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小美到大,不仅打破了童星容易“长残”的魔咒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女神,且演技更是日益精进,摘得众多主流奖项,甚至还拿下奥斯卡影后的桂冠。
相信无需更多介绍,已经有不少同学此刻已经猜出了她的名字——娜塔莉·波特曼。
在1994年的《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她年仅12岁便展示了惊人的演技。
此后,她又因在《星球大战》前传系列中扮演帕德梅·阿米达拉公主,并成功塑造了这个深入人心的角色,奠定了她在国际电影界的地位,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
2010年,娜塔莉·波特曼在《黑天鹅》中的精彩表现迎来了事业的巅峰时刻。
她不仅为了角色进行了极具挑战性的芭蕾舞训练,还完美地表达了角色内心的挣扎和疯狂,这一角色不仅让她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还获得了金球奖和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
多年来,女神的作品基本已经成了品质保证,当然,偶有例外,比如最近两年的《雷神》系列。
不过即便不小心拍了烂片,其自身的演技口碑也从未下滑,非常难能可贵。
在今年,这位多项荣誉加身的女神给大家带来了新的惊喜——首次进军小荧幕出演迷你剧《湖中女人》。
只是没想到,这次小荧幕首秀却口碑大扑,影评人&观众几乎全都不待见。
在截稿日前,该剧烂番茄新鲜度68%,爆米花指数仅有55%,而IMDb评分也仅有6,勉强及格。
这次女神为什么不灵了?
01
《湖中女人》的故事创作植根于发生在1969年巴尔的摩的两起失踪&死亡真实案件——受害者分别是一名11岁的犹太女孩和一名33岁的黑人女性。
正是这两起案件因为人种差异导致了一个“家喻户晓”另一个“无人问津”,激发了原著作者劳拉·李普曼(Laura Lippman)的创作欲,并于2019年出版了这部同名著作。
李普曼是巴尔的摩土生土长的居民,曾在《巴尔的摩太阳报》担任了十二年的记者。
1997年出道至今,发表了十部“黛丝探案”系列,以及三部独立作品,《湖中女人》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作品不但让她获得爱伦·坡、安东尼、夏姆斯、克莉丝蒂等推理大奖,还令其在罗曼史、主流文学圈均获得肯定,包括浪漫时代女性侦探成就奖、马里兰作家奖、首届巴尔的摩市文学奖等殊荣。
据她回忆,在年幼时曾在报纸上读到关于1969年失踪并最终被发现死亡的11岁女孩埃斯特·莱博维茨(Esther Lebowitz)的报道。
讽刺的是,直到李普曼开始在《太阳报》工作时,她才了解到黑人女性雪莉·帕克(Shirley Parker)的故事——她的尸体在上一起案件发生不久后被发现于一个湖中喷泉,而她在城市白人主流媒体中几乎没有受到报道。
“我从小就喜欢读报纸,但我却必须到报社工作参加新闻编辑们的巴尔的摩之旅后,才能了解到‘湖中的女士’的遭遇。”
她在巴尔的摩家中的采访里讲述了自己创作的初衷,“令我非常困惑的是,一个小女孩死了,大家都知道,而一名黑人女性死了,我们甚至没有官方的死亡原因。他们甚至没有将其定为凶杀案,到现在也不会对她的死亡做出任何决定。”
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该著作创作的初衷是因为这两起不同待遇的案件本身,然而,她并不想仅仅写出一部关于“记录这两起死亡”的小说。
“我不会联系那些可能与这些案件有联系的真实家庭,因为我不想给他们再次带来痛苦。”李普曼解释道:“然而现在有些犯罪播客却非常喜欢‘揭伤疤’,我真的很难接受。”
于是她决定以此为灵感,创作一本脱胎于此题的小说:“我决定以自省的态度,写一个关于白人女性利用黑人痛苦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故事”。
该著作出版后获得了各方面的赞誉,如今,由阿尔玛·哈勒(Alma Har'el)创作改编为七集的限制剧集,虽然保留了核心内容,但也呈现出了重大变化。
在《湖中女人》原著的故事中,双女主之一的麦迪,是一个绝对的“反英雄”人物的设定,在该部迷你剧集中,其形象显然“优化”,稍显可赎。
书中多样的叙述视角,在剧中则被简化为双女主,即麦迪和克莱奥之间的对话。
不过这一改动,也是不少人诟病的一大问题。
02
《湖中女人》设定在1966年的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围绕一位富裕的犹太家庭主妇麦迪·施瓦茨(娜塔莉·波特曼饰),以及另一位贫穷的黑人母亲克莱奥·约翰逊(摩西·英格拉姆饰)展开。
麦迪非常渴望摆脱单调的生活,实现成为记者的终极梦想。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克莱奥则努力养活孩子,希望摆脱贫困。
这两个原本并无交集可能的女性的命运,却在一起令人毛骨悚然的犯罪事件中交汇。
感恩节当天,在观看完游行后,一个名为泰西的小女孩在感恩节游行中神秘失踪,引发了社区的紧急行动。
被这一事件唤醒的麦迪决定深入调查,希望借此机会帮助自己通往实现成为记者的路。
而事实上,想要参与的麦迪甚至被排除在搜寻队之外,这让她感到异常愤怒。
终于,她的情绪被丈夫彻底引爆,一怒之下收好行囊“抛夫弃子”搬到了巴尔的摩的黑人社区“底层”。
随着调查的深入,麦迪发现了失踪女孩的尸体,从而不仅揭开了城市底层的黑暗面,也逐渐触及克莱奥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这个发现不仅加深了麦迪的新闻野心,也让她开始在《巴尔的摩太阳报》获得一席之地。
另一边的克莱奥则为了生存和照顾两个儿子,不得不在黑帮老大谢尔·戈登的俱乐部担任女招待,并参与非法赌博活动的记账工作。
她也尝试通过合法途径改善生活,如在百货商店做模特,并为一位黑人女参议员迈特尔·萨默做志愿者,希望能够得到一份正式的工作,但这一切并未如她所愿,甚至造成了悲剧的后果。
如今的麦迪在报社工作和住在“底层”的新生活中重新振作,当她接触到了克莱奥的死亡事件——她的尸体在麦迪发现泰西的同一个湖中被找到,并想以此继续将自己的职业生涯推上新的高度时,事情的发展显然未能如愿……
03
显然,在《湖中女人》的开头两分钟里,我们便得知一个主要角色已经死亡。
克莱奥被一个不知名的男子扔进湖中,直到她的身体消失在浑浊的湖水里——在她死亡的同时,通过旁白清晰地传达给观众,尽管她已经死去,但她将继续作为故事中的幽灵,指控那些曾经伤害她的人。
而她的这段旁白特别指向了另一位主角麦迪,并幽幽地说道:“你出现在我的故事结束时,却把它变成了你的开始。”
两位女主唯一的一次互动,是克莱奥在百货商店橱窗中以模特的身份出现在麦迪的视线之中。
她被装扮得如同一个精致的玩偶,似乎直接预示了麦迪整个剧集中的视角——她将克莱奥视为一个“完美的道具”,用以服务于自己的成功。
尽管这是她们唯一一次直接的互动,但通过旁白观众可以清楚地知道,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两个角色将以某种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
但遗憾的是,在之后的剧情发展中却没有如同预期般地呈现出应有的叙事。
麦迪和克莱奥的故事几乎全部通过克莱奥的旁白相互联系平行展开,而剧中的超现实主义片段融入剧情中,使得悬疑的气氛逐渐被掩埋。
该剧像两条不同风景的道路,在最后一小时虽然终于交汇,却发现已无风景可看。
麦迪和克莱奥的个人经历虽然有各自的精彩,但两条主要故事线的融合却不够流畅。
加上导演为了凸显其精心设计的场景和镜头中展现更多的艺术性塞入了太多细节,让人一直处于“信息量过载”的状态,导致迷离的困惑越来越多,却找不到扣人心弦的紧张感。
要知道原著的精华之处正是在于复杂的情节和情感的纠结,而在剧中这两点被刻意弱化从而只为了凸显“艺术表现力”。
或许新颖,但真的不怎么抓人。
虽然该剧最大的败笔在于叙事节奏,但好在仍旧保留了内核的优秀。
剧中的每个女性都在为自己的野心而战,并在社会的局限之外寻找自由,即使然麦迪的方式并不太可取。
虽然她们的种族、社会阶层各不相同,但却在争取新生活的过程中都面临着猖獗的厌女情绪,即使身处于如今的女性,也同样代入感十足。
比如,麦迪连卖掉自己的车都需要即将离婚的丈夫的签名,而克莱奥则不得不在她的黑帮老板手下压抑的生活。
可以说该剧所有的情感基调都是建立在“渴望突破由父权社会所创造的束缚”之上。
某种程度而言,《湖中女人》还是民权时代巴尔的摩的缩影。
不仅描绘了种族偏见、性别压迫的双重压榨,并通过麦迪的无情和对周围人的生活体验的盲目性,探讨了如何在被压迫的同时,也可能成为压迫者。
虽然该剧上线后有外媒资深影评人嘲讽道“该剧的故事悬疑点还没有‘为什么娜塔莉·波特曼会选择这部戏’大”,但我想,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反抗+反思的内核,才让女神选择出演这么一个“遭人厌”的角色。
事实上,作为该剧的女主之一,娜塔莉·波特曼从一开始就参与了这个项目——她还担任了执行制片人。
无论《湖中女人》最终呈现的故事是否令你满意,但至少这个选择体现了女神不断拓展演艺边界的决心。
而我也由衷地期待她未来的职业生涯,为观众带来更多的精彩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