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作者:万木春
李世民,一个文治武功皆被歌颂的帝王,却难逃皇帝短命的命运
52岁的李世民,在翠微宫崩逝。对于这位能征善战的马上天子的突然去世,历史书籍却语焉不详。
这其中确实蹊跷。以李世民向来强悍的体魄,本应再活个几十年不成问题。他从小习武,弓马娴熟,百步外能射穿城门。这般强健的体魄,却还是抵挡不住皇帝短命的诅咒。
李世民之死,究竟是自然衰老,还是他杀?历史的迷雾层层叠叠。
晚年离奇死亡李世民在晚年离奇死亡,确实给后来的史学家们留下了无数的遐想。作为开国之主的李渊次子,早年帮助父亲建立了大唐王朝,的确有很多过人的本事。
就连后来的毛主席都曾经这样称赞他:“自古带兵打仗无出李世民其右者”。
能文能武,一向刚硬强悍的他却在52岁时猝然离世,这确实前后不甚吻合。在长期的民间传说中,李世民之死常被归因于女儿高阳公主的逆德行为所引发的怒气所致。
然而,在摒弃传说色彩后审视历史,我们需要找到能具有说服力的历史佐证。为我们提供更加清晰的洞察。
事实上,李氏王朝的皇族存在严重的家族遗传病。以李渊为例,他在67岁时因中风瘫痪去世。
德宗、顺宗等后世皇帝也有类似症状。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体现。虽不致直接死亡,但会导致头晕、乏力、昏厥等后果。
李世民本人也承认自己“有气疾”,高温时会感到气短、头昏。这症状典型的心脏病。
可见,风疾是李氏家族的遗传病。尽管如此,如果精心调理,仍可活到60多岁。
但李世民情况特殊——他在40岁时病情已十分严重,久治不愈。这样的病史预示着他不太可能长寿。
所以,仅从医学层面看,李世民52岁猝死并不令人意外。
当然,公主的行为是否加重了李世民的病情,仍有考证的必要。但归根结底,基因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它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体质与寿命上限。正确看待历史,就要摒弃传说与偏见。
唯有如此,才能尊重事实,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进一步来看,李世民之所以会在较短的寿命内有如此大的政治贡献,也与其与生俱来的优秀才能分不开。
李世民自幼聪慧过人,7岁能背诵《孝经》,早年跟随父亲征战各地,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
此外,他博览群书,对古今人物都了然于胸,这为他日后施政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在帝王学方面.
他也进行了开拓性的总结,提出“仁政”思想,强调以德治国,这体现他的先进政治思想。
可以说,李世民是当之无愧的英明之主,他的卓越才能与非凡作为,使大唐国力达到鼎盛。
虽然寿命无法与后世贤明之君相比,但在有生之年为国家社会做出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这一点,是任何传说都无法抹杀的历史事实。
今人缅怀李世民,不仅要避免传说和偏见,更要正确认识他的伟大与卓越。他既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也是一个开创时代的英雄。
李世民一生的心病李世民自幼勇武多谋,十五岁时便随父征討突厥有功。大业九年,李渊见隋朝已成强弩之末,遂在太原起兵反叛,李世民力主讨伐。
不久,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并领军打败王世充,平定关中之乱。
唐朝建立之初,唐廷内部矛盾重重。他的两个兄弟李建成、李元吉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与李世民矛盾开始逐渐公开化。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终于夺得帝位,但这场弑兄杀弟之祸成为他一生的心病。他不敢放松警惕,时常让心腹猛将守在门口。即使建立大唐江山,太宗心中依然郁郁寡欢。
此外,唐初政局动荡,突厥经常来犯。太宗刚登基的621年,突厥便率兵围攻长安,逼迫太宗签下屈辱的盟约。
边患不断也让李世民心力交瘁,他甚至想过将都城迁到东都洛阳,后为魏徵所制止。气馁之余,太宗说出“朕与尔等,安能同年哉”的叹言。
好不容易打败突厥,太宗又陷入了与世族权贵的斗争。
唐朝皇室在《氏族谱》之中排名第三等,连殷仲堪、长孙无忌这些大臣的氏族地位都要高于李氏。
李世民通过政治手段逐步削弱世族势力。但这也让他倍感压力,一度陷入低潮。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与太宗弟汉王李元昌密谋叛变,幕后主使者竟是另一心爱之子魏王李泰。
李世民震怒之余,只能废黜太子,处死汉王等人。一时间,他再也无法信任任何人,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压力。
年轻时拳拳爱民的英明君主已经开始逐渐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多方猜疑,晚年穷兵黩武的李世民。
他把大批心腹赐死,甚至冤杀了效忠多年的张亮。晚年的李世民性格暴躁,猜疑成病,宫中惶惶然无人敢言。
尤其是晚年大病之后回到长安,他只想痛饮以释放压力。他的心病已无法根治,终其一生都无法真正快乐。
李世民创建了盛世基业,功绩卓著。但他的心理状态却日益低迷,被儿子背叛、猜忌之事折磨至死。
长生药还是催命符?李世民在晚年时,身体状态逐渐衰弱,这让他焦虑于自己的健康和寿命。
为了延年益寿,李世民开始寻求所谓的长生药。
起初他希望通过当时从西域传过来的丹药来实现,虽然一千多年后的我们也能知道,长生不老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但晚年思维已经彻底转角的李世民没有放弃,转而寄希望于印度方面的药物。当时王玄策从印度带回一位自称活了200岁的僧人。
这位僧人声称自己有可以让李世民活到200岁的药,李世民信以为真,下令在全国搜集药材为自己炼丹。
但是,李世民在服下这种药一个月后就去世了,成为短命鬼,可见这药不过是骗人的。
李世民在位期间,为了巩固大唐的版图,多次出征高丽。然而,这些征伐都以失败告终。
639年,李世民亲征高丽,不料中了高丽士兵的埋伏,被毒箭射中左臂,险些丧命。这次受伤对他身体造成了严重损害,使他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
回朝后,李世民身患疮疡,日益虚弱。
他本可以退位休养,让太子李治即位,但他担心太子仁厚但是缺乏决断,难以应对局势。所以他强撑病体,继续执政。
李世民不愿正视自己的衰老现实,白天还要处理朝政,晚上则沉溺酒色,进一步损害了身体。
然而,这些所谓的长生药不仅无效,反而加速了李世民的死亡。
639年,李世民服下印度僧人献上的药后,很快就无法下床,最终驾崩,年仅52岁。
李世民晚年对长生药物的执着追求,反映出他内心的不安和对死亡的恐惧。同时,他的判断力和理智也在病痛中逐渐丧失。
这不仅没能延年益寿,反而造成他快速病逝,也给大唐社会带来动荡。
李世民的教训告诫后人,面对衰老和死亡应持平常心,不可有太多负面情绪,还应保持理性,不能轻信或迷信所谓的长生药物。
无论功业有多大,人终须有一死。明君应顺应天命,善始善终,这样才可无憾地结束自己的人生。
李世民之死,历史早已埋葬,真相难明。或许有人会问,一个帝王的心魔,我们又如何去评判?
他一生的功过得失,最后只能任历史作答。
李世民与他所创造的时代,已经成为谜,留给后人的,不过是一点猜测的痕迹。
也许有一天,历史尘埃散去,真相大白,但到那时,又有谁会记得曾经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