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方不败
“艺术是我们的枪,舞台是我们的战场。”
12岁参军、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后来,她在文艺战线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然而96岁的她,却是一生清贫、住着破旧老房子。
01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国家特别颁发了“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而96岁被抬着进入人民大会堂的田华。
赫然是这份至高荣誉的获得者之一。
虽然走起路来已经步履蹒跚、颤颤巍巍。
但田华老师的身上依旧有那股英姿飒爽之气。
在台上两次敬礼、致敬的她引得无数人民群众落泪。
对于田华能得到这份至高荣誉,外界都由衷替她感到高兴。
毕竟这对田华老师来说,的确是“来之不易”。
这位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表演艺术家,见证了中国的“风雨征程”。
更是无数后辈心中当之无愧的“楷模”、“榜样”。
今年年初的百花迎春晚会上,96岁高龄的田华低调亮相。
彼时行动不便的她坐在轮椅上,被“后生”吴磊推着。
看到这样一幕,不由自主就想到了“传承”这二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是晚年的田华最欣赏、也为之奋斗的一句话。
将大部分精力从前台转到幕后,创办“田华艺术学校”。
将自己的满腔热血拿出来,只为青年人的成长成才。
“躬身为桥,立身为梯”,这是田华一直秉持的“原则”。
除了将自己全身心奉献在艺术学校,她更请来无数知名老艺术家。
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
在这样孜孜不倦的教诲下,一批批优秀青年演员脱颖而出。
众所周知,在娱乐圈“来钱最快”的方式并不是演戏。
而是拍广告、上综艺,赚这些所谓的“快钱”。
一些“德艺双馨”的老戏骨也曾经受不住“诱惑”,搞得“晚节不保”。
但田华,对此却“嗤之以鼻”。
不管是什么样的公司和厂家找上门来,田华都只有一个态度。
不管广告商再有诚意甚至“三顾茅庐”,田华自始至终都是一句话。
“我是人民的演员,我要为人民服务,不属于我的绝对不能要。”
长此以往20多年,圈内每一个人都知道“田华不接广告。”
田华的这句“人民的演员”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她几乎是用自己的一生,来“验证”这句话的“含金量”。
021928年的某天,田华在河北省的某个贫困村庄“呱呱坠地”。
祖祖辈辈,她的家族被打上的都是“贫农”标签。
到了她父亲那一辈,自然也是毫无例外。
而田华也并不是她的本名,她最初叫“刘天花”。
因为出生那年,村子里很多人都染上了天花。
父亲为了让她平平安安,取此名给她抵挡灾难。
其实最初,家里的日子虽然贫困但还是能度日的。
直到田华9岁那年,母亲因病离开人世。
本就穷的“叮当响”的父亲,更是“一毛不拔”。
母亲不在之后,全家的一日三餐就落在了刘天花肩膀上。
小小年纪的她为了让家人能吃得稍微多一点,无所不用其极。
地里的野菜、树上的果子、河里的小鱼,全是她的“盘中餐”。
尽管如此,“食不饱腹”依旧是他们家的常态。
直到12岁那年,她的人生出现了转机。
那一年,八路军经过了她的家乡并有了短暂停留。
给他们放哨、在一日日地接触中了解他们存在的意义。
虽然当时很少有女娃娃参军,但田华依旧义不容辞。
在她看来,参军是光荣而神圣、是求之不得的。
就这样,进入部队的“刘天花”被首长改名为“田华”。
从此,这个名字紧紧跟随了她一辈子。
在部队,田华的身份是一名演话剧的“小演员”。
在那里,虚心学习的她从前辈那里学到很多专业知识。
或许是“天赋异禀”,田华的进步简直是“突飞猛进”。
唱歌、跳舞对她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从12岁到22岁,田华经历了很多场重要战争。
伴随着这些战争,她也正式成了一名优秀的文艺兵。
新中国成立前夕,歌剧《白毛女》将要翻拍成电影。
自然而然地,“喜儿”一角也成了被众多女演员争抢的“香饽饽”。
可偏偏,导演“指名道姓”的要让田华来饰演。
这时的田华不知道,等待她的将是怎样的未来。
03为了不辜负导演的信任,田华简直是“铆足了劲”。
为了真实,她又干起了小时候为“填饱全家肚子”干的活。
砍柴、挑水、挖野菜等等,在其中找到灵感与感觉。
与此同时,她还“双管齐下”。
一边向表演经验丰富的前辈汲取经验。
一边又反复观看歌剧,钻研“喜儿”的内心。
就这样,每天都拿出十二分精气神的田华“严阵以待”。
最终,她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真的大获全胜。
一个淳朴农村女孩的坚韧与热烈,被田华演绎得淋漓尽致。
“喜儿”不屈不饶的精神更是被田华表现得栩栩如生。
电影一经上映,就引来超过六百多万次的观看。
这样的成绩,在当时可谓是“首屈一指”。
凭借此剧,田华一举拿下文化部颁发的奖章。
虽然田华的长相并不算很出众,但当时并不是“流量”年代。
外表清秀、演技精湛,《白毛女》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自此,属于田华的年代真正地到来了!
进入中央戏剧学院系统学习、被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
田华出演的影片如同“雨后春笋”般“喷涌而出”。
《党的女儿》《江山多娇》《风暴》《保卫和平》《白求恩大夫》等等。
田华出演了一部部精彩的影视,奉献出无数个经典人物。
在观众眼里,田华的演技才可以堪称“教科书级别”。
但其实,演技精湛只是她最微不足道的“闪光点”之一。
那颗永远怀揣的“赤子之心”,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而她的这颗心,不仅是对党个人民,对家人亦是如此。
04退休后的田华,本应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
可随着照片的流出,才发现她过得竟如此清贫。
直至如今,她住的竟然还是破旧不堪的老房子。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说出这句话的田华,已经是个八旬老人。
在本该安享晚年的年纪,她却毅然选择复出。
这背后不为所知的秘密,是家中四人接连患病。
为了让家人接受治疗,田华义无反顾挑起了这个“重任”。
不得不说,生活确实对田华太不公平。
从2008年开始,田华的小儿媳最先被查出患上了乳腺癌。
还没等一家人反应过来,小儿子又被检查出肺癌。
本以为厄运到此为止,可没承想这只是开始。
2012年,二儿媳也“如出一辙”地患上乳腺癌。
等到2013年,对田华来说更是“晴天霹雳”。
相伴几十年的丈夫,竟也“难逃厄运”。
“肝癌晚期”四个字从医生口中说出来时,田华一度差点崩溃。
她不懂,为何“麻绳专挑细处断”。
一个癌症病人已经足以拖垮一个家,更何况四个。
虽然家庭陷入了危难,虽然田华花光了所有积蓄。
虽然不知这样苦难的日子到底何时才是个头。
但田华,却依旧没向命运低头。
为了省下每一分钱给家人治病,田华开始精打细算。
她甚至“抠到”什么时间点买菜最便宜都要计算清楚。
可就在这最需要用钱之际,她却将钱财“推向门外”。
找上门的商业活动、广告拍摄通通拒绝。
电影中哪怕是再小的角色,她也毫不犹豫接下。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买水果时她只能让家人先吃。
明明没有多少钱,她却舍得全部拿出来给家人治病。
这样的田华,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同时,也让人肃然起敬。
艺术家的骨气和底线,在她身上被刻画的“入木三分”。
“白毛女”虽然已经满头白发,但“党的好女儿”却依旧年轻。
总结:“人民养育了我,我要还艺于人民。”
看见田华,才知道什么叫“德艺双馨”、什么叫“老艺术家”。
这样的她,真正对得起“人民艺术家”这五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