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法战争:宣光之战,若非此人,2000黑旗军死战能赢4000法军

雪莲果说历史 2024-09-28 03:47:23

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当援越桂军在东线与援越法军浴血奋战时,黑旗军和滇军也在西线与宣光法军进行激战。

北宁之役战败后,刘永福率黑旗军先是随桂军溃退至太原。二月二十五日(3月22日),法军追至太原,桂军不战而溃,刘永福遂率黑旗军退回兴化。三月中旬,又随滇军退出兴化。

1、黑旗军的困境

这次驰援北宁无功而返,给黑旗军带来了不少困难:

首先是人员和枪支有一定的损失,主要是在退却途中发生兵勇拖枪逃跑事件。二月二十日(3月17日),刘永福禀报徐延旭:“伏查此次职员所部各营弁勇多生畏惧,竟夹带十三、十七等响及二箍后膛洋枪、喼枪等逃走甚众。”

四月二十二日(5月16日),岑毓英也奏报清政府:

“嗣因北宁、太原相继失守,刘团溃退,军火军装失落颇多。”

等回到兴化,出发前的四千余人,已减员到三千七百余人,少了三百余人,将近十分之一。

其次是由于桂军溃败,原来由广西拨给黑旗军的饷需面临断绝来源的危险,黑旗军的军饷供给就更困难了。

三月二十日(4月15日),岑毓英奏报清政府:

“刘永福所部十二营,除由滇按月助银五千两外,其不足之饷,皆仰赖粤省由恩赏银十万两内发给开支。一月以来,道路梗阻,不能请领,军心涣散。”

黑旗军将士有相当时间靠食粥度日。

最后是刘永福与黄守忠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分裂在即。黑旗军随滇军退出兴化后,即一分为二,由刘永福率吴风典等二千余人驻守文盘州、大滩等地,黄守忠等则带一于六百余人防守河阳、宣光等地,而且刘永福还拒绝分给黄守忠部饷需。

闰五月十三日(7月5日),岑毓英奏报清政府:

“刘永福人虽骁勇,而智虑短浅,且赋性悭吝,刻薄寡恩,所部颊有怨望。即如黄守忠一股共一千六百余人,原归其部下,自三月以来,即未分给饷银。臣恐其散而为匪,又另发银二千两,借资羁縻。”

张之洞看到这份奏折后,有电向唐景崧了解事情的内幕,在这封信中,唐景崧知道张之洞不了解情况,因而只向他叙说了刘永福与黄守忠的矛盾的一些表面现象,却隐瞒了这些矛盾所以会不断加剧以至最终酿成分裂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唐景崧的挑拨离间所造成的。

黄守忠当初依附刘永福的时候,刘永福的势力还不很大,而且从一开始,黄守忠就保持了组织上和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性。但是,两人同心同德,并肩作战,率领3000黑旗军将士,克服种种困难挫折,力歼黄崇英、安邺、李扬才、李维业,两次打败波滑,在战火中结下了生死与共的深厚友谊。如果不是由于唐景崧在山西时对黄守忠的拉拢和挑拨,区区缺饷小事绝不会酿成两人的分裂。

可以说,自北宁溃败后,刘永福遇到十几年来未遇到过的困难,以至差点溃不成军。岑毓英指出:

“刘永福一军退回保胜后,军无固志,势将溃散。”

黑旗军能否继续维持下去和发挥作用,就要看清政府态度如何了。

2、黑旗军被纳入清军序列

七月初三日,法舰在马尾偷袭我福州舰队,清军损失惨重。七月初四日(8月24日),两广总督张之洞根据清政府提出的“战越牵敌”策,电奏强调“图越以用刘为实济”。七月初六日(26日),清政府毅然对法宣战。

在宣战诏书上,即宣布授予刘永福官职:

“刘永福虽抱忠怀,而越南昧于知人,未加拔耀。该员本系中国之人,即可收为我用,著以提督记名简放,并赏戴花翎,统率所部出奇制胜,将法人侵占越南各城,迅图恢复。”

清政府用这种异乎寻常的方式宣布刘永福和黑旗军的来归,本身就是对刘永福和黑旗军抗法业绩的高度评价和热情表彰。

八月初五日(9月23日),清政府有旨:

“刘永福部将黄守忠等打仗奋勇,著岑毓英传知该提督,于具折谢恩时,从优酌保官员,该督代奏候旨。”

清政府这次奖恤黑旗军大小将弁60员名,包括黑旗军中的各级将弁。这样,刘永福及黑旗军便被正式纳入抗法清军行列之中。

清政府对法宣战后,迭次指示岑毓英拨给黑旗军饷银军火,务使足用,传知刘永福赶紧督军前进。

岑毓英遵旨拨解三个月饷银共15000两并少量后膛枪和码子给黑旗军。八月初七日(9月25日),岑毓英乘小船下文盘州,途中先后传见刘永福、黄守忠、吴凤典,催令于初十日移营分道前进,由黄守忠、吴凤典各带三营从山路绕赴陆安州,出馆司关之后;刘永福带四营并滇军张世荣、谢有功等五营沿江直下,两路共约6000人,夹击馆司关;滇军覃修纲部则继进接应。

驻守馆司关只是一支法国小部队,得悉清军的大队来攻,知道众寡不敌,连夜将炮台营垒焚毁后撤回宣光。于是,跟踪前进的清军也进抵宣光城下。

3、宣光城的失陷

宣光城建在一座陡峭的山丘上,山脚下便是明江。宣光城堡是一个每面300米长的正方形,城堡前方,在一条已干涸的小河的对岸,有一座宝塔,法军将它作为前沿阵地,安设了一个哨所,用一条炮火不能及的深战壕沟通城堡与哨所的联系。

在明江上停泊着法军的舰艇,有战壕沟通江岸和城堡的联系。

显然,这是一个易守难攻的阵地。在北宁战败后,黑旗军分出黄守忠部驻守河阳、宣光等地。由于这时黄守忠部因败而溃,如上饷项匮乏,于是在宣光城做了一些过火的事情,引起越南官民的反感,个别越奸遂趁机勾结法军来袭取宣光。

五月二十日(6月13日),张树声向总理衙门转呈被派往越南侦探军情的外委陈廷威的报告,内称:

黄守忠以前者山西之失,因为越人进教者背君父而通寇仇,甘为内应;北宁之失,亦为越人临阵反戈以通法人;三次兴化伏兵,陷困法人,又为彼辈通漏消息,以致大功小就。黄守忠之怀恨在心者,盖已久矣。但屡为刘永福所诫,不能自逞。今者刘永福以自兴化失后,恐法人暗用乡导至宣光,猝由河阳一路捷径,袭攻保胜,故分黄守忠统兵一路,嘱其自当一面,拒守河阳以护保胜。黄守忠自从分兵之后,即统其全部以入宣光,严厉对待亲法的越南官民,即华人在此为商者,亦遭其残暴,略有余资,即行勒索。刘永福闻知,即命部下营官吴凤典前往劝止,亦不能从,随即回营禀知刘永福,亦无法可施也。

这就激化了矛盾,亲法的越南官员对黄守忠极端不满,遂去勾结法军来政打宣光,赶走黄守忠。关于黄守忠在宣光与法兵作战的经过,刘永福曾禀报岑毓英:

“探闻法人于四月下旬往攻宣光,经黄守忠击败,生擒法人二名。嗣因法人驶兵轮八艘,直抵宣光城外,黄守忠因城内受敌,恐难抵御,于初八日退扎距城六十里之山章地方驻守。”

法军司令米乐于1884年6月3日报告法国海军部攻占宣光的经过称:

位于明江的宣光城已落入我们手中,我于6月1日下午五时进入城中。该城曾由黑旗军及中国溃散的军队把守,敌人的抵抗力很薄弱,我仍派了两个营五艘炮舰从海陆两面进攻。宣光易守难攻,黄守忠却不能作一日守,将兵争重地拱手让敌,这就暴露他拥兵自重及战斗力下降的事实,从而影啊了今后的战斗。

在占领宣光后,法军留了多少兵驻守呢?

宣光解围后,波里也颁发的嘉奖令称:“在一个四面受围的小城里以六百之众与数倍之敌作战。”

从以后的整个作战经过来看,宣光法军对于清军的进攻是守多攻少,可见其人数也极有限。因此,我们倾向于认为宣光法军只有六七百人左右。

黑旗军没有大炮,枪械也不好,正如张之洞所说的:“刘无精械,洞解济颇多,或桂截,或冯截,或未到。”

而协同作战的滇军的武器装备也好不到哪里去,岑毓英曾报告清政府:

总数逾万的滇军大多使用前膛枪,后膛枪只有二千多杆,大炮则仅有南北洋大臣发来的格林炮和滇省仿造的开花铜炮数十位,皆不能击远。何况这些武器还不是全部拨给攻打宣光的滇军,所以,这两部分军队都不利于攻城。

守城的法军军事素质较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主要是坚守待援,只在条件有利时才偶尔出击。清军无奈,只得在宣光城外添扎营垒,四面围困,主要的是围点打援。但这样一来,入越滇军的主力就被几百法军牵制在宣光,无法与桂军会合与法军主力作战,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一个严重的失策。

4、进攻宣光城之战

关于黑旗军和滇军在到达宣光之初与法军援兵作战的情况,刘永福曾有过四次报告:

从八月下旬至十月初二日(11月1日),共作战十次。前三次的战况不详,只说:“法援兵至,三次来战,连获小胜,官军只阵亡哨长一名,勇丁三十余名。”

时间约在八月下旬至九月上旬之间。

九月中下旬作战五次:

十七日(11月4日),敌人从陆上来援宣光,遭到黑旗军和滇军的伏击,截杀及落水淹毙者不计其数外,生携法兵两名,解请讯办。十八日(5日),法军从水上来援,黑旗军和滇军拦阻不及,被对方冲入宣光助守。

二十一日(8日),法军又从水路来,遭到黑旗军和滇军伏击,砍获首级六颗,夺获木船三只。二十三日(10日),又擒敌四名,获船四只。二十五日(12日),黑旗军和滇军再次伏击从水路来援的法军,获船七只,杀毙生擒法匪1名,教匪11名外,还割取首级22颗,耳记十副。事后岑毓英赏给黑旗军银1000两。官军在此役中阵亡18人,带伤63人。

在这五次战斗中,关于杀伤法军的数目,除去用淹毙、杀毙等颇多虚词外,真正能生擒、斩首级、割取耳记者仅60人次,而清军的伤亡亦相当,可见战果不算很大。

十月初一(18日)、二日(19日),黑旗军出动了黄守忠、吴风典两部六营二千余人,加上滇军五营约二千五百人,与从水路来援宣光的法军作战两次,在法方的著述里,也提到了这两天的战斗,法人加尔新所撰《在侵略东京时期》一文,称法方在这两次战斗中仅出动“三艘强大的炮舰,六百名步兵”,而登陆夹击黑旗军和滇军的仅为法军两个中队,伤亡人数也只有33名。

黑旗军和滇军以超过4000之众,设伏阻击为数仅止六百余的法军援兵,既不能给敌兵以重大的杀伤,也不能阻止法军入援宣光。

为什么黑旗军和滇军在十月初二日的作战会失利呢?除了枪械不精、斗志衰退等原因外,也与刘永福和黄守忠的矛盾不断加深有关。

据唐景崧记称:

十月初二日的战败,刘永福主要归咎于黄守忠的作战不力,以至差点要把黄守忠抓起来。

十月初,唐景崧奉张之洞之命,率领景军四营从广西来到,协助黑旗军、滇军攻打宣光。中旬,唐景崧派600人赴中门总,协助黄守忠部防守。十一月初五日(21日),宣光法军出动偷袭驻守在同安总的吴凤典部。吴凤典刚刚率军来此驻扎,阵地尚未巩固,形势十分危急。刘永福闻讯,赶忙从连山总率兵来救。唐景崧部下营官谈敬德闻警,也率百余人往援,并约邻近的黄守忠同去,但遭到黄守忠的拒绝。

在刘永福、吴凤典、谈敬德的协同作战下,法军被击退了。

事后,清政府于十一月十五日奉慈禧太后懿旨:著发去内帑银5000两,赏给此次尤为出力兵勇。岑毓英将这笔赏银分赏给唐景崧各营2000两,刘永福各营1500两,滇军各营1500两。

十一月初九日(25日),滇军记名总兵丁槐率3000滇军赶到宣光城外。十八日(1885年1月3日),唐景崧与丁槐往会刘永福商议军事。

当时,岑毓英主张三支军队同扎左育截河打援,不必费力攻城。但因唐景崧和丁槐皆与刘永福有矛盾(当初黑旗军从山西退扎兴化时,曾与丁槐所率滇军共扎,从而产生了矛盾),感到难以共事,唐景崧遂上书岑毓英,提出三军不能共扎左育,岑毓英为唐景崧说动,改变了主意,于十一月二十日(5日)奏称:由丁槐和唐景崧两军扎营攻城,刘永福率黑旗军堵河截援。

后来,由于刘永福禀称:所部人少,恐难堵截。岑毓英又于二十八日(13日)派记名提督何秀林统带3600人,前往协助刘永福堵河截援。但何秀林率军到达宣光后,见滇军和景军攻城吃紧,遂移军助战,仍由黑旗军独任堵河。

这样兵分力单,就酿成日后攻城不克、堵河不住的失败结局。

5、悲壮的左育之战

黑旗军于十二月初六日(21日)移营往扎左育,担负堵河任务。开始,由于法军正集中全力在东线作战,意图再次击退援越桂军,因而无暇顾及宣光守军,更不能派出多少援军,所以,黑旗军只进行了一些小战斗:如十二月初十日(25日),刘永福报告:夺获法军小船一只,竹舟五只,杀贼十余人。十一日(26日),刘永福率黄守忠沿河堵截援贼,获竹舟二,板船一。

与此同时,担负攻城任务的滇军和景军,在缺乏攻城利器大炮的不利情况下,仍积极设法攻城。十二月初八日(23日),唐景崧与丁槐商议,由丁槐部主攻宣光南门,景军则攻东门以牵制法军。

十一日,清军如约攻城。

以后,清军逼近宣光城南西北三面而垒,仅东门一而临河,未能合围,但河为黑旗军扼阻,舟楫不通。法人用玻璃瓶子藏求救洋文,上插小旗,写“拾送端雄法国大营者赏二十元”。付水流下,为防河刘军拾得。

此后,滇军、粤军均据城外土岭,用枪俯击城中,毙敌甚众,瘗东门外。我军被城枪还击,日有伤亡。滇军、景军虽然杀敌心切,但运用的战术落后,以至连攻宣光多日,最后以损兵折将,毫无所得收场,不能不令人感叹!

与此同时,担负截击法军援兵的刘永福,于正月十六(3月2日)、十七(3日)两日率黑旗军在左育与来援法军展开激战。

黑旗军为何会遭到如此败挫呢?

刘永福主要归咎于黄守忠的作战不力。正月十八日(4日),他致函唐景崧:“怨守忠包抄不力,坐视不救,禀请彦帅参劾。”

刘永福是在敌强我弱的不利条件下组织左育之战的:

当时来攻的法军约有4000人,装备着新式洋枪洋炮;而刘永福直接指挥下的黑旗军仅只2000人,枪炮弹药都严重不足。在这种明显的劣势之下,仍使来犯的法军遭到近500人的重大伤亡,从而创下了黑旗军抗法业绩中最辉煌的一页,打出了黑旗军的军威,打得法国侵略者丧魂失魄。

清军虽然在宣光一役中没有取胜,但毕竟和法军作了决死战斗。因而,构成了抗法战争惨烈的一幕,是中法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来,大概由于援越桂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缘故,法军从西线后撤,岑毓英于二月闻曾向清政府报告:

滇军于正月二十三日(3月9日),收复缅旺府和清山、清水两县,二月二十日(4月5日)收复广威府,二十三(8日)、四(9日)等日收复不拔县,并在临洮等地大败法军。

战后,清政府给任宣光等地作战出力的将士加官晋爵。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3 阅读:61
雪莲果说历史

雪莲果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