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尔班又成为“援乌”的唯一反对者,欧盟已要求匈牙利选择去或留

王王煎妮子 2025-04-24 17:30:06

报道说,《欧洲自强计划》出台的时候,正好赶上美国大大减少给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大西洋两岸的关系出现了大转弯。各个成员国都明白了,现在得靠自己来保护自己了。所以,这个总额达到8000亿欧元的“加强军力”方案,很顺利地就被批准了。

据说,冯德莱恩之前提到过,他们打算筹集差不多8000亿欧元来“加强欧洲的军事实力”。这里面还包括给欧盟各国提供1500亿欧元的贷款,专门用于军事方面的开销。欧盟委员会会在金融市场上想办法弄到这些钱,然后再以贷款的方式给欧盟各国,但条件是这些国家得一起在欧洲买军事装备。

埃菲社报道说,有知情人士透露,虽然讨论融资方式时,有些国家盼着至少部分钱能当赠款,别当贷款,但考虑到这是安全防务的大事,而且军备是在欧洲内部买,不是去美国,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大家也没啥好反对的。就这样,欧盟27个成员国,包括匈牙利,都一致通过了这个“重大计划”。

虽然《重振欧洲武装》的方案轻松过关,但在欧盟要不要继续帮乌克兰这事儿上,又闹出了别扭,进程被绊了一脚。问题出在参加这次欧盟紧急峰会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上,他对欧盟继续声援乌克兰的那部分内容,投了反对票。

没办法,欧盟只能再次采取以前用过的“不理会匈牙利”的招数。这次他们没在那天的正式书面总结里写支持乌克兰的“协议”,那协议里说了“乌克兰得有安全保障,领土完整也得被尊重”。相反,他们把这份协议当作一个单独的文件,跟《重新武装欧洲》的计划搁一块儿了。

说实话,匈牙利和欧尔班老这么“搞破坏”,欧盟的大佬们,像欧盟总部还有法国、德国这些大国,真的快受不了了,正准备动手处理这个麻烦。就拿欧洲议会来说吧,有些议员已经在琢磨一个方案,想改一改欧盟的基本法,里头就包括“暂停匈牙利投票权”这一招。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直接放话了,让匈牙利给个明确答复,到底是“留在欧盟”还是“走人”。

去年1月份,有120名欧洲议会议员一起写了封信,说匈牙利可能一直在违反欧盟的价值观,想让欧盟成员国查查看,甚至还提议取消匈牙利的投票权。到了7月份,匈牙利当上了欧盟的轮值主席国,可他们的总理欧尔班却悄悄跑到莫斯科去了,这事欧盟总部都不知道。因为这,几十个欧洲议员生气了,说欧尔班滥用“轮值主席国”的身份,喊着要暂停匈牙利在欧盟的投票权利。

另外,欧盟的老大冯德莱恩,在这次欧盟特别峰会开始前,特意出来说了几句:匈牙利不能一边待在欧盟里,另一边又跟俄罗斯眉来眼去的,匈牙利还有欧尔班政府得改改,要不然,欧盟可就要把匈牙利在欧盟里的那些权力,投票权啥的,都给停了。这摆明了就是“最后警告”了嘛。说白了,要是欧洲议会真觉得匈牙利“老是不守欧盟的规矩”,那匈牙利可真得小心被“赶出欧盟”了。

在大家伙儿的谈论里,总有人说欧尔班算是欧洲政治圈里的一个“特别存在”,不过也有人觉得,用“别扭”来形容他可能更贴切。就像吧,要是他偶尔跟其他26个欧盟国家唱唱反调,那还能说是“一股清流”,也能说是“说话自由”。但是呢,要是连着三年都一直跟欧盟大多数国家“唱对台戏”,那就不是简单的清流了,而是“价值观”上的事儿了。既然价值观“对不上”,那再混在一起,不就只能是越来越“别扭”了嘛。

再说,欧尔班真的就那么明智吗?就拿这次跨大西洋关系闹出的“乱子”来说,欧尔班可能并不是一个擅长“拿捏分寸”的人。以前乌克兰问题上还有美国在后面支持,他“独树一帜”也就罢了。但现在情况是“美国不管欧洲了”,而匈牙利又没法搬到美洲去。这样的话,要是欧尔班还继续跟欧盟总部唱反调,甚至帮着特朗普政府去“指责”欧盟伙伴,那就真有点“胳膊肘往外拐”的味道了。

说真的,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这回算是“拿捏到位”了,他心里有数:欧盟和美国分家这事儿,迟早得发生。要是不赶紧调整,欧盟这“集体饭”可就难咽了。可眼瞅着美欧关系的未来已经明摆着,不管是在这次欧洲峰会上,还是之前那场“白宫风波”,欧尔班愣是欧洲那唯一一个“唱反调”的。这是“心里有谱”呢,还是“处境尴尬”?恐怕只有他自己心里门儿清。

说白了,要是匈牙利真被欧盟踢出去了,就算美国和俄罗斯在背后支持,可作为一个被欧盟国家包围的内陆国,匈牙利和欧尔班政府恐怕也轻松不到哪儿去。说到匈牙利到底是“留在欧盟”还是“离开欧盟”,这事儿其实明摆着:要么是欧尔班政府转变态度,要么是匈牙利老百姓换政府。为啥这么说呢?因为经历过“对比”的匈牙利人,是不可能接受退出欧盟的。

5 阅读:483

评论列表

张成东

张成东

2
2025-04-24 19:55

没有欧尔班也会有德尔班法而班。好比印度入常,总要一个否决的,哪怕没人反对也会是因不可知错误而否决

不称职的网络喷子

不称职的网络喷子

2025-04-25 01:11

匈牙利应该加入俄联邦[并不简单]

王王煎妮子

王王煎妮子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