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是宋江心腹,但宋江总想着杀他,忍了六次为何第七次动真格了

向日葵爱历史呀 2025-02-07 16:03:02

在小说《水浒传》的最后,不少读者深感意外,作为梁山好汉的首领宋江竟最终选择了毒死自己的心腹李逵。宋江和李逵之间透着什么样的不为人知的矛盾呢?而宋江面临众多次机会却选择容忍,最后一次却选择下手结束了李逵的生命?这背后有怎样的暗涌?

《水浒传》中对李逵这个角色的刻画令人印象深刻。但在小说中,李逵的行为令人相当费解。这个人物似乎是为了满足自己嗜杀的冲动,时常无辜杀戮,甚至对解决他自身并无威胁的普通百姓下手。这样的他,与宋江所谓的“义”和“忠”有着本质的冲突。然而,宋江却对他多次网开一面,究竟是何原因?

话说在江州劫法场一役中,李逵不顾旁人死活,挥起大斧见人就砍,无论男女老少,毫不留情。晁盖的一句“不要对百姓下手”似乎并未让李逵有所顾忌。还有一次,他抵达已投降的扈家庄,随即进行了一场灭绝人性的屠杀,不分老幼妇孺。这些行径,即便在释放好汉形象的人物中,也是显得极端而无法接受。虽然宋江对李逵口头责骂,但并没有实际处罚,背后的真相耐人寻味。

在北宋宋徽宗时期,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小说中的李逵,或许正是象征了那些贪官污吏的横行霸道,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秩序的混乱。皮囊之下,是对那个时代的讽刺,一种对“放火的州官”和“点灯的百姓”形成的巨大讽刺。

而再来看看宋江,作为梁山泊的首领,他急于求得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于是开始了一场招安的博弈。在这个过程中,李逵反对招安的态度显得尤为突出。在梁山宴会上,得知宋江有意纳招安,李逵气得失控,踢翻桌椅,将他的反对情绪表露无遗。宋江又是责骂一番,却在众兄弟的劝阻下,再次放了李逵一马。

到达实际行动上,李逵的任性表现更是令宋江几次三番想杀他却不得下手。就比如,晁盖死后的一次会议上,吴用劝宋江继位,李逵的直言直语更加剧了宋江的尴尬处境。此时,李逵的存在不仅不会让宋江受益,还会成为他实现目标的障碍。

宋江为何能忍下前六次,却在第七次决意杀掉李逵?为了理解这一点,不妨回顾第六次的情形。李逵误以为宋江强抢民女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以至于他一时冲动砍倒了“替天行道”的旗幡。可宋江恰到好处地展示了自己的厚道与宽容,非但没杀李逵,反而顺水乘船地抓了那个冒名顶替者,赢得了弟兄们的赞赏。通过这点,我们不难看出宋江深谙领导艺术,他需要李逵打破僵局并向众弟兄们展示自己的仁慈。

0 阅读:3
向日葵爱历史呀

向日葵爱历史呀

爱历史,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