱都在村里的账上,镇上一直对资金进行监管。

至于安全方面,当地村民称,由于鱼塘旁边就是农田,他们担心在鱼塘上方建了光伏电站,农作物会受到影响。

建设光伏自然是不会对农田产生影响,但是老百姓对这方面的认知还比较落后,有顾虑也是正常的。

对此,该项目的承建方国能江西新能源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村民的担忧是多余的,项目已取得环评手续,所有相关批复手续都已齐全。只是尽管如此,村民还是不同意建光伏。

有法律界人士则表示,项目在立项之前,建设方就应进行风险评估,其中就包括告知老百姓有项目要落地。这样也会预留更多的时间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

为打破当前的僵局,当地计划再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由镇政府和村委会积极开展村民思想工作,尽快推动项目重启。

“难搞”的鱼塘光伏/渔光互补项目

其实,上述案例只是反映了鱼塘光伏/渔光互补项目推进中的一小部分阻碍。因为村里把鱼塘的养殖权承包给了外面的企业,并没涉及到本村渔业养殖户的补偿问题。

实际上,在许多渔光互补项目的开发过程中,由于项目涉及多方利益主体,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利益冲突。其中最典型的便是本村渔业养殖户的补偿问题。

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江苏的某个村镇今年引进了“渔光互补”的生态惠民工程。该工程规划在9千余亩的鱼塘上方铺设光伏板发电,鱼塘内投放鱼苗进行养殖,实现发电、养鱼两不误。投运后,预计村里年收入能多一番。

然而这样一件喜事却让一些村民“愁”上心头。

村里的宋大爷,自十多年前就从村委承租了20亩河塘,所处位置正是“渔光互补”工程的划定区域。如今政府拟对区域内的河塘统一征收,以便后续实施规模化建设。

但宋大爷的螃蟹才刚刚下网半年,还是小蟹苗,一般要养三年才能捞出来卖钱,这个损失怎么办呢?另外,因为宋大爷的河塘是租的村委的,部分村民就提出宋大爷收到的征收补偿款里,应该有一部分归村集体,由村里统一分配给全村的村民。那自己的损失不就更大了?

和宋大爷有同样疑虑的渔民们不在少数,尽管基层工作人员一直在做工作,大家还是半信半疑。在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前,大家都迟迟不愿签下补偿协议书。

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当地司法所最终只能邀请当地的法官来到村里直接和村民沟通,把应有的征收赔偿款一笔一笔算给村民看,青苗费、搬迁补助费、地上附着补偿款物……

同时,法官也明确了,以上这些补偿款是遵循谁投入谁所有的原则补偿给养殖户的,无需和村里分配。但是河塘还是属于村集体的,之后不论是用于养鱼养蟹还是光伏发电,土地上的未来收益还是属于村集体,还是属于全体村民的。

司法力量到基层,化解了征收补偿的矛盾,为该村渔光互补项目的推进扫清了不少阻碍。

不过到这还没完,不少渔业养殖户还对“如何在光伏板下进行渔业养殖?”“光伏板会不会影响水产的生长,影响养殖收益?”等有顾虑。

其实这些疑问自打我国“渔光互补”模式出现以来,一直都是热门话题。

有的说法是,光伏板可以避免阳光直射水面,有利于水面降温,促进渔业养殖;有的说法是,光伏板遮住阳光后,鱼塘中的光合作用效率会降低,养殖密度会减少;还有的说法是,光伏鱼塘里架设了大量立柱,不利于渔业捕捞。

究竟哪个说法更加准确呢?其实这与渔业养殖的具体种类和方式也有关系。

在养殖种类方面,对于虾类、青蟹、甲鱼、河蟹、黄颡鱼、沙塘鳢等最喜阴的养殖优品而言,光伏电板挡住了阳光降低水温,是最佳的选择。

曾受到央视怒赞的山东滨州一处盐田虾养殖区里,“渔光一体”项目光伏板采用25°倾斜角固定方式安装,既能达到最佳发电效果,又能为虾池遮光、降温,遮光后水温下降1-2度,为盐田虾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据了解,“渔光一体”池中的盐田虾较普通盐田虾晚成熟3-5天,肉质更加紧实、更加鲜美,更加受到消费者追捧。每年约有2000万尾盐田虾从这里游上全国食客的餐桌。

还有蟹。2023年,江苏扬州江都区武坚镇花庄村建成了15兆瓦的‘渔光互补’项目,上层用于光伏发电,下层用于养殖螃蟹。当地养殖户表示,“一开始,大家伙儿都担心光伏板会不会影响螃蟹生长,导致螃蟹减产。”养了以后就发现“真香”。

这是因为螃蟹成长中会几次蜕壳,夏季正是螃蟹最脆弱的时候,经不住烈日暴晒和鸟类袭击,而“渔光互补”项目正好弥补这一缺陷,且对螃蟹投喂、捕捞不产生影响。

据《光明日报》今年7月份报道,项目投运后村里的首批螃蟹养殖户,如今每亩净利润可达3000多元。

江苏无锡杨巷镇的大唐宜兴杨巷80MW渔光互补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也是在蟹塘上方铺设的光伏板,1400余亩的蟹塘,水上发电、水下养蟹。据当地农业农村局跟踪统计,光伏板遮光后,水温下降2摄氏度,既能起到遮阴效果,又能减少蟹疾病的发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光伏板下养殖的模式,还直接降低了当地农户养殖成本:蟹塘租金由光伏企业承担了一部分,农户的租金价格从原本1000元/亩降低至当前200元/亩。

与之类似的是在江西南昌松湖镇2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据了解,该项目由国家能源集团投资约2亿元建设。项目完工后,集团和当地的农户签订协议,把水面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返租给农户进行有机养殖。

村里首批参加“水上发电 ,水下养鱼”的养殖户,承包了400亩水面用于养殖草鱼、花白鲢、鲫鱼等。由于光伏板的布置,能有效减少鱼类夏季高温缺氧,还能抑制藻类繁殖,第一批投放的30多万尾鱼苗长势都很好。

这些实际案例表明,渔光互补项目通过光伏发电和遮阳措施的结合,有效帮助鱼虾降温,提供了更适宜的养殖环境。同时,养殖户需要付出的租金成本也会少一些。

至于渔业养殖模式,许多养户的共同顾虑是:怎么解决捕捞问题?

传统鱼塘在收获的季节,养户一般是采用拉网或者排水的方式将鱼类捕捞上来,而光伏鱼塘里架设了大量立柱,柱子之间的距离一般是5米,一亩大小的水域有约27根柱子,想在密密麻麻的柱子之间扯开大网捕捞就比较困难了,有没有更好的捕捞方式呢?

带着这个疑惑,盒子翻看了多个光伏鱼塘的成功案例,原来早在渔光一体模式设计之初,科研人员就给出了解决方案:

方案1:在光伏鱼塘建设时对原有的池塘进行改造,其中75%的面积放置光伏板,而剩余的25%的面积则被设计成深水区,用作鱼类喂食捕捞的区域。这样在捕捞时,光伏阵列所在的区域水就会先被排出,鱼群就集中到了深水区,然后进行捕捞。与传统“拉网-排水-再拉网”的方式相比,捕捞的时间会大大缩短,同时对鱼体本身的伤害也会降低。

方案2:在鱼塘里设置一个固定的撒料平台,平台周围空出一个数百平米的空间。在捕捞时,先用鱼饲料把鱼料吸引到散料平台,然后在采取拉网的方式进行捕捞。

方案3:采用水槽养鱼模式。在四川省西昌市西溪乡,就有一个这样的养鱼基地,在1100亩的水域中,75%铺设了光伏板,仅用25%的水域建立水槽来养鱼。在水槽养鱼的模式下,鱼的饲喂可采取更智能的机械化投喂方式,经过准确测算,一个水槽的鱼每天投喂四次,每次投喂50斤,投喂也更精准和均匀。水槽系统所需要的电力来源则全部由光伏发电系统供应。这一模式不仅巧妙地避免了光伏板导致的捕鱼不便利等问题,还有助于传统鱼塘进行设施化、智能化、规模化改造,实现“渔、电、环保”的大丰收。

说了这么多,鱼塘建光伏到底能不能干?当然是能干。尽管相较于传统的光伏开发模式,渔光互补项目开发中涉及的难点更多,也更细 ,但只要各方主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政策、明确各方权益、加强监管和协调,终究还是可以解决的。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大批项目已经建成并网,对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生态农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安徽合肥东100MW渔光互补项目

浙江温州泰瀚550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

(江苏兴化渔光互补项目)

(通威江苏南通如东10MW渔光互补项目)

0 阅读:117

光伏有深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