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13楼夜话|今天你“DeepSeek”了吗

纵览新闻 2025-02-19 07:00:53

【主持人:张丽霄】

最近,国产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火遍全网,它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便捷的操作,吸引了无数用户体验。它不仅能够高效处理文本、生成创意内容,还能回答千奇百怪的问题,几乎成了无所不能的“智能助手”。

今天我们的话题,正是这款备受瞩目的AI工具——DeepSeek!它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几位编辑结合自身的使用体验,和大家一起聊聊他们眼中的DeepSeek。

DeepSeek给了我意外的惊喜

雨水已至,空气中弥漫着早春特有的湿润温暖气息,作为一个园艺爱好者,一年中最期盼的春和景明、万花争俏的时节即将到来,兴奋之余,我随手问DeepSeek,春天赏花应该注意什么?这个最平常不过的问题得到的应该也是最普通的答案吧?但DeepSeek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篇逻辑清晰、内容实用、文采斐然的文章几秒钟之后出现在手机上,全文分为出门前的“情报侦察”、实用装备清单、街头赏花“冷知识”、做个文明赏花人和花后彩蛋五部分,从如何做攻略、何时出门到如何拍照、如何文明赏花,详尽又有趣地做了一篇赏花指南,它甚至还加入了如何使用识花APP,如何用花瓣拼图,如何花影CityWalk等新潮的内容,我尝试过其他AI,大多是对搜索内容进行简单拼凑,DeepSeek的智慧让人耳目一新。

之后我又与DeepSeek探讨过贺岁档票房分析、国际形势、科技发展路径、人际关系破解甚至哲学等复杂的问题,DeepSeek的回答不仅游刃有余,而且充满了人文关怀,似乎它并非一个科技产物,而是洞察人性的老者。

比起问题的答案,有时候我更爱看它深度思考的过程,当我让它在它和豆包之间选一个更好的AI时,它分析道,豆包和它擅长的地方不同,面对不同的情境,应给出用户更优的建议,但避免对竞争对手进行贬低,用户非要二选一可能是在测试AI的反应……

能把用户的心理分析到如此精准的地步,并且兼顾道德底线,其表现让人叹为观止,一句“朕乏了退下吧”的玩笑,也能让它迅速意识到用户可能需要一些宫廷式的幽默回答,其提供情绪价值的能力也让人惊讶。这样的共情和沟通能力,甚至已经超越了很多人类面对面的交流。

科技进步神速,其带来的便捷固然让人欣喜,但其出众的能力也让人隐隐有些担忧,该如何面对?我想能做的只有不断学习进步,跟上时代,这样才能更好地做AI的主人,让它更好地服务,而不是被它取代。

——秦建军

一场“三连冠”的对话后,AI闯入我的世界

此前,一直以为AI离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很远,直到那天,一场关于“三连冠”的对话后,AI硬生生地闯入了我的世界。

事情是这样的:在编辑一篇体育新闻报道时,我发现稿件使用了“连续第三次卫冕”的表述。我觉得如此表述不妥,并且认为“连续三次卫冕”更为妥当。二者表述哪个更正确?正当我在电脑上查找相关资料时,同事建议我试试DeepSeek。

“一个AI助手能懂这个?”我半信半疑地打开DeepSeek,输入了疑问。没想到,不到三秒钟,一个详尽的解答就跳了出来:“连续第三次卫冕”强调的是正在进行中的第三次卫冕,暗示着前两次已经成功;而“连续三次卫冕”则更侧重于已经完成的三次卫冕,是一个总结性的表述。

DeepSeek不仅给出了一个解答,而且还有一个颇具“人性”的分析过程。DeepSeek不到三秒给出的解答,一下子让我有了一种“工作可以走捷径”的感觉。

这场与DeepSeek的对话经历,改变了我对AI助手的看法。它不再是我印象中那个只会设置闹钟、播放音乐的“小玩意”。

在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个“工作助手”的同时,一个念头冲进心里:我们该如何与AI相处?它究竟是替代者还是助力者?

我甚至担心,随着AI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会不会有一天,它聪明能干到“自己能手,为人类丰衣足食”?会不会有一天,它“进化”到“走人类的路,让人类无路可走”?

或许,AI不是来抢我们饭碗的,而是来帮我们端好饭碗的。就像那个关于“三连冠”的问题,DeepSeek没有让我失去思考的能力,反而让我想了很多。这,大概就是科技的魅力所在吧。

——及晓佳

拥抱变化,保持行动

最近,一个叫作#DeepSeek谈情绪#的话题吸引了我,说是很多年轻人把DeepSeek当成了“电子心理咨询师”,出于好奇,我也赶快试了试。

在对话中,我把自己描述成了一个“奔四”的中年人,向DeepSeek倾诉了自己工作中的迷茫和生活中的烦恼。几轮对话下来,DeepSeek完整而缜密的思考过程、专业又包罗万象的回答给了我不少惊喜。

不过要说印象最深的,还要属一些沟通话术的运用。比如,DeepSeek的回答往往以语气词“嗯”开头,亲切又自然;第一人称的使用也让我感到自己是在和朋友,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人聊天,增强了信任感。它还会用简单的句子重复我刚提出的问题,表示自己有在认真听我讲话。这些沟通技巧的运用迅速拉近了我们的心理距离,也更容易产生共鸣。

再看DeepSeek给出的答案,不仅专业,情绪价值也直接拉满。当我说到教育子女的困惑时,它会说“我理解用户的处境”“原谅那个会疲惫的自己,你已经在做最重要的事”,温暖又治愈。

如果我的问题不够清楚具体,DeepSeek也会毫不留情地指出。这也让我不断反思并改变提问方式,以便更快获得想要的答案。只不过几轮对话后,对话框中常会出现“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的提示,体验感会受到一些影响。不过,对于一个刚叩响DeepSeek大门的新手来说,我期待着今后会收获更多惊喜。

从ChatGPT的大热到DeepSeek的爆火,人工智能在全球掀起了巨大浪潮。在感慨科技日新月异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AI确实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危机和挑战。有人生出了一丝担忧:我们会被取代吗?OpenAI的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强调,AI应当被视为一种辅助工具,而非人类的替代品。与其担忧自己是否会被取代,不如拥抱变化、主动出击,在保持独立思考的同时积极学习,努力提升自我。就像DeepSeek在对话中告诉我的——保持行动,答案会在过程中自然浮现。

——张凌敏

主持人:

DeepSeek的出现,不仅仅是又一个AI工具的诞生,它更像是一把打开未来的钥匙,将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深刻变革。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适应变化,学习新技能,探索新的可能性。同时,也要关注AI发展带来的社会影响,思考如何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