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你在干嘛?想必绝大部分人还在学校上学,但有的人已经当上了父母。
在当今社会,晚婚晚育已成为常态,早婚早育却是极少数现象。但某些家庭的选择仍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最近,一则视频引起了社会的热议:在广东惠州,一位20岁的年轻女孩成为了母亲,而她的婆婆,36岁的女士则荣升为奶奶。
这个故事开始于一个幸福的场景:新晋奶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她的喜悦,抱着新生的孙子,脸上洋溢着无法掩饰的骄傲。她的视频迅速走红,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和讨论。不过,背后的现实可能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光鲜”。这位36岁的新奶奶自豪地宣称,她的家族有着早婚早育的传统:她18岁结婚生子,而她的儿子也在18岁时迎来了自己的孩子。但这样的传统,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在网友们看来她的这份自豪,却是对教育的忽视,对未来的不负责任。
随着教育成本的不断攀升,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精心培养孩子,而不是增加孩子数量。在中国,家长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之高是众所周知的,他们宁愿投入巨大,为的就是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然而,在这个提倡早婚早育的家庭中,教育似乎并没有放在首位,网友们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针对她们家这一现象,网友们的评论尖锐而直接:①一家子凑不出一个本科;②生孩子挺积极,注意人口素质,凑不出专科;③36岁,人家在念博士,你在当奶奶,自己不好好上学,儿子也不好好培养,有什么高兴的,该为自己的无知去哭;
④只是贡献了人口数量,没贡献人口质量。
这些评论虽然尖酸,但也提出了教育对于个人未来的重要性。事实上,如果一个年轻人在十七八岁时还能够在校园中安心学习,他们将拥有更多机会去追求更高的学术成就,而不是早早步入婚姻与育儿的责任中。或许,这个家庭的经济实力很强大,网友们是“过分”替她担心了!当前的情况引发了一个更大的社会问题:未来这个孩子的命运将如何?18年后,他是否也将重复他的父母和祖辈的路?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教育显然没有被赋予足够的重视,那么,这个孩子的未来又怎能不让人担忧呢?
但是话说回来,面对这个家庭的选择,我们不禁要问:教育真的不重要吗?当一个家庭将早婚早育视为“荣耀”,我们又该如何去评价?其实,每个人的选择都值得尊重,但当这种选择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未来时,我们是否应该更加深思熟虑呢?如果家里确实不需要教育就可以立足于社会,那就当他人的评论是“废话”吧。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家庭的选择,也看到了社会大众对于教育的重视。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为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有机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不是被家庭的传统观念所束缚。在这个提倡学习的时代,我们应该理性看待早婚早育的选择,因为这些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