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诗词|卢纶: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
文:枯木
《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中唐】卢纶
机鸣舂响日暾暾,鸡犬相和汉古村。
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
衰翁正席矜新社,稚子齐襟读古论。
共说年来但无事,不知何者是君恩。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是深秋的节令,为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日带寒意,故名“寒露”。
寒露三候,初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寒露时节临近重阳,是赏菊游玩佳节,古往今来咏叹诗词颇多,我们撷取唐代诗人卢纶的一首诗词略作赏析,以佐时令。
卢纶(739~799),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蒲县)人,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今河南灵宝)尉;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后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唐德宗朝,为昭应(今陕西临潼)县令,官至检校户部郎中。
卢纶生前仕宦不达,子孙却极为荣耀,《旧唐书》曰:“卢氏两世贵盛,六卿方镇相继”,四子皆登进士第,孙卢文纪官至平章事(《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三》)。卢纶在当时诗坛极负盛名,为大历十才子冠冕,交往广泛,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其中边塞诗诗风雄浑慷慨,凝练隽永。
这首诗为即事感怀诗,诗题断句为“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诗人傍晚旅行至新丰县北(今陕西省临潼县西北),寄居在村野人家,即景抒情,赋诗给新丰县令(明府)韩质,夸赞其政绩显著。
“机鸣舂响日暾暾,鸡犬相和汉古村”,“暾暾(tūn tūn)”:景物明亮的样子。首联写景,从空间上描写古村落其乐融融之态。大意为:深秋季节,夕阳余晖中,始建于汉代的信丰县古村落,时不时传来织布机和舂米声,鸡犬相闻,一派祥和安逸之景。
“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紫梨”: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褐梨(Pyrus phaeocarpa Rehd.)或沙梨(Pyrus pyrifolia (Burm. f.)Nakai),典故出自东汉郭宪的《别国洞冥记》卷二:“涂山之背,梨大如升,或云斗,紫色,千年一花,亦曰紫轻梨。”这里用紫梨来形容本地犹如世外桃源。颔联写远景,村落旁边,几股清泉从山而下,黄色的菊花遍地盛开;远处梨树上缀满紫色梨子,露珠凝结,硕果累累,引人垂涎。
“衰翁正席矜新社,稚子齐襟读古论”,“新社”:指秋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是指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颈联描写近景,村落社庙前,白发老人们正在庆祝丰年,祭祀神祇,举杯畅饮;学堂里的儿童们,衣着整齐,齐声朗读着古典启蒙书籍。
“共说年来但无事,不知何者是君恩”,尾联即景抒情。秋天的古村落里,风光如画,人们喜获丰收,秩序井然,其乐融融,令人称羡,因而不少人都祈祷明年官府最好是无事相扰,(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是更好地朝廷恩泽庇护。
诗人运用白描手法,通过精炼的语言,给人们描绘出中唐时期寒露季节,古村落一派优美的深秋景色,以及人们悠然自得其乐陶陶的田园风光。同时借用村野百姓的话语,来表彰称誉韩县令治下的政绩显著,寓意自然,格调和谐,颔联“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状物精致,对偶工整,值得咀嚼。
2021/10/8榆木斋
参考:
《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一十三》
《唐才子传·卷四·卢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