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愿不愿意,中国女排的新主帅都到了丑媳妇必须见公婆的时候了!
在等待中先扯一闲篇,聊聊菜鸟心中所认为的一名合格主教练应该具备的条件:
正所谓:慧眼识英雄,妙手造奇才!
这是主教练想要打造一支能够去攻城拔寨的强军必备的技能。
19岁的朱婷、26岁的颜妮、18岁的袁心玥、19岁的杨方旭、19岁的张常宁、19岁的龚翔宇……郎平指导用火眼金睛从茫茫人海中将这些璞玉一一识中、挖掘,并精心打造成才,组合成一支王者之师在里约奥运会上掀起青春风暴,成就了中国女排、成就了郎导、也成就了她们每一个人。
其实朱婷在17岁时曾入选中国女排国少队,并随队参加了2011年U18女排世锦赛,虽然队伍最终收获亚军,但朱婷本人的表现并没有掀起什么水花。可以说如果没有后面郎导的慧眼识珠、苦心精雕,这位百年一遇的奇才后来大概率无法展现出其全部才华。
刨除一切干扰因素,根据球员个人能力选用人;不看名气,谁行谁上,根据球员即时状态决定上场人员。
要在执教生涯中始终贯彻执行这一条非常难,即使如名帅亦不能避免落入自己主观意识的圈圈中。
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首场输给土耳其,赛后当郎导面对记者询问朱婷伤重用谁时霸气反问甩出那句“她不上、谁上?”时,就已经注定了最终兵败东京的结局。
一切以能力、状态为准,谁行谁上,决定了里约辉煌;只认定一人、她不上谁上?注定了东京悲剧。截然相反的结果证明无论是谁?只要不尊重客观事实,必将受其反噬。同时也说明,世界名帅也是肉体凡胎,是人就会犯错,就有走麦城的时候。
这无需多言,无论什么工作,只要想做出成果,就必须有务实的工匠精神。
主教练更像是一个事无巨细的大管家,队员日常训练要抠细,对对手的研究要细致,赛前准备工作要细……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提前把方方面面都想到、做到细致入微,才能在比赛中做到游刃有余。
如果以奥运会为最终结点,各种奥运项目就像是在打一场长达四年的大的战役,每个项目的主教练就是主导打这场战役的人。
首先必须有一个总体规划,其中套着无数个小计划,具体到每一场小的赛事、每一场比赛如何打?想收到什么样的效果?如何累积一点点小胜成就最后的大胜。
另外每一场具体比赛,考验的都是主帅解读比赛以及瞬间判断和及时变通的能力。双方队员在场上斗技斗勇,主帅则是在场边斗智。中国女排在巴黎奥运会上之所以止步四强,正是因为蔡斌指导输给了对面的主帅桑塔雷利。
既然球场如战场,则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打造一支纪律严明、无比团结的“铁军”,所谓“慈不掌兵”,因此作为球队主心骨的主教练绝对不能心慈手软,必须具备打造并管理一个优秀团队的能力。
上述这些条件,菜鸟认为是所有体育项目的主教练都应该具备的。如果是中国女排的主帅,则还要附加一条,最好具备超高的情商和讨喜的性格,如此非常有利于处理赛场外的杂事,可以减少中国女排被外界干扰。
虽然盖头还没有揭开,但盖头下的几个人都已是明晓,无论最后谁被选中,都很难达到大众的要求。但这已是没有办法的事,既然无法改变,那就不如接受,多点耐心,给当选者一些时间,期待他和中国女排一起成长,最终交上一份比较令人满意的答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