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他自称太子,要争夺养父亿万家产,养父:拿200万走人!

史谭 2025-01-10 12:49:54

他家庭贫困,却被有钱人收养过上人人羡慕的幸福生活,养父更是把他当做继承人培养,可他又做了什么?逼得养父要用200万买断三十年父子情。

不情不愿的他找了媒体,自称“太子”要与养父的亲女儿争夺家产,而媒体的力量,是否能帮助他打赢这一场家产争夺战?

1985年,两岁的郑周一家因为家庭贫困已经在考虑将这个孩子送养,正巧在这时,事业稍有起色的郑直树回乡探亲,他听闻了郑周一家的困境。

恻隐之心被触动的他,也正好一直希望能有一个儿子。

两家一拍即合,就这样,郑周被养父郑直树为领回长沙,在众人的祝福声中,郑周正式成为了郑家的一员,取名“郑周”,寓意周全、圆满。

郑家夫妇对他疼爱有加,完全没有把这个收养的孩子看做外人。郑周也渐渐适应了新家的生活,他叫郑直树“爸爸”,叫罗晚云“妈妈”,一家人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

当时的夫妇俩没想到,自己收养来的儿子,竟然会一转身变成个白眼狼。

年少轻狂

随着郑周渐渐长大,步入初中阶段的他突然间变了个样子,也许是叛逆期,又或者某些心怀叵测之人的诱导。

那个乖巧的孩子仿佛在一夜之间凭空消失,他不学无术,狂妄自大,喜欢上了奢靡的生活。

郑直树担心郑周会从此变坏,开始控制给郑周的零花钱,没想到郑周勃然大怒,年仅十四岁就要求辍学进入郑直树所办的工厂。

郑直树对郑周的这一想法自然难以认同,但他心存侥幸,认为这或许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叛逆表现,终会过去。他将郑周安排在基层,希望他可以从点滴学习,成长为一个栋梁之才。

可郑周完全曲解了郑直树的良苦用心,他坚信郑直树是在故意轻视他。在他的认识里,自己是老板的孩子,理应从管理做起,怎么能当普通的工人呢,他对郑直树心生埋怨。

并且在工厂的日子里,也常常借老板之子的身份偷奸耍滑,借势压人。

有一次,郑周与一名壮实的工人发生争执。郑周恼羞成怒,出言不逊,结果被这名壮实的工人狠狠教训了一顿。带着满脸伤痕,郑周气冲冲地找到郑直树,要求开除那名工人并起诉他故意伤害。

可郑直树了解事情经过后,只是支付了医药费,并未进一步处罚工人。他还严厉批评了郑周的行为,要求他向工人道歉并改正态度。这一决定让郑周心生不满,他开始质疑养父的爱,认为自己在家中地位不如亲生姐姐。

此后,郑周开始故意与父亲作对,在公司里挑拨是非,破坏工作秩序。2014 年春天,父子俩再次因工作问题发生激烈争吵。郑周情绪失控,他指责养父并没有把自己当成真正的亲人。自己在养父的心里根本不如亲生的姐姐。他离家出走,誓要让养父看看自己的能耐。

“我是太子!”

三年过后,郑周因车辆违章回厂办理手续时,偶然间发现公司的法人不知何时竟已变更为姐姐郑夕。在他看来,这无疑是父亲将他彻底排除在家产继承之外的铁证,多年来压抑在心底的不满与怨恨瞬间如火山喷发般汹涌而出。

郑周怒不可遏地找到养父郑直树,歇斯底里地咆哮着,郑直树试图向郑周解释,法人变更只是出于公司运营的考虑,姐姐郑夕多年来在公司兢兢业业,对业务了如指掌,更适合担任这一职务。但此时的郑周已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任何解释,一场激烈的争吵就此爆发。

这场争吵过后,郑周与家人的关系彻底降至冰点。他觉得自己在这个家再无立足之地,再次选择了离家出走,并发誓一定要让养父为他的 “不公” 付出代价。而郑直树望着郑周离去的背影,痛心之余,也开始重新审视这段亲子关系。

2018年,郑周突然收到了养父郑直树寄来的律师函,函中明确表示要与他解除收养关系,并且愿意给予他200万作为补偿。看到律师函的那一刻,郑周只觉五雷轰顶,他不敢相信养父竟如此决绝。

愤怒与不甘交织在心头,他决定不再坐以待毙,一定要为自己争取所谓的 “应得权益”。于是,他找到了当地的节目组,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调解他与养父之间的这场激烈纠纷。

他对着镜头高喊,“我应该是太子!”要求与姐姐平分一半家产。

郑直树坐在对面,气得双手颤抖,他的声音因愤怒而变得沙哑,脸上写满了失望与痛心。

“太子”梦碎

经过漫长而激烈的调解,郑周虽满心不甘,但在法律与现实面前,也只能无奈接受养父的条件,拿着200万,离开这个生活了35 年的家。他的背影,写满了失落与悔恨。

而养父郑直树,虽守住了公司,护得了女儿周全,可眼神中却难掩疲惫与悲痛。35年的养育之情,一朝破碎,任谁心中都满是疮痍。

至于郑周,他习惯了奢靡的生活,人的欲望是没有底线的,200万又怎么够花,也许在多年以后,他会在走投无路时明白养父一家对他的号。

可那也晚了,时间无法抹去情感上的伤害,郑直树也不会再对他怜悯,郑周只会留下教训,告诫世人,莫让金钱蒙蔽了双眼,伤害那些真正爱你的人。

信息来源:

湖南卫视 -《寻情记-我不是“狼爸” 两百万恩情难买断》2018-09-17

0 阅读:2
史谭

史谭

讲述一段不一样的历史故事,从多角度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