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到小品界,绕不开的一定有两个人,一是赵本山,二就是赵丽蓉。
这对小品演员的作品有多受欢迎呢,可以这么说,现在我们使用的一些笑点仍然来源于他们的小品。
例如“需求什么自行车呢”“点头是,摇头不是”“宫廷的玉液酒啊”。
没想到正是这几句广为流传的洗脑台词,帮助工作人员成功识别出一名潜伏多年的间谍。
这是什么情况呢?
揭穿伪装在2019年,一位自称为“中国北方人”的网友在网上发表了一些奇怪的言论,恰逢香港事件初期。
他的言辞中透出一种有节奏的暗示,因此网友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留言给这位自称“北方人”的网友:宫廷玉液酒。
不要小看这句简单的台词,在当时,赵丽蓉的小品几乎人人皆知。1996年,她的作品《打工奇遇》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常提到宫廷玉液酒,人们条件反射般会回应:一百八一杯。
就像如今的“大锤八十”显得如此顺畅。
这位自称来自北方的网友回复道:“我年纪大了,不清楚这是什么。”
显然,这句话证实了网友对他的质疑。随后,国安人员经过一番调查,发现这个人的身份确实有问题,他竟然是一个潜伏已久的间谍。
赵丽蓉老师大概也未曾预料到,自己在去世20年后,依然能够继续贡献一份力量。
难以置信的是,即使她已离世23年,官方媒体依然在怀念她。
当然,赵丽蓉的成就不仅局限于充满年味的小品,她在评剧领域的贡献同样卓越。
评剧大师的诞生过程赵丽蓉的家庭背景与艺术几乎没有关联。
她的父亲是一位理发师,幸运的是他的技艺高超,附近的邻居们都纷纷到赵丽蓉家请他剃头。
在这群顾客中,有一位非常特别的女士,名叫芙蓉花,她是一位评剧女演员。
这位芙蓉花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她注意到赵丽蓉一家生活困难,于是向她推荐了自己父亲在评剧团工作的机会,主要负责为艺人们提供美容服务,并且还让他们全家住进评剧团的宿舍。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年幼的赵丽蓉与评剧形成了难以割舍的关系。
有趣的是,有一半的小孩在走上舞台后,一看到观众就开始大哭,而赵丽蓉却是当看到观众时露出了笑容。
于是,6岁的时候赵丽蓉就可以登台来两首了。
小学老师直接建议赵丽蓉的父亲,干脆让她放弃学业去学习戏剧,因为赵丽蓉本来就不太想上学。
于是,赵丽蓉兴高采烈地前往评剧团拜师学习艺术。
不过这段学戏的过程要比学习更加艰辛得多。
不仅每天需要进行压腿和下腰的基础训练,还必须每天进行发声练习,嗓子肿痛也是时常发生的情况。
然而,赵丽蓉丝毫没有感到害怕。看到女儿如此自信,父亲也就不再劝她回去上学了。
赵丽蓉在评剧中主攻青衣和花旦的角色,每天都在清晨未亮时就开始练习基本功。
可能是因为赵丽蓉自小就受到良好的熏陶,她的学习总是最迅速且最出色。
赵丽蓉在15岁时便成为了主演,像《白毛女》和《血泪仇》这样的作品她都参与过演出。
1952年,24岁的赵丽蓉加入了总政评剧团,这可谓是对她演艺才能的最大奖励。
在赵丽蓉的评剧生涯中,观众最为赞赏的作品无疑是《花为媒》。
正是这部剧使赵丽蓉从评剧的舞台转向了银幕。
从银幕之路到小品之王1962年,赵丽蓉已经在评剧舞台上演出超过十年,功力可谓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这一年,正是电影蓬勃发展的时刻,大家决定将评剧《花为媒》搬上银幕。
因此,赵丽蓉在评剧中展现出的出色演技,使她被选中出演这部电影。
赵丽蓉因此成为了一位“大明星”,这让所有人都感到非常惊讶。
随后,赵丽蓉主演的评剧如《杨三姐告状》等相继进入了荧幕。
接下来,赵丽蓉的一部银幕作品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那就是1987年版的《西游记》。
赵丽蓉在剧中饰演的是车迟国的王后。
原以为自己只有评剧演员这两种身份,没想到在1988年赵丽蓉又开启了第三种身份。
今年的春晚,赵丽蓉已经年满60岁,她在小品中扮演了一位值班的大妈,但这次的反响并不热烈。
原本不打算继续的赵丽蓉,第二年在看到一个优秀剧本后,再次回到了春晚的舞台。
这次她所演的剧目是《英雄母亲的一天》,相信大家今天都记得“司马缸砸光”这一句台词。
这次,赵丽蓉成功地让观众们捧腹大笑,因此她决定将小品演员作为自己未来的职业之一。
在电影领域,赵丽蓉凭借一部《过年》获得了百花奖的最佳女主角奖杯。
然而,赵丽蓉自己也没有料到,她被人们广泛认知时正值她的晚年。
因为通常在这个时刻,人们已经退休了,哪里还会有什么事业心呢?
然而,赵丽蓉最著名的小品是在1995年的春晚舞台上展现的,她与巩汉林联手为观众呈现了小品《如此包装》。
不得不提的是,赵丽蓉作为一位老年人,在春晚舞台上展现了一种全新的表演形式,她的一段说唱让人印象深刻。
“正月里开花十四五六……”这段朗朗上口的旋律,可能已经成为一代人对RAP最初的印象了吧。
随着这段说唱的进行,赵丽蓉加入的动作并非流行的迪斯科,而是一系列僵硬的交通指挥。
这个改变简直如同神来之笔,它使得这段表演更加深刻动人,而且增添了许多滑稽与趣味。
之后的赵丽蓉在观众心中赢得了“小品女王”的称号,她与赵本山几乎平分秋色。
当时认为这种说法太过于绝对,而多年后大家却发现这竟然是真的。
到此为止,大家大概都认为,赵丽蓉作为一位让人捧腹的小品女王,在日常生活中必定同样快乐幸福。
然而,她的日常生活与舞台上的表现截然不同。
不幸的生活有人曾提到:喜剧的本质在于悲剧。
赵丽蓉致力于给大家带来欢笑,但她的生活却可以说是极其悲剧。
当然,这与她出生的时代密切相关。当她学习戏曲时,外面的战火正纷飞,处于乱世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赵丽蓉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她的引导者芙蓉花因重病去世,使她得以接触评剧这一领域。
当战争结束时,赵丽蓉终于回过神来,她在1954年遇到了盛强,他是剧团的艺术指导,非常有才华。
两人在组成家庭后,先后迎来了两个儿子的出生。
此刻的赵丽蓉也认为这就是幸福,自己会表演戏曲,丈夫擅长编剧,还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
没想到,所有的快乐和幸福都是如此短暂。
由于丈夫的才华在那个时代显得特别突出,因此,在一个早晨,盛强外出上班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接下来的日子,赵丽蓉只能苦苦等待,然而两年后,她收到的却是一份死亡通知书。
当怀里的儿子 incessantly 在询问赵丽蓉的爸爸在哪里时,她能做的只有默默流泪。
后来,赵丽蓉虽然不想再婚,但在那个时代的压力下,她最终还是无奈地选择了自己的小叔子盛弘,这样一来,她的两个儿子也不用更改姓氏。
赵丽蓉与盛弘结婚后,又迎来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尤其是小女儿的出生令她喜出望外。
然而,没过几天,好消息就被一个坏消息打断了。
这位可爱的女儿在出生几天后就被诊断出有先天性残疾,如果要进行治疗,每个月的药费就需要花费几百元。
赵丽蓉在细心照料她七年后,女儿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
又过了7年,盛弘因病去世,再次给赵丽蓉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大多数人早已无法承受,陷入了低谷。
但是赵丽蓉并没有这样做,她勇敢地承担起生活的重任,也许正是这种乐观精神,使她在小品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直到1999年,赵丽蓉再次出现在春晚舞台上,但她当时已经身患重病,甚至开始咳血。
然而,赵丽蓉并没有丝毫退缩的意思,她希望用自己的余热继续温暖他人。
表演结束后,巩汉林或许有种预感,他与赵丽蓉合影留念,没想到这竟成为他们二人的最后一张照片。
2000年,赵丽蓉因病告别了世人,也远离了她挚爱的舞台。
令人意外的是,赵丽蓉在去世近20年后仍然凭借余热抓捕了一名间谍。
或许这就是这位老人的一生所追求的,她希望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免责声明】:文中所描述的过程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本文章旨在传递社会正能量,不包含低俗及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人身侵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如有任何事件存疑,联系后将立即进行删除或修改。