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四无”现象普遍,清华大学心理教授道出背后真相……

靖柔评育儿 2024-09-04 05:20:42

作者:主创团·遇见小媛

朋友家的孩子,开学就上高三了。

前几天小聚时,她还为此和我抱怨自家儿子不争气。

别人家的孩子,放假后不是各种辅导班轮番上,就是在家预习新知识,复习重难点。而她家这孩子,到了关键期,反而越来越懒散:

松弛感爆棚,每天笑嘻嘻;十二点睡七点起,老师制定的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后,就闲在家不知道干什么。

朋友说他:“无所事事,吊儿郎当。”

孩子听了也只淡淡回一句:“我不知道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

一时让当妈的也感到语塞,只能生完闷气又找人倾诉。

这不禁让我想起清华大学心理教授彭凯平说的一个观点:

“中国孩子现在出现了四无现象。”

简言之就是,孩子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努力、悟性,都很优秀,但涉及到未来规划,就会产生虚无感,觉得生命没意义。

朋友家的儿子,大抵也是如此。那么,该如何正确地应对这种心理风暴呢?4个核心问题,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家长朋友们有所启发。

学习无动力,和心灵连接

对于厌学情绪,不少父母会产生这样的误解:

“是电子产品占据了孩子的学习时间和精力。”

“不爱学习,是因为成绩不好。”

“孩子不上进,是缺乏意志力的表现。”

但事实上,父母没收电子产品、限制娱乐时间后,孩子依旧会我行我素,甚至变本加厉。

就像央视早年拍的教育纪录片《镜子》中,有位叫张钊的高中生,厌学叛逆,辍学后成了外人眼中的“坏学生”。

他的父母坚持把厌学归咎于“早恋”,说张钊撒谎,甚至在他表现出自杀的倾向时,父亲还在挖苦孩子:

“谅他也不敢!”

亲子之间很少谈过心,张钊的真实想法也从未被看见。其实,他很想念大学:

“我不上学不是因为我谈女朋友,是因为那个学校,很压抑,已经压得我受不了。”

是父母几次三番的否定,让他想要逃离。

社会学家郑也夫说:“厌学是心灵的癌症。”

没有孩子生来厌学,他们的痛苦,更多是“人为”。

因此,父母应该更多关注孩子本身,而非让孩子产生“爸爸/妈妈更爱成绩”的错觉,拉近亲子间的心理距离。

1. 理解孩子,多正向表达

生活中经常看到有孩子为了得到父母肯定,想尽办法证明自己。一旦没达到预期,就会被父母失望的眼神灼伤,感到自责、内疚。

每每这时,若是没有得到正向回应,他们甚至会自我放弃,试图从游戏中获得成就感。

所以,若是孩子努力了,不论成败,父母都可以多些积极表达:

“这一次没做好,不代表你不好。我很在乎你的感受”

“不要紧,我们一起解决问题,爸妈是你最忠实的倾听者。”

而不是过于情绪化,把孩子推向虚拟的网络世界。

2. 丰富内心,成就孩子

海明威说:“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自己。”

不必用唯一的评判标准让孩子成为“学霸”“牛娃”,比起取得好成绩,让他们成为自己,更值得称赞。

譬如,写作让人心静,阅读开拓视野,绘画提高审美,找到孩子感兴趣的方式发挥个人特长,他们的内心世界也会由此变得更加丰富。

社交无能力,和他人连接

在家庭教育中,不难发现:

随着孩子年纪渐长,他们会在人际关系中遇见更多困惑。

就拿我家儿子来说,自打上了初中,就喜欢一个人待房间捣腾,也不出去玩。他爸总和我说男孩子太内向不好,长大后要吃亏。

一开始我还时不时邀请同事、朋友到家来,带着他们孩子一起,好让儿子多交朋友。

但时间长了,反倒起了副作用。儿子后来一看到家里来客人,就转身回到他的小房间把门关着,还不忘找借口提醒我:

“作业还没做完,别来打扰。”

此后,我也就再没管这件事。直至有一天,他把几个同学带回家,向我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我才明白:这小子,原来是个“谋定后动”的孩子。

任何“标签”,都太片面。

一个社牛娃,也会在不熟悉的环境感到拘谨;

一个社恐娃,也能在兴趣相投的朋友面前侃侃而谈。

尊重孩子的节奏,他们才会用实际行动,打破外界的刻板印象。

平时如果想帮助孩子建立与他人连接,记得尊重他们的交友观,而不是忽略擅作主张,把他们推向不熟悉的圈子。

逼孩子外向,是最残忍的教育。

对真实世界无感觉,和大自然连接

心理专家陈默,在某次演讲中分享过这样一个例子:

有两个喜欢收集“手办”的孩子,平时在网上交谈甚欢,称兄道弟。

但后来两人想把这种喜好相投的热情,延伸到线下,便约定好地点计划见面。

结果,真到见面那天,两个“网友”坐在一起,不仅找不到共同话题,还觉得相处的状态太过虚拟,缺乏真情实感。

等过了一会儿,才达成共识:

“我们还是网上去说吧,再见。”

刚听完,觉得还挺有趣的。

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些孩子已经把现实与虚拟混为一谈,很难再从真实世界中获得情感体验。

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曾提出过“亲生命性”的假说,即与自然共存,会产生与生命的情感联系。

想让孩子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真实感,可以让他们多接触自然元素。

譬如,和孩子一起养绿植盆栽,做成长记录;

走进自然用五感去探索,除了看,还可以用摸和闻的方式,闭着眼感受,并记录这一刻。

此外,在关注动植物本身之外,和孩子一起探索它们的生活方式、生命特点,学会尊重万物,感受自然的力量,也是提升生命的能量。

生命无意义,和身体连接

近几年,“空心病”这一心理名词被反复提及,它被定义为内心的空洞和精神的贫瘠,所以我们看到被此困扰的孩子:

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觉得人生没意义,很难找到努力的方向……

根源在于,外界对孩子寄予厚望,但他们却不能选择一种自己的方式生活。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做过一项研究,结果显示:

“孩子的发育,最早是通过动作来发展思维的,越喜欢动手的孩子,大脑发育越完善。”

因此,除了偶尔带孩子爬山、徒步,也可以尽早帮他们发展一项运动喜好。比如,篮球或者乒乓球,跑步或者游泳。

运动带来的优势,短时间内也许不明显,但等孩子上中学后就会慢慢释放。

持续坚持,既能帮孩子释放学习压力,也能提高他们的抗挫、合作能力。

更重要的是,与身体连接,也代表着对生命力的掌控。如此,孩子也会在增加自主性和力量感的过程中,驱散原本无力的空心感。

成绩和分数从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应该有更大的成长空间,与这个世界建立多样的连接。

毕竟,没有谁生来就很冷漠、懒惰、贪玩,就像歌德说的 :

“依照一个人表面的样子去对待他,他就只能维持表面的样子;依照一个人的潜力去对待他,他就能成就他最好的模样。”

读懂孩子出现“四无现象”的背后需求,他们才能在更开阔的环境下,拓展人生视野长成大树。

点个“在看”,愿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花期绽放,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0 阅读:0

靖柔评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