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出身泰国豪门,母亲是周总理的泰国女儿

厉论彦 2024-12-02 18:45:18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出身于泰国豪门,他的母亲是周总理的泰国女儿?

01 常媛与常怀的童年

20世纪50年代是世界格局剧烈变化的时代。新中国成立后,亚洲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也在发生深刻变革。

作为东南亚重要国家之一的泰国,对新中国采取了谨慎而复杂的外交态度。

1956年8月19日,年仅八岁的常媛和十二岁的哥哥常怀在一队泰国官员的护送下,秘密离开了他们熟悉的故乡,前往当时对他们而言完全陌生的中国。

他们的父亲桑·帕他诺泰是泰国的一位高级顾问,这次出行并非普通的海外学习,而是泰国政府的一次外交尝试。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桑先生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建立一种特殊的信任纽带,拉近两国之间的关系。

兄妹二人的旅程从曼谷的一间小型机场启程。8月的曼谷,湿热的空气中弥漫着热带植物的浓烈香气。

临别时,桑·帕他诺泰并没有出现在送行的人群中,只有他的一位亲信和母亲低调地为两个孩子整理了行装。

年幼的常媛手里紧紧攥着一只小象玩偶,这是母亲在她登机前塞给她的礼物。

常怀则显得比妹妹镇定许多,他背着一个皮质小书包,里头装着他们仅有的一些换洗衣物和一本用来练习汉字的小册子。

这段旅程既让他们好奇,也让他们隐约感到不安。

当飞机降落在北京的机场时,初秋的微凉迎面而来。这与他们在曼谷习惯的炎热截然不同。

走下舷梯,他们首先见到了几位中国官员,其中一人正是负责接待他们的翻译。与他们同行的泰国随行人员递交了一封来自桑·帕他诺泰的信函,里面用正式措辞表达了对中国政府的感谢,也附上了一些关于孩子们的生活习惯说明。

从机场到北京市中心的车程中,常媛看着车窗外的景象发呆。她看到北京街头骑自行车的人群、排列整齐的建筑,以及穿着统一装束的行人。

一切都与她熟悉的曼谷街景截然不同。哥哥常怀则对司机问了几个问题,得知他们即将住进一处被称为四合院的地方。

司机笑着告诉他,这是中国传统的民居,别看外面朴素,住起来非常舒适。

抵达四合院时,已经是傍晚时分。这座精致的建筑四周被高高的灰色墙体围绕,院落里种着几棵梧桐树,微风吹动着树叶沙沙作响。

迎接他们的工作人员指引他们进入房间——两间布置简洁但舒适的小卧室,中间是一个共用的起居室。

屋里已经准备好了晚餐,几个简单的中式菜肴摆在木桌上,香气扑鼻。

然而,常媛却挑剔地拨弄着筷子,脸上露出一丝不满——这些菜肴与她熟悉的泰国菜风味截然不同。

工作人员注意到她的反应,连忙嘱咐厨师以后多加一些符合泰国口味的食材。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常媛和常怀开始适应他们的新生活。他们的早晨从学习汉语开始,由一位耐心的老师教他们用拼音发音,再慢慢练习简单的字词。

然而,常媛很快显现出她的叛逆性格。

她经常在课堂上分心,甚至故意把粉笔折断,还偷偷用毛笔在老师的讲义上画小动物。这些行为让负责的老师哭笑不得,只好向相关负责人汇报情况。

不久后,周恩来总理得知了这一情况。他并没有批评这对孩子,而是邀请他们到西花厅做客。

在那里,常媛第一次见到了被称为“周伯父”的周恩来。他亲自端出一盘热腾腾的糖果递给常媛,并用流利的泰语与兄妹二人交流。

常媛起初显得有些害羞,但渐渐地被周恩来的亲切态度所感染。周恩来向她保证:“这里就是你们的家,在这里你们可以像在泰国一样安心。”

西花厅的第一次拜访让兄妹二人深受触动。

在随后的日子里,周恩来经常邀请他们到西花厅,甚至在节假日安排一些特别活动,比如教他们做中国的传统小吃,或者带他们参观北京的名胜古迹。

兄妹俩在周恩来的陪伴下渐渐喜欢上了中国的生活。常媛学会了用筷子,常怀开始迷上了唐诗宋词,甚至在周恩来的鼓励下尝试自己写一些短句。

何香凝女士作为他们的监护人,在生活上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她经常为兄妹俩安排一些泰国风味的饭菜,还亲自挑选了适合他们穿着的衣物。

她甚至为常媛买了一套剪裁合身的旗袍,让她在参加中国节庆活动时能够融入环境,同时又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

02 常念周:中泰文化纽带的诞生

1976年,这一年是常媛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节点。

中国伟大的领导人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他的离去让无数中国人民陷入深深的哀悼之中。

常媛迎来了她的第一个孩子,一个男婴的诞生给她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为了纪念这位对她有深远影响的“周伯父”,常媛为孩子取名“常念周”,寓意铭记周恩来的恩情,也寄托了她对中泰友谊的期盼。

信息来源:人民网

常念周的出生地远在泰国,但他的名字却连接着两个国家的历史与情感纽带。为了纪念周恩来,这个名字并非随意选择,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作为一名出生于泰国的孩子,常念周的身份背景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独特——他的母亲常媛是周恩来视如己出的“泰国女儿”。

而他的祖父桑·帕他诺泰则是泰国政府中的重要人物,在20世纪中期中泰关系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幼年的常念周生活在一个既有泰国传统,又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环境中。尽管身在泰国,他的成长却始终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息息相关。

两岁时,常媛带着常念周重返中国。这次旅程不仅是母亲对孩子故地重游的安排,更是一次连接两代人记忆的特殊旅程。

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时,接机的并非普通的亲友,而是邓颖超女士,她是周恩来总理的夫人,也是曾给予常媛无微不至关怀的长辈。

这一次相见,邓颖超亲切地抱起了两岁的常念周,凝视着这个小生命。

她的目光中透着对周恩来已逝去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寄托着对下一代延续中泰友谊的期望。

这一幕被记录下来,成为常念周家族相册中一张极为珍贵的照片。

在中国的日子里,常念周感受到了特殊的待遇。

他的到来被视为中泰友谊传承的象征。为了让这个孩子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环境,常媛安排了私人教师为他教授中文和中国历史。

常念周每天都会在家中学习汉字,同时听母亲讲述她与“周伯父”在中国的点滴生活。

在常媛的讲述中,周恩来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国家领导人,更是一位亲切和蔼的长辈,是“家人”的一部分。

常念周渐渐长大,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日益加深。

他经常陪伴母亲参加中泰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活动有时是在中式的四合院内举办,有时则是在泰国的大型集会上进行。

在这些场合中,常念周的身份显得尤为独特。

他既是中泰两国的“文化桥梁”,又是两种文化深度融合的产物。

他的名字成为一个鲜活的象征,既承载了母亲对周恩来的感念,也体现了中泰两国长久的友谊。

常念周童年时与母亲返回中国的旅程为他种下了对中国深厚感情的种子。尽管他后来随着母亲定居在英国,但与中国的联系从未断绝。

成年后的常念周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还通过自己的方式将中泰文化的纽带延续下去。

他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熟悉程度在他的朋友圈中极为罕见,这不仅让他成为中泰友谊的象征性人物,也为他在更广泛的国际社交圈内赢得了尊重。

“常念周”这个名字,承载的不仅仅是周恩来对常媛及其家庭的关怀,更是中泰两国跨越半个世纪友谊的一种象征。

通过这个名字,周恩来的精神延续到了新一代,成为一种跨越国家和文化的纽带。常念周的成长过程,就是这种纽带不断加强、深化的生动写照。

常念周后来回到中国,与母亲一起拜访了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包括四合院和西花厅。

在这些地方,常媛一边回忆往事,一边向儿子介绍她当年与周恩来相处的点滴。常念周认真地听着,时而提问,时而用自己学会的中文回答母亲的解释。

这样的场景让陪同的工作人员倍感温馨,认为这是历史的一种自然延续。

通过常念周,常媛的家庭不仅将对周恩来的感念铭刻于家族史中,也通过他的成长经历向外界展示了中泰文化交流的成果和意义。

常念周的生活故事,像是一颗种子,深深植根于中泰友谊的土壤中,并在他日后的成长与事业中不断开花结果。

03 文化使者的使命与中泰友谊的延续

常念周的成长并未局限在家族与国家的历史背景中,而是将这段独特的个人经历转化为促进中泰文化交流的动力。

他逐渐承担起一个文化使者的角色,将中泰友谊的纽带延续到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

信息来源:新华网

成年后的常念周在英国接受了高等教育,先后进入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

这段留学经历为他开拓了国际化的视野,同时也让他能够以更深层次的理解来诠释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在剑桥大学,他深入学习了东亚历史和国际关系,特别关注中国现代史以及东南亚的外交策略。

这些学术经历不仅增强了他对自身家族历史的理解,也为他提供了在中泰外交与文化交流中发声的知识基础。

在英国留学期间,常念周并未与中国文化割裂。他积极参与中国学生组织和中泰文化交流活动,为增进两国年轻人之间的了解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会用流利的中文与活动参与者交流,讲述自己的家族故事,同时也会用泰语向不了解中国的泰国留学生解释中国的社会文化。

他的背景让他成为中泰文化融合的天然代表。

完成学业后,常念周开始投身于中泰文化交流的相关工作。

他多次参与国际会议、文化论坛以及学术研讨会,以自身的故事为引,讨论中泰友谊的历史根基与未来发展。

在这些场合,他不仅展示了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还强调了两国关系中“文化认同”的重要性。

他以亲身经历为例,阐述跨文化交流如何推动两国的信任与合作。

他常常以“名字的故事”作为开场,从“常念周”三个字出发,讲述中泰友谊如何在家庭层面和国家层面上延续。

常念周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口头传播上,他还积极参与跨文化项目的策划与实施。他帮助发起了多个以中泰青年为主体的文化交流活动,例如组织中泰大学生的互访计划,邀请中国青年到泰国体验传统文化,同时也带领泰国学生前往中国参观历史遗迹和现代化城市。

他将自己定位为中泰两国的桥梁,鼓励下一代通过亲身接触和互动加深彼此理解。

除了文化交流,常念周还参与了中泰经贸合作的一些项目。

他凭借对两国文化与语言的深刻理解,协助泰国企业与中国合作伙伴建立联系,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在泰国的投资提供咨询。

他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促进了两国经济上的互动,为中泰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家庭方面,常念周继承了母亲对中国的深厚情感。他的孩子们从小接受双语教育,既学习泰国传统文化,也学习中文与中国历史。

他还时常带着家人前往中国,探访母亲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并通过这些旅程向下一代讲述中泰友谊的故事。

他为孩子们取了中文名字,这不仅是对母亲常媛的纪念,也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在公共视野中,常念周逐渐成为中泰友谊的象征性人物。

他的身份背景和经历被媒体广泛报道,许多中泰友谊相关的文献与纪录片中都记录了他的贡献。

作为文化使者,他被邀请到泰国和中国的多所高校发表演讲,用自己的故事激励年轻一代关注中泰关系的历史与未来。

常念周逐渐从公众视野中淡出,但他的工作成果却长久地影响着中泰关系。

他参与策划的多个文化交流项目被后人延续,他的名字也常被中泰两国的外交官与学者提及,作为两国友谊的历史见证。

常念周的一生展现了中泰友谊从历史到现代的发展历程。

他不仅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实践者,用自己的行动延续了周恩来总理生前的理想——促进中泰两国的友好合作。

他的故事,不仅是家族传奇的一部分,也是中泰友谊书写的一页重要篇章。

在他和家人的努力下,跨越半个世纪的中泰文化交流得以延续,成为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象征。

结语

常念周的故事,是一段跨越国界的特殊历史纽带,也是中泰友谊的象征性篇章。从周恩来总理对常媛兄妹的悉心照料,到常媛对儿子常念周名字的深意赋予,再到常念周以实际行动传承中泰两国的友谊,这一切构成了中泰关系史上鲜活而感人的一部分。

这段历史也反映出复杂的国际政治背景和多方利益的权衡。

泰国当年以“文化交流”为名,将常媛和常怀送往中国的举动背后,带有一定的政治算计,而这种“人质外交”显然不是理想的友谊开端。

尽管如此,周恩来总理秉承和平与合作的初心,以无私的关怀和实际行动,化解了可能带来的矛盾,并促成了后来中泰关系的全面发展。

常念周作为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努力,展现了如何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推动两国友谊走向深入。

他的生活轨迹体现出跨文化交流的巨大力量——当理解与尊重得以建立,分歧可以被弥合,合作能够更加持久。

常念周的故事不仅延续了周恩来的精神,也将中泰两国人民的情感深深联结。

他的名字不仅仅是一种纪念,更象征着中泰友谊跨越国界、代代相传的希望。

这一段历程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需要用行动去维护,而那些在历史中点亮友谊火炬的人们,永远值得铭记。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一个泰国家族的绵绵中国情2018-12-23

2、人民网:我们家与中国的不解之缘——记推动泰中建交的参与者西林·帕他诺泰和她的家人2019-10-16

3、新华网:周总理泰国养女常媛讲述与中国的不解情缘(组图)

0 阅读:34
厉论彦

厉论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