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五龙河畔,是距离五龙河入海口不到十五千米的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村庄。在记忆深处,家乡的年味总是被一种特殊的鲜香萦绕,那便是五龙河鲤鱼的味道。它不只是一道菜肴,更是镌刻在岁月里的珍贵记忆,承载着家乡的风土人情,串联起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纽带。
在记忆深处,五龙河,这条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河,宛如一条灵动的玉带,蜿蜒流淌在家乡的沃野之上。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草间穿梭嬉戏,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那五龙河鲤鱼。它们身形修长,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口唇丰厚,胸鳍、腹鳍呈现出鲜艳的红色,宛如灵动的火焰,在水中肆意舞动。它们在五龙河的怀抱中自在生长,享受着天然饵料的滋养,肉质鲜嫩紧实,带着一股清甜,那是大自然赋予的馈赠。
在我的家乡,无论是红烛摇曳的喜庆婚宴,还是阖家团圆的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五龙河鲤鱼都是饭桌上绝对的主角。“鱼扫尾”的习俗,就像一条无形的红线,将每一场宴席串连起来,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当所有的菜肴都已上桌,宾客们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之际,那道热气腾腾的五龙河鲤鱼被端上桌面,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此时,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鱼香,勾起了人们心底最深处的馋虫。
摆放五龙河鲤鱼也颇有讲究,必须遵循“头朝北,肚朝客”的传统。头朝北,寓意着对北方神灵的敬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肚朝客,则是主人家对客人最诚挚的敬意,因为鱼肚部分最为鲜嫩肥美,将最好的部位留给客人,彰显着家乡人的热情好客以及对客人的尊重。这一摆一放之间,饱含着家乡人对生活的美好期许,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五龙河鲤鱼的做法丰富多样,每一种都独具特色,令人回味无穷。清蒸,是最能保留其原汁原味的做法。将新鲜的鲤鱼处理干净,在鱼身上划几刀,放入葱姜蒜等佐料,大火清蒸片刻。出锅后,淋上一层热油,再浇上特制的蒸鱼豉油,一道色泽诱人、香气扑鼻的清蒸五龙河鲤鱼便大功告成。夹一筷子鱼肉放入口中,鲜嫩爽滑,入口即化,仿佛整个春天的味道都在舌尖上绽放。
红烧鲤鱼则是另一番风味。鲤鱼经过煎制后,加入酱油、糖、醋等调料,小火慢炖,让汤汁充分渗透到鱼肉中。出锅时,鲤鱼色泽红亮,香气四溢,鱼肉鲜嫩多汁,浓郁的酱汁包裹着每一丝鱼肉,让人欲罢不能。还有糖醋鲤鱼,酸甜可口的酱汁与鲜嫩的鱼肉完美结合,外酥里嫩,甜而不腻,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饭桌上,五龙河鲤鱼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见证了无数个家庭的欢乐时刻,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这道美味,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里。每一次品尝五龙河鲤鱼,都是一次与家乡的亲密对话,那些童年的记忆、亲人们的笑容,都随着这鲜美的味道涌上心头。它是游子心中的牵挂,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想起家乡的五龙河鲤鱼,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思念。
记得小时候,每到春节,我都会跟着大人们去河边捉鱼。大人们拿着渔网,动作娴熟地撒网、收网,不一会儿,就捕到了几条肥美的鲤鱼。我兴奋地在一旁帮忙,看着那些在网中跳跃的鱼儿,心中满是期待。回到家,父母便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做一道清蒸五龙河鲤鱼。她将鱼洗净,放入葱姜蒜,再淋上热油,浇上蒸鱼豉油。当那道清蒸鲤鱼端上桌时,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那鲜嫩的味道瞬间填满了我的味蕾,那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味道。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五龙河鲤鱼的味道却始终未变。它依然是家乡人餐桌上的常客,承载着浓浓的年味和深深的情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道传统美食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家乡的根,铭记那份最纯粹的美好。
又是一年春节至,家乡的厨房里,又将飘出五龙河鲤鱼的香气。那熟悉的味道,将再次温暖每一个游子的心,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勇敢前行。五龙河鲤鱼,不仅是家乡的味道,更是家乡人精神的象征,代表着家乡人坚韧、质朴和热情的品格。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份家乡味,将永远在我们心中流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eeb939276e4df9fed701689e4ec20eb.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8000527d83456a145d6a29020e65378.jpg)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