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没得冠军就是“不行”就是“菜”;
某些网友竟然说全红婵没能力,得意忘形,甚至各种诋毁。
陈芋汐得了冠军就是“脏”分数得的“不正常”,还有不少网友表示陈芋汐这个分数来的假,都是让分得来的奖牌。
毕竟全红婵从出道到现在没有一次分数能有如此低的。
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猜测各种各样有人说全红婵很清楚如今陈芋汐年龄越来越大,如果再没得金牌,很有可能再也站不上个人金牌的领奖台。
这也算是一种内定的说法,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让”。
全红婵比陈芋汐小两岁,大家不要小看这两岁,完全就是质的改变,很有可能面临着未来直接终止的现状。
因此为了好朋友,也为了未来,全红婵不得不作出这样的让步。
很多网友都在表示全红婵很厉害,尤其是在控分方面还是“狠狠拿捏”毕竟她就算失误也没能压过这样的水花。
这一点引来了网友们的纷纷猜测。
到底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情况,毕竟我们不是当事人,谁也不清楚到底如何。
从最后颁奖典礼来看全红婵还是很渴望能够得到这次冠军,也有着不同的含义,这是全红婵成年后第一次参加公开比赛,引来了无数人的关注。
全红婵在网络上的热度大家都的有目共睹,毕竟是每一次出行都能引起大家各种关注的瞩目人物。
她的比赛成绩更是一张光鲜亮丽的名片,参加过两届奥运会比赛归来后仍然只有18岁,最重要的是她让我们一次次见证了什么是“水花消失术”。
几次比赛跳水成绩更是多次获得满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运动员或跳水教练尤其是国外运动员都认为看到全红婵后见识到一句“乌蒙山连着山外山”。
前有郭晶晶、陈若琳之后又有了全红婵。
以前认为还有希望,现在看起来似乎望其项背,诚然这次全红婵比赛成绩并没有如大家所期望的那样赢得冠军。
她自己在领奖台上对那块金牌也是比较期待的。
可惜全红婵在五跳其中一跳直接失利,导致成绩落后陈芋汐,
与此同时陈芋汐的成绩却十分稳定,最终赢得金牌。
当然不管是陈芋汐还是全红婵谁赢得比赛最终都是我们胜利
都是为祖国加油争光,都是我们所乐见其成的。
在赛后采访来看全红婵她还是比较理智,同时也对自己近期的情况给予了反思。
她表示这个成绩在她预料之内,尤其是最近的训练情况能够拿到这个银牌才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全红婵之所以有这样的预料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身体。
众所周知对于运动员来讲影响最大的就是“青春期”,可以说是多少运动员的噩梦,往往很多优秀的运动员都是在青春期这个关键时期遭到滑铁卢。
跳水冠军张家齐就是明显的例子。
张家齐的天赋和能力十分突出,可以说是个绝对的好苗子,最令人可惜的就是张家齐明明成绩摆在所有人面前,到最后依旧因为青春期的发育不得不退出比赛,到最后提前退役。
如今全红婵也在经历这样的痛苦。
大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如今全红婵“圆润”的样子,甚至比之前大出了一整个,要知道之前全红婵在大家心中的样子都是得娇小可爱的。
没想到如今竟然“粗壮”了很多,这一点最大的原因就是“她开始发育了”。
最明显的就是体重的增长,身体的变化,其实每个运动员在这个时期都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灰暗”,如今全红婵就处于这种情况下。
她自己也深受“青春期发育”的痛苦。
甚至还几次萌发要退出的打算,可见她本人如今因为青春期的原因带来的困扰。
包括教练陈若琳也十分关注全红婵如今的状态,现在可以说体重每增加一斤,就意味着体能等等各方面都需要加强,包括我们说的“压水花”。
60斤、80斤、100斤同样想要压出“消失术”这付出的代价是不同的,掌握技术和能力也是不同的。
最后看的结果相同,但是对成长的运动员来讲却不同。
从这一次全红婵露面状态看胖了不少,当然也和家庭基因有关,比如我们看全红婵一家基本上体重都保持在“胖乎”的状态下,那么此时全红婵是否也会遗传这种体重超标的结果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现在全红婵本身就受到青春期的各种烦恼,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大家的支持。
竞技比赛最重要的是公平公正,我们在关注全红婵的同时也不要忘记陈芋汐的优秀,她的努力也是日复一日拼搏而来。
当然如果没有全红婵,陈芋汐或许就是很多人心中的“全红婵”。
只不过大家总是习惯了看A,却忘记了B的努力,况且成绩的好坏并不是证明两个人谁的不行,两人之间的分数相当,只能说明都在努力都在拼搏,也在激励着彼此努力向上。
我们也相信这是她们用自己努力换来的成绩,无关乎某个人的避让。
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单纯发生在陈芋汐全红婵身上,例如乒乓球运动员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比如王曼昱、陈梦等人。
之前在比赛时王曼昱对战孙颖莎,王曼昱4-0战胜孙颖莎,按理说本身是对赢者的奖励,对失利者的鼓励,没想到当事人还没有出面说明,网友们却破防了!
原因就在于,大家心中孙颖莎不会取得这样的成绩,孙颖莎就应该战胜王曼昱。
能够打出4—0这样惨不忍睹的战绩,背后肯定是孙颖莎的“让球”。
毕竟在乒乓球比赛中这样的情况在过去也不是没有发生,为了能够让新生运动员出场受到关注,更为了能够“谋取流量”。
做出让球的决定不是不可能。
事实是否如此我们尚且不知,至少在观众们心中孙颖莎就是在“开后门”,为了能够让王曼昱被大家认可,被大家关注。
在大家心中孙颖莎就是受了委屈。
这块奖牌也必须属于孙颖莎,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王曼昱都在遭受各种“网络暴力”,谩骂、猜测、质疑纷纷泼到王曼昱身上。
甚至让大家怀疑王曼昱背后有多大的“势力”。
只是大家忘记“冠军不可能永远都是冠军,谁都有可能因为某一次例外,突然爆冷出局”;亚军也不是一辈子走不上冠军的讲台。
这背后只要有努力,只要会发生不可遇见的“意外”,都会造成不一样的结果。
在大家心中可能认为某某运动员一定是最终的赢家,却忘记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向前冲。
当初陈梦在赢得个人冠军后得到的不是大家的掌声,反而是大家的各种质疑。
有人怀疑陈梦在“硬逼对方”;也有人怀疑陈梦早已经和教练“串通好”就等着孙颖莎的“让球”,或主动认输。
事实真的如此吗?
为什么不可以是大家公平的竞争,却因为各自的原因,再加上彼此的努力赢得最终的结果呢?
就像这一次全红婵在比赛过程中第三跳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失误,或许在别人看起来还可以,但是在我们自己人眼里就像在“炸鱼”一般。
水花明显较大,失误更是显而易见。
可能在大家眼里这样的结果“是不现实的”“不可能的”,毕竟她从来没有这样的成绩。
从教练陈若琳的状态和面部表现来看,的确对全红婵这一成绩感到十分意外。
不管是从“哎呦”还是从皱眉苦笑,都能看出作为教练陈若琳的“意外”。
虽然对全红婵有着更多的期望,结果已成定局,或许也根据全红婵在背后的训练相结合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从这一次次比赛上来看竞技体育更多的还是公开透明,公正比赛,站到赛场上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个人,还有一个国家,还有背后的荣誉,还有这项比赛所传承的优良。
对运动员来讲,但凡能够站到领奖台上,或者比赛场上,他们的实力已经不需要我们多言。
我们也理解大家对每一名运动员都有着期望,他们是我们的偶像,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并不代表着他们永远会“稳坐钓鱼台”。
也不可能永远都是“第一名”。
状态、年龄、心态、成长期等等都在影响一名运动员的发挥。
我们更多的还是看到他们的努力和付出,看到他们为我们的祖国争光。
冠军的确很重要,但比冠军更重要的是友谊和能力。
的确全红婵没有在这次比赛中拿到金牌,并不代表着她失去下一场比赛赢得金牌的资格。
更要相信这对全红婵来讲也是一次历练,一次教训,未来等待她的挑战还有很多。
一次失败并不代表着未来没有机会,最重要的是磨练好自己,度过这段艰难的发育期,真正战胜内心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