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瘫痪、父亲精神分裂,684分考上清华的理科状元,后来怎样?

消费自有家电迷 2025-02-04 14:22:34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趣影星探社

编辑|趣影星探社

前言

“我没有觉得,我的家庭有哪一点拿不出去。”

这是一个家徒四壁,母亲瘫痪,父亲精神不正常的孩子说出来的话。

俗话说,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用这句话来概括这个家庭再贴切不过。

但就是这样一个手握一把烂牌的男生却打出了人生的“王炸”。

2017年,他凭借684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一时间,他的事迹变得人尽皆知。

但舆论过后,一切归于平静,后来的他到底怎么样了?

01

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无疑是无数莘莘学子梦寐以求之所,其间汇聚着全国的精英。

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能踏入清华,未来一定一片坦途,无论是科研领域,还是商业领域都会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但现实中,却有利益和欲望等种种阻碍让人难以如愿。

就拿张晓勇来说,17岁的他以703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并选择了热门的生物专业。

在清华校园之中,他的论文与课题皆备受教授嘉许,前途仿若一片光明。

但毕业之后,他毅然舍弃国家分配的工作,投身于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想要进入研发部门的他却被安排到了客服部门任职。

五年的客服工作,让怀揣着科研梦想的张晓勇空有一身抱负却无处施展。

后来,为了照顾父母,他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小区保安。

曾经的天之骄子,选择安于现状,令无数人感到惋惜。

但这还不是最令人唏嘘的名校学子。

贺彬,那个曾高呼“振兴中华”口号之人,于80年代初考取北京大学。

原本一心想要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贺彬,却在利益面前迷失了自我。

在担任副市长期间,他在项目招标等环节收受贿赂,最终沦为阶下囚。

这些曾经衣食无忧,被寄予厚望的名校学子,偏离了人们期待的轨道,甚至走向堕落。

但却有人在苦难中坚守初心,势必活出自己的价值。

在河北沧州吴桥县的农村,一个生命诞生在了一个“残破不堪”的家庭里。

全家都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并为他取名“庞众望”。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不仅给家里带来了希望,更成为了全村的骄傲。

18岁的庞众望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消息不仅在村里引起了轰动,更吸引了无数媒体。

他承载着家人的期望和社会的关注,在大学中攻读精密仪器系的专业课程。

但后来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的他引起了很多人的猜疑,当初那个人人称赞的学霸,后来到底怎么样了?

02

回首庞众望的童年,既没有五彩斑斓的玩具,也没有无忧无虑地嬉戏时光,充斥其间的更多是生活的艰辛与责任。

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学会了照顾瘫痪的母亲,帮母亲洗漱、翻身,陪母亲聊天解闷。

当别的孩子还在和父母吵闹着要玩具时,庞众望已经能熟练地为母亲做饭。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庞众望也逐渐意识到家庭的贫穷。

但庞众望更明白自己的肩上要承担怎样的责任。

他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去村里的大街小巷捡废品,一个塑料瓶、一张废纸,对他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

换来的钱虽然不多,但在庞众望心中,却是为家庭减轻负担的一份力量。

但这个家庭所遭受的磨难并没有到此为止。

在庞众望6岁那年,他突然被查出患有先天性疾病,面对难以承担的手术费用,一家人再次陷入绝望。

为了凑齐手术费用,他的母亲艰难地坐着轮椅,逐家逐户地敲门向邻居们乞求援助。

当庞众望独自躺在手术台上时,眼神中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坚定和勇敢。

幸运的是,他的手术很成功,他也得以继续开启他的求学之路。

但在这样困难的家庭中学习,势必要遭遇更多艰难的挑战。

每日清晨,天还没亮的时候,他便起身,在昏黄的灯光下诵读课文、背单词。

为了节省电费,他常常借着微弱的自然光学习。

放学后,别的孩子都尽情玩耍,庞众望却要匆匆赶回家,一边照顾家里,一边抓紧时间完成作业。

等家人都入睡后,他才能安心地继续挑灯夜读。

家中无余钱为他购置课外辅导资料,他便反复研读课本,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谙熟于心。

遇到不懂的问题,他没有条件去参加课外补习班,只能在课间抓住老师的零碎时间请教。

庞众望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又刻苦学习,他的努力也终于有了回报。

在重点高中,他从早上5点学习到晚上12点,并且在全国数学、物理和生物学科竞赛中都名列前茅,是同学们眼中的“学霸”。

最终,庞众望毫无意外地被清华大学录取,成为了精英中的一员。

但无论见了多大世面,他的初心还是没变。

03

“我没有觉得,我的家庭有哪一点拿不出去”。

他一直都爱着在外界看来贫困又残破的家,并且从小到大都尽心尽力地支撑着。

到了大学,他一直勤工俭学,但面对资助他却婉言谢绝,并解释了原因。

在庞众望看来,有比他更需要帮助的人,他有能力完成学业,不想欠别人太多。

事实证明,庞众望确实做到了,还做得很好。

庞众望在大学期间担任团支书,他仍努力学习并获得了直接攻读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的资格。

2024年6月6日,他在社交平台上回应了媒体关注的问题,他已经是清华大学博士三年级学生,并且正在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科研工作。

刚读博时,庞众望就发表了一篇SCI论文,并在之后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三项。

他从事的研究满足的是国家重大科技需求,他势必要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结

从小到大,在媒体的镜头下,庞众望几乎都是笑着的。

他认为他的妈妈把他教育成了一个乐观的人,并教会他人要往前看。

而他也将带着妈妈的嘱托,不负众望地走下去。

你怎样看待庞众望呢?

0 阅读:23
消费自有家电迷

消费自有家电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